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旅行

1897年先生在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後遂以“中山”著稱。 1894年春,上書李鴻章,提出改革主張,遭拒絕。 1920年組織中華民國政府,任非常大總統,籌劃北伐。

香山記行

原上風

2006年8月21日星期一

1.回復自己

晨起,舒展一下筋骨,覺得似乎並沒有病的感覺,很是高興,高興於自己身體的可靠和可以信賴!昨晚的困頓、不適的感覺和隨之而來的擔心一掃而空,看了看手機,才7.10,於是躺在床上聽廣播休息,中間把昨晚的衣服給洗了,從廣播的新聞中慢慢回到深圳的現實中來,我也奇怪於自己竟然漸漸地似乎在深圳有了家的感覺,然後8點去吃飯,然後來辦公室。深圳今日的能見度最低時僅有2公里,而前日天空雲碧之時能見度最高可達25公里!今天上午準備慢慢消化兩日的旅行!既增加感受,也是防“病”之法!我向來有因為心情不適而身體抵抗力下降並隨之生病的經歷,因是不敢貿然挑戰自己、也不想乾工作要拚命。

2.中山胡同巷子游

昨天上午散步中山石岐巷子胡同的時候,那些煙燻雨淋而成黑色和綠苔相間的古舊牆壁,大多不高的樓屋,破舊一如往時,安靜極了,沒有如北京胡同那樣的汽車成趟,只偶爾穿出一輛機車,走在安靜的巷坊園宅之間,猶如農村的安寧,只是似乎少了雞狗的叫聲,而顯得並不那么安靜,而居民洗曬的衣服搭晾在電線上或是用繩子系在電線的圓軲轆上和自家的窗台鋼筋上,又或者還有用細細的竹竿直接橫在兩家的陽台上,看來隨意方便而又有些情調,一路仰望,脖子已經開始疼了,似乎我剛來深圳看高樓的時候也沒有這么久的仰望建築,而有時候我會穿過胡同巷子走到街市上去,於是便看見了好多地縣級城市並不多見的藥鋪、鐘錶行、會所、金銀首飾加工店、文化中心、手工藝品小店、妝飾彩紙、雜貨鋪等等。

3.聆聽聖樂

不知怎么就拐進了一家教堂門前,名叫“石岐太平堂”,立時被吸引和震撼了,仿佛一下子離主近了。印象里除了北京王府井那裡的東堂外,我幾乎還沒有見過真正的教堂,儘管早就羨慕和嚮往教堂以及教堂音樂,嶄新潔淨的牆體,白色而近粉紅,下方中拱上尖頂,正是我夢中的教堂模樣,尖頂上的白色十字架高聳近天,儘管這個教堂只有三四層樓那樣的高度。正好是周日,幾乎不停地有來參加禮拜的人,大多都是姊妹,而且以中老年婦女居多,兩位面容和善的姊妹笑著站在教堂門前迎接著來禮拜的人們,順手把主日崇拜程式表遞發給大家,我依舊是照著自己的習性先兩邊看了看,左邊是一個投影螢幕和一些桌椅,可以在人過多的時候供人於此觀看螢幕唱詩,右側的公告欄里記寫著信事的有關信息,然後我怯怯地問正遞送傳單的大姐,我可以進去看看嗎,她很歡迎地說可以,然後熱情地給了我一張主日崇拜程式表,於是,眼光邁越信徒們掠過教堂裡面的牆壁和堂頂,樓上還有較短的一層樓,大廳還算高深,略略可以產生敬畏之感,前面的台上中間正站著一位男性的主禮同工,正一手拿著讚美詩,高聲地唱著,下面的人們同聲高歌,左邊是一位身著黑色剪尾服短髮的女士在安靜地演奏著宗教音樂,管風琴面前靜靜地坐著,目不旁及地沉醉,在人們歌聲止息的時候,那樣的安寧和平靜,右側是一位先生掌禮電腦播放,我進去坐在最後面,剛坐穩,一位大媽就過來要我往前面就座,還說最好坐在最前排,我正好要看管風琴演奏,於是拎著塑膠袋往前去,坐在第二排,如影院和會議室那樣更如我們教室里的桌椅那樣的桌子和長椅,每個人桌兜里放著蓋有太平堂印章的聖經一本和讚美詩一本,可以自由的取放,於是我在那裡聽了一個多小時的聖樂,其中“哈利路亞,感謝主恩”幾句都要會唱了,我本來要再聽一聽他們的講道,可惜竟然總是粵語也就是他們本地人所說的“白話”,聽不懂,我只好出來,中間看到記寫著教堂乃是各地華人資助建設的,想所謂家鄉,人家這裡到處都有出門致富者回鄉造福鄉鄰的義舉啊,而我們老家……(我也感慨這兩日與宗教的不解之緣,周六蓮花山上的鐘聲和寺廟,周日之基督教堂,可惜無緣接識道仙之士,而中山先生儘管為基督教徒,然而我私心以為其正為那種所謂“為國為民”之大者之俠,也就是儒教之忠誠之士也)

