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文化交流之春

中法文化交流之春

“中法文化之春” (又名“中法文化交流之春”)是中國與法國之間舉辦的一項經常性的文化交流活動。該活動於脫胎於中法文化年,由法蘭西共和國總統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倡議,於2006年正式創立。中法文化之春至今已主辦了多屆,累計超過1.5千萬名觀眾。活動旨在通過視覺藝術和舞台藝術等表現形式全面推進中法文化的交流和互動。

2006年第一屆“中法文化交流之春”

2006年4月21日下午“中法文化交流之春”

中法文化交流之春宣傳海報(2008)中法文化交流之春宣傳海報(2008)
項目在北京中國美術館拉開帷幕,開幕式上同時啟動該項目的重要活動“法蘭西之春系列展”。
“中法文化交流之春”項目將持續到2006年6月11日,期間,將有100場文藝演出和藝術展覽分別在中國的10個城市進行,其中有10多場演出活動將在上海舉行,特別是閉幕式演出———法國歌劇《採珠人》將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演出。
出席開幕式的法國駐華大使高毅表示,中法互辦文化年燃起了兩國文化交流中的激情,現在激情過去了,兩國人民重新認識了對方的文化,2006年舉辦“中法文化交流之春”說明兩國在文化交流上決定“結婚”,未來兩國的文化交流將是長期的。

2007年第二屆“中法文化交流之春”

第二屆“2007中法文化交流之春”活動2007年4月12日在中國北京首都博物館正式啟動。作為此次活動的序幕,兩場重要展覽——《攝影的誕生——法國的發明》和《維利·羅尼眼中的巴黎》,於同日在首都博物館開展。
《攝影的誕生》展出了包括世界第一台照相機等共117件文物和照片,生動地展現了攝影術的誕生與發展,其中一些文物和資料都是第一次在法國境外展出。《維利·羅尼眼中的巴黎》展出了96歲高齡的世界著名攝影大師維利·羅尼的200件作品。 據法國前總統德斯坦介紹,2006年第一屆中法文化交流年成功舉辦後,胡錦濤主席和席哈克總統希望把兩國的文化交流不斷延伸下去。作為中法文化年的延續,2007“中法文化交流之春”將在中國北京、上海武漢廣州等14個城市舉行100多場藝術活動,包括戲劇、展覽、音樂、舞蹈、攝影藝術等。 德斯坦用中文說:“中法文化交流繼續傳遞出一個重要信號,兩國都在積極創造文化和友情。此外,中法藝術家聯袂登台也是此次‘中法文化交流之春’的一大特點,更是中法兩國友誼的見證。” 2007年是北京市與巴黎市結為友好城市10周年,此次展覽也是紀念活動之一。兩項展覽將持續一個月。

2008年第三屆“中法文化交流之春”

