中美戰略經濟對話

中美戰略經濟對話

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是世界上最大的開發中國家和最大的已開發國家之間在經濟領域的戰略性對話。2006年12月14日至15日,首次對話在北京舉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和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分別作為兩國元首的特別代表共同主持此次對話。

簡介

戰略經濟對話是中美現有磋商機制中級別最高的一個,也是歷史上規格最高的中美經濟主管官員的交流活動。 該對話一年兩次,輪流在兩國首都舉行。中美都表示希望通過此次對話進一步推動兩國在經貿領域的合作。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機制啟動,是近年來中美關係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它表明,當中美兩國在經濟領域的互動已經具備全球性和戰略性的影響力後,協商對話的意義已經從戰術層面進入到了戰略層面。

歷次對話

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

首次對話:為中美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機

首次對話於2006年12月在北京舉行,對話坦率而富有成果,既加深了相互了解,也為加強雙方合作提供了新契機。

雙方圍繞“中國的發展道路和中國經濟發展戰略”主題,就城鄉均衡發展、中國經濟的可持續增長、促進貿易投資能源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等5個專題、11個分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對話還達成了一系列實質性協定,包括中美同意在中國設立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代表處;美國支持中國加入泛美銀行;雙方締結了促進美國對華出口的融資便利協定;中國將加入“未來發電計畫”政府指導委員會;中美同意於2007年1月重新啟動雙邊航空服務談判等。

第二次對話:經貿熱點問題取得具體成果

在2007年5月於華盛頓舉行的第二次對話中,雙方重點就影響中美經濟關係的若干熱點問題進行了討論,集中在服務業能源與環境、經濟平衡增長和創新四個議題,確定在相關領域開展一系列合作。

雙方就事關中美兩國全局性、戰略性、長期性的經濟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並且兼顧了當前中美經貿關係中的一些熱點問題,取得了一些具體成果。

對話取得的實質性成果包括:中國進一步開放金融服務業;在2012年前將兩國間的直飛航班增加一倍;宣布啟動中國旅遊團隊赴美旅遊的聯合聲明;中美爭取在中國合作開發15個大型煤層氣項目,以推進清潔煤技術;以及兩國在養老金失業保險智慧財產權等領域達成的協定或備忘錄等。

第三次對話:從戰略高度探討中美經貿關係發展

2007年12月在京舉行的第三次對話圍繞“抓住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和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與前兩次相比,這次對話重要特點在於中美雙方超越了對短期經貿熱點問題的簡單關注,從戰略高度對今後一段時間內中美經貿關係的發展進行了綜合思考。

雙方就在金融服務業、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能源和環保、透明度等8個領域開展合作達成了31項共識,簽署了多項協定。雙方在金融服務業開放問題上取得突破,包括中方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公司包括銀行發行人民幣計價的股票,允許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發行人民幣計價的公司債券,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法人銀行發行人民幣計價的金融債券等;在食品、藥品、醫療產品等多個項目上籤署了促進出口安全的備忘錄;在環保領域簽署一項新的協定———加強發展生物質資源轉化燃料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同意建立工作組,研究兩國能源和環境領域的10年合作規劃。

第四次對話:互信得到進一步加強

第四次對話於2008年6月在美國馬里蘭州安納波利斯召開,主題是“經濟可持續增長”。對話營造了真誠、坦率的氛圍,兩國一致形容溝通“非常成功”,互信得以增強,具有深遠影響。

這次會議取得兩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果。一是中美兩國正式簽署了《中美能源環境十年合作框架》檔案。雙方都高度評價這是中美在這一領域合作的重要一步,為今後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礎,也將為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另一個則是正式宣布啟動中美雙邊投資保護協定的談判。
另外,雙方還就巨觀經濟政策交流及金融服務業、對民生的投資及產品質量與食品安全、貿易和競爭力、投資等領域簽署了一系列備忘錄及協定。雙方還深入探討了包括美國次貸危機、全球糧食安全等方面中美經濟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

第五次對話

第五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第五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

第五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SED)於2008年12月4日至5日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時值金融風暴席捲全球、人民幣匯率巨幅波動之時,作為布希政府任期內的最後一次對話,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機制能否在歐巴馬政府得以延續,中美將在哪些領域進一步合作成為關注的焦點。

議題

據2008年12月4日《中國新聞網》公開披露的信息,此次戰略經濟對話,中美雙方將圍繞“奠定長久的中美經濟夥伴關係的基石”的主題,就管理巨觀經濟風險和促進經濟平衡增長的戰略、加強能源和環境合作、應對貿易挑戰、促進開放的投資環境、國際經濟合作等議題進行討論。

美國財政部副部長麥科米克2008年12月1日對媒體透露,這次對話和以前相比,有不同的背景,因為美國目前正處於新舊政府的過渡期,而全球金融危機的程度進一步加深,美國希望這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能深化雙方合作,共同化解全球危機。美國認為,繼續加強和中國的對話與合作,對美國經濟前景很重要。但是由於2008年12月1日至4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四日觸及跌停,使得匯率成突如其來的焦點

陣容

兩國經濟決策層重量級人物幾乎悉數出席,包括主管財政、能源、金融、環保等領域的數十位部級官員。

中方代表團成員包括:胡錦濤主席特別代表、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主任張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農業部部長孫政才,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衛生部部長陳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海關總署署長盛光祖,國家質檢總局局長王勇等。