4.感受南國風情、民國風味、商業文明

走出來再看街面店鋪,結果一下子就撞進了中山商業文化步行街,全是那種南洋風情和民國氣派的嶄新建築,真令我渴慕文化的心情一下子被裝的滿滿的!於是放慢放輕腳步,我徜徉在這時光的倒影之中,米白色,粉紅色,棕色,青色,基本是色彩的主調,樓高大多三層,偶有兩層間於其間,四層的似乎很少看到,沿街兩邊都是如此建築,細直高挑的椰子樹婷婷而立在樓面前方,有時個別帶有玻璃的建築便充當了椰子樹的鏡子,反光出來更加地宜人美麗。細看每一座建築,基本是彎彎的角度較大的弧形小半圓,給人以柔和之感,白色的牆面上大多雕鏤有好看的花紋,令人頓起細膩心情,而那種帶有小小花台的樓屋則更是叫人愛煞,通常是棕色的小陽台里或直仰著綠意,或順垂下綠藤,而樓屋的下面兩旁多有木製的藤椅,椅子邊上都是翠綠欲滴的綠葉小樹,抑或並不太過著意的盆景,步行街道中間則多是榨新鮮果汁的飲料小棚,唯一可惜的是店面里儘管有好多的手工藝店、藥材鋪、鐘錶行,但還是過多的售賣那些現代的服裝、化妝品等等之類的,而削著鋒利韓式短髮型的少男少女們在店鋪門前或鼓掌或遊說招徠顧客遊人更是太過現代,我也懷疑於他們這裡開店的為什麼這么多的年青人而不是中年婦女或二三十歲的少婦,還好各店裡放的音樂不是太吵嚷,而且也只是不多的幾家放著卡拉OK,我就這樣地慢踱著,總是回頭,望向曾經走過的地方,體味那仿佛時光的倒影一下子流淌在心中的感覺,望向那已經看過的兩邊的如此風情建築,似乎在找尋著久遠的或者是遙遠的文化血液、精神風貌和生活情趣!然後就有了中山商業文化博物館,在裡面一邊休息乘涼,一邊我有開始感慨於香山之出人才,感慨於他們諸多的回鄉建設,感慨於商業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力量……

5.追覓先生蹤跡

然後又有“大廟下”小香港,下去逛了胡同,可惜還不如剛剛走過的那些更有風味,步行街道走出來就有好多的摩的和三輪車,多想坐一程扯著布蓬的三輪醉在這時光的河流中央,可惜街道不讓車進,於是折回去到中山公園,居然我又失誤地去爬山去征服最高山峰——我啊,總是看見山就要爬上去而且要到山頂!和海一樣,望見了腳步便再抬不起來,必得盡享後慢慢心內裝滿那種感喟之後,腳步也便才會輕快起來!穿過茂林修竹,爬到了阜文塔,四下里看步行街和胡同巷子等等,累死,然後看到了中山紀念亭,看見了“天下為公”,然後跑下去往逸仙湖去,湖面不大,可是象見山就爬那樣的饑渴心情一樣,望見水中央的三個金黃頂棚的亭子和拱橋,我就眼饞地要在上面走一走,要站在上面看湖水蕩漾,要讓自己如在水上浮,如在畫中游,於是穿過湖邊,於橋亭間流連徜徉,然後出去坐12路車要到孫中山先生的故鄉翠亨村,只是我已經從珠海的經歷里悟到——每個地方往往並不是宣傳最多最為人知的景點最經典,所以也想著它不會比商業文化步行街能夠給我帶來更多的感動,而我往往到一地包括在一天中幾乎從來就沒有把日常的工作或者人事經歷等等當作最重要的東西放在心上,而每每看重於心靈的感悟和激動,或許也就是那種真正算得上生活的東西才使得我從虛無的人生之感中感受到切實的生活,感受到真正的活著的感覺……

