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堡鎮

中堡鎮

中堡鎮位於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境內東北部,距縣城45公里。全鎮轄21個行政村,6765戶,28325人,土地總面積17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94萬畝。山林面積20.1萬畝,石灰石、花崗岩、金銀銅等礦產資源豐富,石灰石儲量8000多萬噸,居全縣第一,花崗岩石儲量240萬立方米,金銀銅儲量分別為12、1766、94815噸,潛在經濟價值達到50億元。境內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梁野山的主要景點和風景名勝觀獅山。

基本信息

自然資源

中堡鎮石灰石
1、耕地資源:2001年中堡鎮年末耕地27245畝,其中水田23298畝,旱地3947畝,東臨汀江,西靠梁山,多山間盆地和丘陵低坡,土地肥活沃,氣候溫和,雨水充沛,適宜種植多種亞熱帶作物。

2、山林資源:中堡鎮山林面積19.5萬畝,其中有以朱坊村中心,延伸9個村連片8.9萬畝的松脂林,是全縣八大松脂林基地之一;以新化村為重點,貫穿章豐,朝嶺梧地大績等村的毛竹林3萬畝。

3、水資源:大小溪流密布全鎮,其中中堡溪、大績溪流域面積124.3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為2112立方米/每秒,天然落差300米,可利用落差230米,可開發水資源7130千瓦,目前已建電站18座,裝機容量6320千瓦。

4、礦產資源:品種多,儲量大,有石灰石3000多萬噸,位居全縣第三位,花崗石儲量為240萬立方米,金、銀、銅儲量分別為12噸,1766噸,94815噸。潛在經濟價值50億元。

經濟發展

中堡鎮中堡鎮
2004年實現農村社會總產值45669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9951萬元,企業總產值35718萬元。完成財政收入53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076元。

1、種植業:精心組織大田種植結構調整,推廣農業種植新技術,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農村經濟穩步發展。(1)發展烤菸生產。2001年種植國家局清香型烤菸6128畝,收購菸葉102萬斤。2002年種植7800畝。(2)抓好蔬菜種植。2001年全鎮種植13496畝,產量20327噸,在大績、梧地、朝嶺等村建立5個示範基地,種植湘研九號辣椒,荷蘭豆等名優特新品種,面積1000畝。(3)搞好山地綜合開發。培育橫山農場仙岳農場兩個山地綜合開發典型,橫山農場已發展成山上栽果,樹下養雞,山凹養豬,水面養鴨,水中養魚為一體的現代立體農業示範基地。2001年全鎮水果總面積3366畝,產量達643噸。(4)在朱坊、新化、烏石等村建立3個花卉基地。

推廣瘦肉型豬養殖,引導農民發展以瘦肉型豬為主的養殖業,朝規模化方向發展,2004年全鎮共出欄肉豬30490頭,肉類總產量達2864噸,其中年出欄肉豬200頭以上專業戶47戶,共出欄瘦肉型豬18000多頭。2001年共有鄉鎮企業304家,從業人員2162人,實現產值22984萬元,主要以水力發電,採礦,選礦為主,有12座水電站和5個金屬采、選點。

強鎮建設

中堡鎮中堡鎮
中堡鎮幹部職工為集鎮和諧小區建設奔忙著,一部分幹部跑上級規劃、土地、建設部門,一部分幹部耐心細緻地做好民眾工作,解決民眾實際困難,這是中堡鎮在主題實踐活動中轉變觀念,促進發展的一個縮影。中堡鎮根據實際,提出轉變觀念,強鎮富民的“四個先行”、“四個突破”,即思想解放先行,突破思想觀念障礙;幹部管理先行,突破管理體制障礙;機制創新先行,突破運行機制障礙;項目帶動先行,突破產業發展障礙的“項目強鎮、礦業興財,農業富民”發展思路。2008年計畫的11項為民辦實事項目進展順利,農業產業化建設初具規模,烤菸、紅豆杉瘦肉型豬和反季節蔬菜等“一村一品”項目上半年為農民增收上千萬元,遠富村創新農村文化體制,組建了集休閒、娛樂、培訓、健身為一體的“農民之家”,朝嶺村小嶺村實行“為民(辦事)代辦制”得到廣大民眾好評;田坑村認真抓好“村務公開”,讓民眾放心,幹部甩開膀子幹事業;革命基點村嶺頭村黨支部發揚革命傳統,在汶川地震後情系災區,迅速反應,黨員和村民捐款位居全鎮前列。中堡鎮正呈現思想解放,人和業興的可喜局面。

