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術簡史

中外美術簡史

<中外美術簡史>主要介紹了中西方美術數千年發展史,對美術發展歷史中的整體美術風貌、畫家與畫派、傑出作品、創作技術、風格演變等,均作了系統、詳盡的介紹和分析。全方位地探討了不同流派形成的原因,對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紹。本書既可作為高等職業院校藝術教育教材,也可作為一般學生的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提高藝術素養的自學讀本,還可供廣大美術愛好者閱讀參考。

基本信息

圖書目錄

第一篇 中國美術簡史

第一章史前美術

第一節 舊石器的造型與發展

第二節 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第三節 新石器時代的藝術形式

思考題

第二章 先秦美術

第一節 青銅器的造型及雕塑藝術

第二節 繪畫藝術、工藝與建築

思考題

第三章秦漢美術

第一節秦漢繪畫藝術

第二節 秦漢畫像石與畫像磚

第三節 秦漢雕塑藝術

第四節 建築藝術與工藝美術

思考題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美術

第一節 建築藝術

第二節 繪畫藝術

第三節 雕塑藝術

第四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工藝

思考題

第五章 隋唐五代美術

第一節 隋唐的建築藝術

第二節 隋唐的人物畫

第三節 隋唐山水畫

第四節 隋唐五代的花鳥鞍馬畫

第五節 石窟陵墓壁畫

思考題

第六章 宋代美術

第一節 宋代繪畫

第二節 遼、金、西夏繪畫

第三節 宋代建築和雕塑

第四節 宋代的工藝美術

思考題

第七章 元代美術

第一節 元代繪畫

第二節 建築和雕塑藝術

第三節 工藝美術

思考題

第八章 明清美術

第一節 明代繪畫

第二節 清代美術

第三節 版畫、年畫和壁畫藝術

第四節 建築與雕塑藝術

第五節 明清工藝美術

思考題

第九章 近現代美術

第一節 近代的繪畫及雕塑藝術

第二節 美術出版物的更新

第三節 新思潮的傳播及藝術形式的拓展

思考題

第二篇 外國美術簡史

第十章 原始時代及早期美術

第一節 原始美術

第二節 古代兩河流域、埃及美術

第三節愛琴美術古希臘美術

第四節 古羅馬美術

思考題

第十一章 歐洲中世紀美術

第一節 早期基督教美術

第二節 拜占庭美術

第三節羅馬式美術哥德式美術的比較

思考題

第十二章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美術

第一節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三傑

第二節 德國文藝復興時期美術

第三節 尼德蘭文藝復興時期美術

第四節 西班牙文藝復興時期美術

思考題

第十三章 17和18世紀歐洲美術

第一節 17和18世紀義大利美術

第二節 17世紀佛蘭德斯美術

第三節 17和18世紀西班牙美術

第四節 17世紀荷蘭美術

第五節 17和18世紀法國美術

思考題

第十四章 19世紀法國美術

第一節 大衛與新古典主義

第二節 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美術

第三節 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美術

第四節 陽光下的藝術——印象主義

思考題

第十五章 西方現代美術

第一節 20世紀美術特點

第二節 20世紀前期西方主要美術流派

第三節 20世紀後期西方美術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簡介

這套“藝術教室”叢書是為大學開展藝術教育編撰的。

教育不僅僅是為了知識的傳播與技能的培養,更是為了標誌著人類文明進程與社會進步的人格養成,大學教育尤其如此。孔子說“入其國,其教可知”,孔子的意思是說,通過詩、書、樂、易、禮這些不同的教材與科目、不同的教育模式教化國民,會在民眾人格養成中起到不同的效用。歐洲工業革命以來逐漸成形的現代教育體系極大地豐富了教育的內涵,國民教育所使用的早就已經不再局限於某種單一的教材與教育模式。從人格養成的角度看,多種科目相結合的教育模式,更適宜於培養社會發展所需要的綜合型人才,但對於中國而言,這個教育體系的引進為時太短,還遠遠未到成熟的地步,其中難免會有不少缺失,而藝術教育方面的嚴重滯後,就是這種缺失的重要表征之一。相對於更能直接地培養人們經世致用能力的科目,尤其是自然科學方面的科目以及其他實用性科目而言,藝術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藝術教育在整個基礎教育體系中的地位,遠未得到足夠的重視。