6.翠亨故居

12.40的時候到了中山市南朗鎮的翠亨村,其實路上已經看到了如“南國夜總會”等等一些頗居風情的特色建築,下車來,回走50米,就看見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的基石字刻了,在這珠江口西岸中山市和珠海市的接壤之處,天地仿佛都凝結於一點,“天下為公”四個大字,似乎仍然鏗鏘作響於四合之內,於是20元成人門票進去,一路走過兩排高大森森的糖膠樹,外面的聲音和躁動立時被稀釋和消納於無彌,敬慕之心也森森而起,順著故居、民俗展覽區、警世鐘、紀念館、中山鼎、根等等幾個景點一路看去,看到了農村景象,看到了中山先生從檀香山帶回來的酸子樹被颱風吹倒之後的臥居繁茂,看到了中山先生的臥室、書房、其哥孫眉友人的住處、17歲的孫中山設計的打更和救火的器具,想起了當時孫家改造房屋的時候17歲的中山先生還從國外趕回來主持,看到了廣東東南這一帶民居房屋的正堂里都有著層遞金掛的妝飾,頗覺新奇,看到了古老的筷子籠,老家的鍋灶,老家的床鋪,看到了人們過年過節時候的食品展示,尤其是看到了當地娶親時候的宴請九菜一桌民俗等等。再回頭望向先生的故居,據說此乃先生1892年設計建成的,一座中西合璧、門口如古羅馬拱形門廊的兩層3間磚木結構的西式建築物,在這裡先生曾經為鄉鄰打更救火設計工具、行醫、作《上李鴻章書》乃至策劃軍隊和廣州起義諸多事情,幾經滄桑,而今連他的親密戰友宋君慶齡也已不在,只餘一安寧的院落和空蕩蕩的屋子,而屋外,方今之民族實業的現代化建設正如火如荼洶湧激盪,真不知先生在地下是否還依稀感覺得到,不知先生聞聽此言是否依然如舊日般地激情昂揚…… 從故居裡面走脫出來,就開始慢慢感受中山先生的思想和靈魂了,鑄銅警世鐘上“共進大同”四字依然在召喚著世人,上面還字字透露筋骨地銘刻著孫中山先生在1924年關於中華民族要覺醒的著名演講詞,反覆誦讀數遍,內中講說著中華民族曾經的強大和而今之極貧極弱,以及中國睡著了,中國要醒來,要奮鬥,要切記,云云,言辭間渴望民族要覺醒和富強的赤子丹心讀來立覺熱血沸騰,前日我在關注民國時期農學家凌道揚的時候就曾??族覺醒、民族實業、民族復興等之為仁人志士之普遍話語的震撼,而今讀先生話語,一樣的熱血噴涌之言啊!難怪就連蝴蝶鴛鴦作家也往往會在書中去著意刻畫20世紀初時人所謂“不為良相,即為良醫”的普遍心態!然後就去看先生的紀念館,紀念館據說是很現代化的,我沒有關注這些,先遠遠地望,只見左右兩邊各有四個拱形門洞,中間則有三個比較大一點的拱門,拱門上面寫著金字“孫中山紀念館”,匾額下是玻璃自動門,一眼就已經可以看見先生的塑像了,正是日所見慣了的那種托帽搭衣目光沉峻的肖像,後面頂部的紅白藍三色旗更是顯眼,整個的一幅民國總統府氣派,心裏面似乎突然覺得這就是所渴慕的憲政民主之地,這裡就是所謂自由、平等、民主的地方,就是所謂的激情、博愛、大同之處,或者是一種無數多有識見的先賢所構架的“理想之中國”的構想,一霎時似乎民國、總統府、美國國會、烏托邦、五四時代、憲政民主、自由主義、民有政府等等的建築和觀念一下子都重合起來了,時代和空間慢慢也模糊顛倒起來,漸漸醞釀起民國感情,輕輕走進去,然後順著先生成長和事業的經歷過程一路看廳里的展覽,“他的思想理論體系和他制定的政綱不愧為正規的全面推進中國近代化的理論和方案”,這是大廳牆壁上的掛字,思之似乎模糊,然而當我一路經過鴉片戰爭、興中會、農學會、青天白日旗、廣州起義、倫敦被難、國會開幕典禮、討袁、中華革命黨、和宋在日本結婚、國共合作、旅居上海、陸海軍大元帥、國民黨一大、黃浦軍校、農運所、蔣介石、中山裝、演講三民主義、北伐、五權憲法、全國鐵路建設圖、《建國方略》、《三民主義》、老式留聲機、《實業計畫》、病逝、守靈送靈等等的圖片展示和紀錄後,再看那一句“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再回思總理對於建國、政府綱領、實業、民權架構等等的思考和探索,一股愧意漸漸湧起,值當時之動亂年月,且於生活奔波茫茫之中,先生仍得能如是全面思考國之架構,而且是基於當時世界學術狀況和結合中國傳統而做出的,如今讀來,既令人精神振奮、心靈撼動,又於情外能看來依然頗為有理,而今之學界,要么岌岌於空談理論之引介評議和清流之爭,要么浩嘆於體制和國民性抑或黨治的種種頑疾而無所可為,看總理之書,品總理之話,真真令今人愧赧極矣,而那種於總理面前思所謂個人成功學或者只是匍匐崇拜的心理更是愧對先生之寄望,於是敬仰的心將自己的腳步壓的沉重沉重,輕嘆著,上二樓,去看孫家的族人事跡,這就幾無興味了,即使如宋之愛情云云我也已覺無有意義,於是下去再回頭望總理遺像,望三色旗,再望拱門架構,然後轉回身去看中山鼎和根(先生幼時聽太平天國義士講述天國故事),然後看到了總理演講的大廳,然後出門。心裝得滿滿的,只是肚子還是餓了,便去總理村子裡找了一家小食店,要了一份尖椒牛肉飯,女老闆沏上茶來,抿了一口,大喜,竟然如此有味,粘粘清涼,似乎比較很多朋友招待客人時候的茶葉還要好,記得魯迅先生曾經有云“出離憤怒”之語,我此時則是似乎有些出離興奮了,於是慢慢品味,細細地潤著喉間,連喝三杯,牛肉飯上來,盤子、分量大的叫我吃驚,除了老家河南,這幾年來我無論南北,似乎從來都擔心在飯店裡一份飯吃不飽,昨日在珠海還一個人要了兩份飯呢,如今看來,在先生故里,竟有如是待遇,實令人感恩之心頓生,連興奮也已經出離過了,實在不知此時怎樣的一種心情啊,光光地吃完了這么一大盤牛肉飯,衷心地贊了女老闆幾句後,然後問她中山的特產有什麼,哪知她一口的白話,讓我聽的一頭雲霧,她竟又用手指耐心地在桌面上為我寫下“杏”字,我才恍悟應該是“杏仁餅”,於是道謝,去了家特產店,一看貨架上滿滿當當儘是“杏仁餅”,於是挑了菊花和桂花兩盒,然後再坐12路回珠海!

