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伊朗國家館

昨天伊朗館迎來國家館日,前來參觀的世博觀眾們通過這一幅幅地毯傑作,尋找著伊朗的傳統與變遷。 伊朗館的整個展廳分為三個部分,除了伊朗的歷史,還有介紹伊朗的現狀和未來。 位於伊朗館一層巨大的球形展廳內,展出了不少伊朗在科技方面的探索。

基本信息

國名:伊朗
英文: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人口:7260萬
首都:德黑蘭
場館主題: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國家館日:6月11日
展館位置:A片區

設計理念

展館以水、土、光和色彩為主要設計元素:在聽覺和視覺上製造水的流動感,象徵宇宙;土象徵著人類與創造;光象徵大自然與神聖精神之源;色彩象徵繽紛的物種。

國家館日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2010年6月11日迎來了伊朗國家館日。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出席伊朗館日活動慶祝儀式並致辭。 俞正聲在致辭中對伊朗國家館日活動的舉行表示祝賀。他說,世博會是人類文明成果薈萃的偉大盛會,為各國開闊視野、展現自我提供了機遇和舞台。上海世博會伊朗館不僅讓我們有機會細細品味伊朗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而且緊扣“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這一主題,讓我們感受到伊朗人民對城市變化多樣性、經濟繁榮、科技創新及城市治理的深刻理解和詮釋。祝願伊朗國家館日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內賈德總統在致辭時對上海世博會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他說,很高興能有機會來到上海這座美麗的城市參加世博會,上海世博會宏偉漂亮的展館、熱情的參觀者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體現了人類對未來更美好生活的構想。我們構想中的美好城市,不僅在於便利的交通、優良的服務系統和園林綠化,更在於人與人的和諧。讓我們攜手努力,共同造福人類。
在伊朗館日慶祝儀式上,伊朗藝術家帶來了精彩表演。

國寶地毯

兩千年前波斯商人通過絲綢之路將他們引以為傲的波斯地毯傳到了中國,如今在上海世博會的伊朗館中,精美絕倫的波斯地毯同樣成了展示伊朗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昨天伊朗館迎來國家館日,前來參觀的世博觀眾們通過這一幅幅地毯傑作,尋找著伊朗的傳統與變遷。
步入伊朗館,左側牆壁上懸掛著一副巨型地圖,上面用橙色線條醒目地標記出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斑駁的地圖,訴說著伊朗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的足跡。一樓大廳里,陳設著一張編織地毯的織機,上面纏繞著各種編織地毯用的原料,參觀者可以親手觸摸到這些毛料。順著台階拾級而上,是一塊塊精美的波斯地毯,每一塊都價值不菲,大多數以萬計,而編織時間也都需1年以上。位於二樓的展廳內,一塊罩在玻璃框內的地毯長僅22厘米,寬不過17厘米,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塊波斯地毯,其價值卻高達380萬元。原來這塊地毯全由蠶絲製成,上面的圖像都是通過放大鏡放大製作,耗時至少20年。
正宗的波斯地毯系全手工製作,這也是其價值不菲的主要原因。正宗的波斯地毯都是由分散的家庭作坊製作,沒有工業流水線,往往需要製作者付出巨大的耐心,一塊長3米、寬2米的地毯,平均製作時間至少3年。
波斯地毯的製作工藝與波斯文化密不可分。地毯上的花紋都是取自伊朗人的日常生活,比如波斯建築、文字、動物和植物等。在編織上更是講究手法,耗時巨大。在染色技術上,採用的都是從植物、昆蟲中提煉出來的天然顏料,地毯的顏色經久不變。由於地毯融入了古老的波斯文明,已漸漸演變成一種藝術品,記錄著伊朗的傳統與變遷。記者發現,這些精美的地毯上,除了傳統圖案,也有不少反映人與動物的現代寫實圖像。
伊朗館的整個展廳分為三個部分,除了伊朗的歷史,還有介紹伊朗的現狀和未來。伊朗館主題為“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為了呼應上海世博會的主題,展館重點表現伊朗城市和鄉村互相輝映的獨特魅力。
位於伊朗館一層巨大的球形展廳內,展出了不少伊朗在科技方面的探索。最吸引參觀者的是一架沒有琴弦的豎琴。這該如何演奏?只見工作人員按下琴身上的按鈕,14道紅色光束從琴上端射出,手指撥動“琴弦”,豎琴就會發出相應的聲音。這是一架高科技雷射豎琴,原本放在伊朗的科學館裡,此次展出主要是為了激起青少年對音樂和科技的興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