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路

中州路

北京的長安街有“十里長街”之稱,洛陽的中州路則有“三十里長街”之譽。中州路,這條記錄著半個世紀古都巨變的長街,折射出洛陽人創業的艱辛。後來,洛潼公路成為國道後,東來車輛經過現在的啟明西路、東車站、北關、西華街、中州路向西。中州路當初修建時,中間是快車道,兩側是排水溝、綠化帶,可以說是一條簡易城市道路,後來,進行了多次擴修。中州路東延工程分為洛陽市區段與偃師段。中州路東延工程全線貫通後,從洛陽市區開車只要25分鐘就能直達偃師市區。

簡介

在國內的城市中,很難找到第二條像這樣的城市道路:從新中國成立之初開始修建,之後持續了近半個世紀。

洛陽中州路洛陽中州路

這就是洛陽的中州路,一條見證洛陽城建歷史、洛陽人創業史的特殊道路。

中州路變身城市道路用時近50年

從當年的洛潼公路到後來的310國道,都是從洛陽市區穿城而過,50年來,從白馬寺方向來的車輛穿過市區主要走3條路線。

最初,從現在的東花壇隴海立交橋(當時是平交道口)進城,走東大街、西大街,從麗景門出城一路向西。

後來,洛潼公路成為國道後,東來車輛經過現在的啟明西路、東車站、北關、西華街、中州路向西。

再後來,沿邙山分段開闢310國道後,東來車輛開始從現在的石油路,經紗廠路立交橋進城,走紗廠西路、芳華路、建設路到谷水西行。

2000年,中州路徹底告別國道成為城市道路。當年,經過邙山的310國道西段貫通,外地車輛繞城而過,中州路不再肩負國道的職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城市道路。

這個過程,整整用了將近50年。

花會工程從中州西路開始

中州路當初修建時,中間是快車道,兩側是排水溝、綠化帶,可以說是一條簡易城市道路,後來,進行了多次擴修。

1955年城市規劃時,以北大街為界,西至西關花壇定名為西華街,東至民主街定名為東華街。1979年,東華街從民主街口向東,一直打通到啟明南路。1982年,市政府將西關花壇至啟明南路的中州路、西華街、東華街統稱為中州東路,東華街、西華街至此消失,留在路邊的東華大酒樓默默記憶著這條存在百年的老街。

1990年,市政府對原東華街、西華街的中州東路路段進行擴寬;2001年,又將中州東路向東穿過焦枝鐵路,通向洛界高速。至此,中州東路定型。

閆亞利說,當時對東華街、西華街進行改造時,從路邊地下發現了民國時修建道路用的土陶排水管道,環環相扣、節節相連,反映出老洛陽城建者的智慧。

中州中路的大規模改造是在1975年,當時,對邊溝進行填平,後來又進行了網線入地改造;加寬慢車道、人行道,保留法國梧桐,刨除毛白楊、泡桐等,中州中路形成了今天這樣的模樣。

中州中路可以說是中州路之根。20世紀50年代城市規劃時就定名為中州路,1964年正式命名,並以金谷園路為界,分為中州東路、中州西路,1966年曾改名紅旗路,1982年更名中州中路。

中州西路改造次數最多,形成三板塊路型,固定綠化風格是在1982年。

閆亞利說起了一個小故事。當時,工程建設指揮部設在洛陽飯店,改造內容有道路、排水、自來水、綠化等,包括延伸至谷水村西。市政府當時提的綠化標準是:“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十里飄香。”按照這一思路,要大量在綠化帶種植側柏、國槐、牡丹、百日紅、桂花,需要把幾千株楊樹刨除。一些市民覺得可惜,給市政府提建議,希望能夠妥善處理。指揮部經過研究,讓全市中國小組織人員,到工地移植楊樹,最後,能夠移植的楊樹都得到妥善移植。至今,我市很多中國小的校園裡還種植著從中州西路移植的楊樹。

因為1983年4月15日至25日要舉辦首屆洛陽牡丹花會,所以中州西路的改造成為第一個“花會工程”。此後,每年牡丹花會前,市政府都要確定一些城市建設方面的工程,促進了洛陽城市面貌的大變樣。中州西路改造工程1983年4月初順利完工,為緩解當年擁堵的花會交通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州西路最後的“腸梗阻”是現在的中州橋到七里河崗樓段,這一段路不長,當年屬於洛潼公路,但是由於地勢複雜,路面起伏很大,簡易路兩側都是七里河農民的土窯洞,改造難度很大。1956年組織完成了擴建,定名為黑龍江路。至今這一區域還保留著吉林路、遼寧路,黑龍江路1982年易名中州西路。多年來,洛陽人開玩笑時都愛說:“‘東三省’在七里河。”

2000年,中州西路取直、擴寬到谷水西花壇,完成了最近一次延伸。至此,一條中州路從洛界高速一直通到谷水西花壇,橫穿洛陽城,全長近20公里。

2010年,中州西路繼續延伸至洛新開發區。

中州路,這條記錄著半個世紀古都巨變的長街,折射出洛陽人創業的艱辛。

中州路東延工程偃師段

橫貫瀍河、老城、西工、澗西4個城市區的中州路,始建於1955年,見證了古都洛陽半個多世紀的城市發展史。如今,這條有“古都第一路”之稱的大道,迎來了又一次“蛻變”的機會。為加快實現洛偃融城的目標,中州路東延工程成了打通洛偃兩地交通的核心路網建設項目。2012年7月9日,中州路東延工程偃師段舉行開工儀式,正式開工建設。據偃師市當地負責人介紹,中州路東延工程偃師段又稱中州大道。中州大道西起洛龍區白馬寺鎮與偃師市首陽山鎮交界處,東至310國道旁的偃師市城關鎮塔莊村洛河橋頭,全長約14公里,共穿越偃師市城關鎮、工業區、首陽山鎮的14個行政村。全線按城市主幹道建設,設計寬度為70米,雙向8車道,總投資約5億元。中州路東延工程分為洛陽市區段與偃師段。其中,西起二廣高速瀍河站出入口的洛陽市區段建設工程也正緊鑼密鼓地推進。中州路東延工程全線貫通後,從洛陽市區開車只要25分鐘就能直達偃師市區。中州大道是偃師市主動對接洛陽的第一條城市主幹道,將拉大偃師的城市框架,把偃師東區、西區及洛偃兩地連為一體,大大加快洛偃一體化進程。

上海的中州路

位於上海市虹口區,上接著名的虬江路,下接武進路,在這條路上有上海軌道交通10號線四川北路站,著名的民辦新華初級中學(華東師大一附國中)就坐落在此。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