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中堡鎮

中堡鎮永登縣中堡鎮
中堡鎮位於永登縣城西北部,於1984年鄉改鎮,1999年被甘肅省和蘭州市分別確定為甘肅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和市級工業示範區。2000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小康鎮。總面積135.3平方公里。現轄10個行政村,1個直屬社,2個社區居委會,共有54個村民小組,31個自然村。鎮政府駐塘土灣村,距縣城6.5公里。屬工礦服務型小城鎮,適宜發展高科技工業、特色農業和第三產業。鎮域內除漢族外,還居住有回族滿族土族藏族等少數民族。2006年末,中堡鎮總人口25620人,其中農業人口16882人;農村勞動力10559人。全鎮地勢北高南低,海拔在2100—2700米之間。東西群山環繞,南北呈階梯狀。莊浪河由北向南流經全鎮,除大嶺直屬社為山區外,其餘村社均為莊浪河畔的水川區。中堡鎮年均氣溫5攝氏度,年降水量320毫米,無霜期113天。土壤以栗鈣土灰鈣土為主,局部地區為紅土土壤。

中堡鎮鎮域內資源豐富。礦產有石膏、石灰石、粘土、錳、銅等。總耕地面積29850.5畝,其中水澆地16974.5畝,山旱地12876畝。農作物種植以小麥、洋芋、蔬菜為主。以日光溫室為主的設施農業得到快速發展,已建成溫棚672座,1037畝。糧經比為6:4。鎮域內交通便利。蘭新鐵路、312國道、徐古高等級公路縱貫全境。通訊設施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衛星通訊無線尋呼有線電視覆蓋全鎮。中堡鎮現有規範化國中1所,標準化國小10所,幼稚園2所,省級一類文化站1處,村文化活動室10處,縣級綜合醫療衛生機構2家,市級標準化鄉鎮衛生院1所,村級衛生所10所。

中堡鎮中堡鎮
中堡鎮第三產業興旺發達,有綜合貿易市場2處,各類工商戶120餘家,年成交額1360多萬元。有運輸裝卸企業2家,個體運輸車輛1000餘輛,商業網點260家,從業人員1680人。位於鎮域內的引大入秦莊浪河渡槽,氣貫長虹,與漢、明長城古蹟漢墓群寶泉山原始森林風景區、大沙溝古生物化石景點等自然、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構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馳名省內外。鎮內駐有祁連山水泥有限公司、藍星矽材料公司等省、市、縣大中型企業6家,非公企業32家,從業人員3960人。已形成以紅磚、矽酸鹽水泥為主的建材工業體系和以矽鐵、碳化矽為主的冶煉工業體系。2006年全鎮鄉鎮企業增加值19601萬元,其中:工業企業增加值9090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940元。

江蘇省興化市中堡鎮

中堡鎮興化市中堡鎮
中堡鎮地處興化市西北部,東與釣魚鎮大鄒鎮毗鄰,南與西鮑鄉交界,西與缸顧鄉周奮鄉沙溝鎮接壤,北止興鹽界河,與鹽城市鹽都縣大縱湖鎮義豐鎮隔湖相望。鎮域總面積84.1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205個村民小組。境內南鑲蜈蚣湖、北枕大縱湖,湖泊水面資源豐富,現擁有水產養殖面積3333.3公頃,各類水產品年上市總量達1.8萬噸,列泰州市鄉鎮之首,被譽為“蘇中地區水產養殖第一鎮”。大縱湖萬畝生態養殖保護區,生態環境優美,自然風光獨特,為興化市市級風景名勝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