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貝寧館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貝寧館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貝寧館圍繞“城市和鄉村的互動”進行思考,展示其全面建設城市、推動農村 努力向城市轉變的發展理念。

[編輯本段]基本信息
場館主題:作為可持續發展動力的農村土地劃歸城市 國家館日:10 月6 日 展館位置:C片區非洲聯合館
[編輯本段]概況
貝寧館圍繞“城市和鄉村的互動”進行思考,展示其全面建設城市、推動農村 努力向城市轉變的發展理念。貝寧館以“漁船”作為布展設計的貫穿元素,輔以貝寧當地的特色手工藝品與藝術品裝飾,演繹當代貝寧農村城鎮化的轉變過程。
[編輯本段]外形建築
美輪美奐的外形建築,貝寧館的外觀設計造型源於阿波美王宮,結合傳統猶如城堡似的(“TATA”) 住宅,外觀整體色調明亮溫暖,色彩豐富,帶您遊歷浪漫的童話世界。來到展區,參觀者宛若置身於阿波美王宮和歷史博物館中,貝寧的青銅浮雕、木雕、銅雕、象牙雕等手工藝品,將貝寧豐富的歷史 文化娓娓道來,向您展示獨具非洲風情的貝寧多彩生活。
[編輯本段]延伸閱讀
阿波美王宮貝寧南部的阿波美城曾是西非海岸以販賣奴隸而繁榮一時的達荷美王國的首都。這個地區在歷史上與“象牙海岸”、“黃金海岸”相併列被稱為“奴隸海岸”。阿波美王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世紀。198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阿波美王宮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現在,阿波美城中心還保留著阿波美王國的王宮遺址,面積大約有0.4平方公里。這裡有從達克多努到阿哥利阿格波歷代國王所建的12座王宮。王宮四周建有土坯圍牆。12座王宮在造型、材料方面十分相似。建造王宮使用的都是相同的材料:土坯砌成外牆、茅草覆蓋屋頂、木材做成門窗。大王宮區內,每座建築物都有自己的圍牆,圍牆內形成3個相通的院落。外院主要用來舉行禮儀活動相閱兵儀式,內院一個用於儲藏物品,一個是國王和王后起居的院落。
[編輯本段]貝寧工藝品
木雕是貝寧最為普遍和最具歷史重要性的藝術形式。雕刻的傳統從達荷美(Dahomey)王國時就已經開始:阿波美(Abomey)國王們的王座、古老宮殿的門,尤其是一種神秘而又神聖的面具。這種裝飾性的面具至今仍然在傳統儀式上使用。貝寧其它的木雕工藝品包括雕塑和小雕像、凳子,以及有精緻裝飾的桌子和扶手椅。阿拉達、阿波美、科維和巴拉默等地被認為是貝寧木雕的中心。貝寧北部城市如朱古和布庫姆白所產的皮袋是貝寧最受歡迎的工藝品之一。貝寧南部,有使用動物皮與木料製作而成的裝飾性鼓。這種鼓在許多傳統儀式和舞會上使用。貝寧出產的陶器和籃子以及相關工藝品的種類有很多種,使用的原材料更是多種多樣。例如粘土陶器、大葫蘆製作的碗碟、飲水杯和裝飾性的燈具等。
上海世博會貝寧館上海世博會貝寧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