7.先生小傳

孫中山,名文(“文”乃一老師為先生取的名字,先生一生頗喜此名),字德明,號日新(與“逸仙”諧音,喻日日革新,改心向善之意,乃為基督教名),改號逸仙。1897年先生在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後遂以“中山”著稱。廣東香山縣南朗鎮翠亨村人。1878年後在檀香山、香港求學。後入廣州博濟醫院附屬南華醫學校、香港西醫學院接受西學教育。1892年畢業後在澳門、廣州設醫房行醫,醞釀反清政治活動。1894年春,上書李鴻章,提出改革主張,遭拒絕。本年赴檀香山組織革命團體興中會,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的革命主張。1896年在倫敦被捕,獲救後於次年回國組織武裝起義。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後,孫中山被舉為總理,制定“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綱領,創辦《民報》,揭示三民主義學說,主張用革命暴力推翻專制統治。曾多次組織起義,均遭失敗,1911年武昌起義後,被選為臨時政府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職,4月,被迫辭去總統職。1919年,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1920年組織中華民國政府,任非常大總統,籌劃北伐。1924年改組中國國民黨,主持召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黨綱、黨章,發表宣言,重新解釋三民主義,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決定改組革命黨,實現國共合作。創建黃埔軍官學校。1924年北上討論國事。1925年3月12日上午9時30分,中華民國與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孫中山先生,因患肝癌醫治無效,在北京東城鐵獅子胡同5號行轅逝世,終年59歲。臨終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和平、奮鬥、救中國。”

8.先生遺言

1.先生的國事遺囑如下: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余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最近主張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尤須於最短期間,促其實現。是所至囑!孫文

2.先生留給家人的遺囑如下:余因盡瘁國事,不治家產。其所遺之書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慶齡,以為紀念。余之兒女,已長成,能自立,望各自愛,以繼余志。此囑!孫文

3.另一份致蘇聯的遺言,先生用英文口授,由鮑羅廷、陳友仁、宋子文、孫科筆記,先生又進一步闡明了三大政策。3月11日,宋慶齡強忍悲痛親自用手把著孫中山的手腕,在三張遺囑上最後寫下了“孫文”二字。

4.信仰遺言:記得網上曾經看過有文章專門講述先生作為基督教徒的虔誠信仰,說先生少年慕道、胸懷大志、熱衷布道、素廣交遊、遺言表信云云,可惜現實中很少有此種宣傳,而此處故居處也無此等資料顯示,據說有一份遺言中先生堅言道“我是一個基督徒,受上帝之命,來與罪惡之魔宣戰,我死了,也要人知道我是一個基督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