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電影鑑賞語言

第一講 第三講 第十講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9月1日)
叢書名: 走進藝術
平裝: 24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63375619, 9787563375615
條形碼: 9787563375615
尺寸: 25.2 x 20 x 1.6 cm
重量: 599 g

作者簡介

王志敏,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任Ⅸ北京電影學院學報》主編、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系主任、電影研究所所長,以及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主要研究領域為美學、藝術學、電影美學、電影理論等。已發表著作100餘萬字。其中專著4部,與人合著和參加編寫的著作4部,論文數十篇,多篇被收入學術論文集。
總主編楊力
1951年生。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文學碩士。原國家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副司長,現為中央美術學院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中央美術學院美術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常務委員,教育部九年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修訂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學校美術教育專業課程改革領導小組組長。
組織撰寫實施《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總體規劃》(1989-2000),主編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重點課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學校藝術教育史》,承擔教育部“十五”規劃重點課題《中外高等美術教育比較研究》。主要譯著有《西方古代美學史》(合譯)、《體驗音樂》等。曾在《中國音樂教育》、《美術研究》等核心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

內容簡介

中外電影鑑賞語言》是關於介紹“中外電影鑑賞”的專著,《中外電影鑑賞語言》中具體包括了:《鏡頭的連線還是鬥爭——電影與蒙太奇》、《扣人心弦與同喜同悲——電影影與故事》、《神的旨意與天的命令——電影與命運》、《堅持正義與反抗強權——電影與政治》等文章。
作為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影片,《廣島之戀》一反傳統電影線性的時空表現手法,建構了一個新穎的電影時空。影片主題曖昧多義,意識流的表現手法被完整地從文學借鑑到電影當中,並且貫穿影片始終,決定影片文本呈現順序的不是故事本身的因果和情節,而是人無法控制的下意識的湧現。阿倫雷乃在片中確立了無技巧閃回的電影敘事結構,在剪輯上打破了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三種時空,同時使用音畫對位,畫面是內韋爾,而聲音卻是廣島,使過去和現在交織在一起,人們清楚地看到過去的那場戰爭對人從外部生活到精神世界的侵蝕和異化。

目錄

意義追求與時間消費——感受與理解(代序言)
第一講 鏡頭的連線還是鬥爭——電影與蒙太奇
第二講 場面調度與鏡頭結構——電影與長鏡頭
第三講 時空分割與文化釋義——電影與色彩
第四講 哀噍以殺與喜發以散——電影與聲音
第五講 扣人心弦與同喜同悲——電影與故事
第六講 象外之象與味外之旨——電影與意境
第七講 刻骨銘心與溫情脈脈——電影與愛情
第八講 神的旨意與天的命令——電影與命運
第九講 信仰不朽與自我救贖——電影與宗教
第十講 堅持正義與反抗強權——電影與政治
第十一講 回歸傳統與價值迷惘——電影與道德
第十二講 科技包裝與神話核心——電影與幻想
第十三講 無意記憶與殘片美學——電影與意識流
第十四講 立足本土與守望世界——電影與動畫
語言文字與聲音光影——電影與文化(代結語)
附錄一:參考書目
附錄二:關鍵字
附錄三:電影大事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