美方與會成員包括:布希總統特別代表、美國財長保爾森,駐華大使雷德,總統助理、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國際經濟事務副顧問丹·普賴斯,農業部長愛德華·謝弗,勞工部長趙小蘭,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麥可·萊維特,白宮管理與預算辦公室主任詹姆斯·納瑟爾,貿易代表施瓦布,環境保護署署長詹森等。

成果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12月4日表示,中美兩國在此間舉行的第五次戰略經濟對話上就能源與環境合作達成5項具體成果。
第一,在電力、清潔水、清潔交通、清潔大氣、森林與濕地保護5個領域完成了啟動行動計畫的準備,制定了分、子項目和分階段路線圖;
第二,雙方同意將能效合作確立為兩國能源和環境十年合作的第6個領域;

第三,雙方已就十年合作框架下的綠色合作夥伴計畫框架檔案達成一致,胡錦濤主席特別代表、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和布希總統特別代表、美國財長保爾森將代表兩國政府正式簽署;

第四,兩國有關機構,包括中國國家發改委和美國貿易發展署,以及兩國的進出口發展銀行,將就共同採取多種措施支持能源合作十年規劃簽署相關的諒解備忘錄;

第五,在十年合作聯合工作組及兩國有關地方政府和機構的共同努力下,中美已有7對綠色合作夥伴確立了合作意向,並將於當日簽署合作意向書,包括中國華東師範大學和美國杜蘭大學將共同開展關於濕地保護的研究,中國的大連港與美國西雅圖港將就建設綠色貨櫃港開展合作,中國重慶市與美國丹佛市及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將就在城市套用電動、混合動力清潔汽車開展合作。

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

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中美戰略經濟對話

首輪戰略與經濟對話美東時間2009年7月27日上午將舉行開幕式,美國總統歐巴馬將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對話27日將舉行全體會,全體會後將分兩個會場同時舉行戰略對話及經濟對話。國務委員戴秉國和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將共同主持戰略對話,而經濟對話由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和美國財長蒂莫西·蓋特納共同主持。對話結束後,美國總統歐巴馬將在白宮會見中國代表團成員。

各方觀點

外交部新聞司司長馬朝旭表示,中國代表團在新聞方面做了周到安排。會議期間,將根據有關議題,在戰略對話和經濟對話兩個方面進行吹風。會議結束後,除了中美雙方的聯合記者會,中方還將舉行一次記者會,回答記者們提出的問題,闡述中方的立場和觀點。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此前在北京舉行的中外記者吹風會上說,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框架下的戰略對話主要議題包括:中美關係、國際地區問題和全球性問題。何亞非表示,中方希望通過此輪戰略對話,與美方擴大共識、減少分歧、加深互信、促進合作,推動兩國關係朝著積極合作全面的方向不斷向前發展。
中國財政部部長助理朱光耀則指出,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框架下的經濟對話是在國際金融危機仍在持續、世界經濟前景尚不明朗的背景下舉行的,主題為“凝聚信心恢復經濟成長,加強中美經濟合作”。朱光耀表示,雙方將以合作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為主線,就反金融危機政策措施、經濟可持續增長、金融體系改革、貿易投資合作等重大經濟金融議題深入溝通並協調立場,傳遞中美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積極信號。

看點

其一,這是中國與歐巴馬政府的首輪戰略與經濟對話。

中美建立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是胡錦濤和歐巴馬今年4月在倫敦會晤時達成的重要共識。今年1月歐巴馬政府上台以來,由於中美雙方的共同努力,雙方在多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取得新進展,兩國關係實現了平穩過渡並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在此期間,兩國高層交往及各級別磋商頻繁,雙方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方面進行了密切協調與合作,並就朝核問題、伊朗核問題、南亞和中東局勢等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以及能源安全、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進行了有效磋商與協調。這一切,為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取得良好開端營造了有利氛圍。
其二,中美戰略對話和戰略經濟對話首次納入同一個對話框架下進行。
此前,在中美兩國60多個磋商機制中,“戰略對話”與“戰略經濟對話”是雙邊交流的兩個重要機制。2005年8月至2008年12月,中美舉行了六次戰略對話。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中美舉行了五次戰略經濟對話。而新的對話機制將此前存在的中美戰略對話和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合二為一,將兩國合作提高到一個新的層面。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不僅是“戰略對話”與“戰略經濟對話”的簡單疊加,這一新的機制包括了更廣闊的議題,表現出中美合作由雙邊議題向多邊議題的轉變。
其三,對話由部長級首次升格為內閣級。
與布希政府不同的是,在歐巴馬政府更強調的所謂“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方面,中國承擔的是“全球性責任”。中國與美國是世界上兩大具有“領導力”的力量,中美雙方不僅在雙邊問題上要加強合作,更要在地區及全球問題上加強合作。因此,歐巴馬政府將對話由部長級首次升格為內閣級,以體現出對對話的重視。
另一體現美方重視的表現在於,在對話開始前,美方先後派出數名高官訪華,作為中美首輪對話的鋪墊,從種種細節也可以看出,歐巴馬政府對對話抱有期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