人是有精神生活並且需要精神生活的動物,在人格養成的過程中,藝術教育的特殊意義就在於通過詩意的方式陶冶人的性情,豐富人的心靈,由此充實人們的精神世界。在人類物慾急劇膨脹以至於物質與精神兩方面的追求嚴重失衡,人格被扭曲了的時代,藝術因其具備有助於人格健康發展的矯正作用,它對於人類生存與未來的特殊意義,正在越來越清晰地凸顯在我們面前。孔子兩千多年前就已經認識到“溫柔敦厚,詩教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詩者也”,確實,性情中的“溫柔敦厚”,尤其是不失之於“愚”的溫柔敦厚並不能生而得之,它需要後天的教育與培養。如果我們認同孔子所推崇的這種人格境界,就不難認同藝術的價值,以及藝術教育的價值。

誠然,隨著越來越多有識之士開始提倡實施素質教育,藝術教育的意義也日益成為社會共識,20世紀90年代中葉以後,國內藝術教育開始迅速升溫,除各地原有的藝術專業院校和中等藝術專業學校升格成立的藝術專業院校外,普通的綜合性大學也紛紛在公共藝術教研室基礎上新建藝術系科、專業。然而,因為長期以來藝術專業教育領域偏重於技術層面的教學,史、論方面的基礎研究嚴重滯後,各地普遍感覺缺乏合適的教材與教學參考資料,普通高校藝術系科、專業的基礎藝術史論教材,尤其是針對非藝術專業的大學生普及藝術基礎知識所需的合格教材與教學參考資料的需求尤顯迫切。因此,組織專家編寫一套藝術史、論著作,以不同門類的史、論著作構成一個格局相對完整的藝術史論文庫,實為契合時機之舉。出於這樣的考慮,我們邀集國內各藝術門類的著名專家,編撰了這套叢書,它包括音樂、美術、戲劇、舞蹈、影視五大門類,每個門類均分為史、論以及資料三冊,使讀者一冊在手,能夠基本了解該門類藝術的整體狀況或該門類藝術的基本規律,掌握該領域最重要的歷史文獻。而各位作者都是在所涉領域浸淫多年,學有所長且思想敏銳、見解不凡的專家,因此才有可能以較為適中的篇幅,傳遞各藝術門類最核心的知識與最值得思考的觀念。這樣的設計,意在使該文庫體現出坊間類似圖書所缺乏的實用性與鮮明特色,也更適宜於非專業藝術院校的藝術系科教學、藝術院校師生研習非本專業藝術門類課程,以及培養普通大學生接觸與欣賞藝術的興趣。

藝術隨人類文明的誕生而誕生,隨人類文明的進程不斷變易;因此,每個民族都發展出了各種門類的藝術,但每個文明發展進程中出現的藝術又有所不同。即使同一藝術門類,不同民族在美學取向與發展路徑上也會有很大的差異。藝術經常是民族的,它又是全人類的事業;如何兼顧藝術的民族性與世界性,對於這套叢書的所有作者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將藝術視為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追求,賦予藝術研究世界性的視野,是本套叢書努力要體現的新的藝術觀,也是當代中國藝術研究領域的諸多專家們對全球化時代的一種特殊回應。因此,這套書在編撰過程中,始終注意到將每一民族的藝術視為世界藝術整體的有機組成部分加以論述。要最終達到這樣的目標,還需要更多的專家學者共同奮鬥,我們所做的只是一種新的嘗試;是否已經比較接近預想的目標,在多大程度上接近了這一目標,還有待於讀者和同行們的檢驗。

我們期待著讀者與同行們的反饋,希望這套書能為讀者們打開藝術之門,並且讓讀者們喜歡。

本書從中國、古埃及等人類文明發源地的遠古藝術入手,探討美術的起源,並以時間為經線介紹了中西方美術史的發展歷程,以地域為緯線介紹了瑪雅文化、希臘藝術、中國秦漢藝術等內容,還以一百多幅插圖直觀地呈現典型的美術作品。視角獨特、文字通俗生動,一卷在手、如沐春風。

目錄

第一章 亘古的圖景

第一節 藝術的起源

第二節 石頭的故事

第三節 中國的遠古藝術

第四節 古代埃及藝術

第五節美索不達米亞藝術

第六節 克里特邁錫尼藝術

第七節 瑪雅藝術

第二章 青銅時代

第一節 蘇美爾人的青銅藝術

第二節 中國的青銅藝術

第三節 古希臘青銅藝術

第三章 人神之美

第一節 希臘古典藝術

第二節 羅馬藝術

第三節 中國秦漢藝術

第四章 信仰的建立

第一節 佛教藝術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佛教東漸與中國石窟寺藝術

第三節早期基督教藝術與拜占庭藝術

第四節 伊斯蘭教美術

第五章 千載華章

第一節 教化人倫

第二節 臥遊山水

第三節 花鳥畫的世界

第四節 工藝之美

第六章 基督的世界

第一節 西羅馬式藝術

第二節 哥德式藝術

第七章 人性的光輝

……

第八章 激揚的時代

第九章 新視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