2008年的中法文化交流之春活動, 這次演出總共有100場節目,包羅了舞台藝術和視覺藝術等各種形式:音樂、舞蹈、戲劇、文學、書法、電影……而每一個大的藝術門類里又包含了豐富多彩的種類,僅音樂裡面就包括了歌劇、交響樂、室內樂、爵士樂、流行電子樂等節目。這次活動還第一次加入了諸如時裝秀、塗鴉等年輕人喜愛的節目。
2008年舉行中法文化交流之春活動的中國城市增加到18個,其中不僅包括了大城市,還第一次拓展到了中等城市和一些小城市,如喀什東莞,這表明中法文化交流的影響開始向全國輻射。當問及選擇城市的標準和為什麼開始在二線城市做活動時,法國駐中國大使蘇和說,他上任以來去了中國很多城市,所到之處,省長、市長都問,你們法國這些文化活動什麼時候才能到我們這裡來啊?他們都有這個願望,而且當地的企業也表現出很大的興趣。蘇和大使說,他希望明年涉及到的城市能夠更多,這樣中法文化交流的影響才能真正遍及中國,為更多的中國百姓所熟悉。
如果說以往的中法文化交流往往停留在表面上,即到中國上演法國的節目,到法國上演中國的節目,如今的交流則更加深入了,繼歌劇《霍夫曼》之後,中法兩國藝術家再度共同創作節目。活動期間總共演出的100場節目中大多數都是由兩國藝術家來共同完成的,而且在藝術融合之中還有創新。如金鄭健、王葳參演歌劇《國王》,鋼琴家宋思衡參演羅亞爾河大區國家管弦樂團巡演,法國編舞為中國國家芭蕾舞團全新創作的芭蕾舞《雙人舞》等。
法國文化專員兼文化交流活動總監白尚仁表示,這次“中法文化交流之春”節目的選擇具有一定的“冒險性”,並沒有選擇一些中國觀眾熟悉的傳統劇目,而是推薦了一些新的、具有很高藝術水準的節目。如芭蕾舞選擇的是《巴赫塔》,而不是大家熟悉的《天鵝湖》;歌劇選擇的是第一次在亞洲上演的《國王》而不是《卡門》。值得一提的還有名為《拉莫的異想世界》的現代舞,它是一場充滿幻想、詩意般的表演,是對法國路易十四時期著名的作曲家讓-菲利普·拉莫的作品做出的一種夢囈般、視覺性、舞蹈性的詮釋,這場演出中有很多錄影圖像,在充滿變幻的藝術形式中再現了宮廷芭蕾的情境。它在風靡了紐約倫敦羅馬之後,第一次登入北京、武漢。參加新聞發布會的文化部外聯局西歐處副處長陳平說,他去年在愛丁堡藝術節看到這個節目,特別喜歡,沒想到它今年就來到了中國,並且作為“中法文化交流之春”閉幕的壓軸大戲與中國觀眾見面,實在讓人驚喜。他指出,比起以往的節目,這次文化交流活動中的節目更新,更體現了當代法國的藝術成果。
2008年4月8日下午,“中法文化交流之春”在廣東美術館召開了新聞發布會,法國領事館領事與美術館館長等領導出席了會議。
交流之春的活動所涉及的藝術門類齊全,包括視覺藝術和舞台藝術的各類形式。活動前期組織了各類培訓活動:邀請中法設計師和專家互相出國訪問,各類專題討論會,講座,研究會及邀請年輕藝術家進行實地工作和研究。這些活動都獲得了迅速而有效的成果,接下來,許多演出和展覽將在法國舉行。
第三屆交流之春從4月3日起,在中國的18個城市裡舉行為期3個月的活動,此期間恰逢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季的開幕和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慶典,“中法文化交流之春”於4月3日至6月15日將在北京、上海、重慶、廣州、成都、武漢、濟南、南京、西安、喀什、大連、青島、蘇州、杭州、深圳、東莞、香港、澳門等18箇中國城市帶來100場精彩的文化節目,旨在增進中法文化之間的交流,讓兩國人民更多的認識彼此之間的文化藝術。

2009年第四屆“中法文化交流之春”

2009年6月2日下午,第四屆“中法文化之春”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本次活動將在20個城市迎來100餘場活動(舞蹈、戲劇、音樂、電影)。女影星朱麗葉·比諾什將為中國觀眾帶來精彩舞劇《我之深處》。
在“中法文化之春”系列活動期間,法國電影聯盟將與法國駐華大使館一同,分別於北京、上海、成都、廣州四地舉辦第六屆法國電影展映。女影星朱麗葉·比諾什領銜,國際知名導演和演員組成的十多人的代表團將來華與中國觀眾見面。據主辦方透露,比諾什將於3月27日和28日抵達上海,而4月3日、4日、5日登入北京。本次來華,比諾什將在舞劇《我之深處》中與編舞阿庫·漢姆翩翩起舞。
為滿足廣大觀眾,本屆藝術節將匯聚城市文化的節目(嘻哈舞、塗鴉藝術),巴洛克音樂會以及一些家庭劇,入將木偶劇、音樂和歌曲融合一起的“戲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