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1億人口日

1989年4月14日,中國11億人口日。據國家統計局測算,1989年4月14日中國大陸總人口達到11億,因此這一天被定為“中國11億人口日”。

1989年4月14日,中國11億人口日。據國家統計局測算,1989年4月14日中國大陸總人口達到11億,因此這一天被定為“中國11億人口日”。

(圖)中國11億人口日中國11億人口日

簡介

在中國,第一個“中國人口日”出現在1989年。據國家統計局測算,1989年4月14日中國大陸總人口達到了11億,這一天被正式定為“中國11億人口日”。這一人口日的設立對於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具有深刻而非凡的意義。

那么,中國確定11億人口日的意義到底有那些呢?從建國以來的實踐證明,由於人口多,增長快,與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給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帶來了許多困難。中國的社會主義要經歷一個很長的初級階段,人口問題已經成為一個非常重大的制約因素。這以問題不解決,中國的發展必然會受到阻礙。

影響

回顧中國人口增長速率,從建國初期的5億增加到1964年的7億,每增加1億人平均用7年半時間;1964年到1974年,是中國人口高速增長階段,由7億增加到9億,每增加1億人僅用5年時間;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計畫生育政策的實行,每增加1億人口所需時間又延長到了7年多。1981年中國人口達到10億,1989年達到了11億。

改革開放初期,傳統文化中養兒防老、男尊女卑、只有男孩才能傳宗接代等傳統生育觀念一直延續,並影響著人們的生育行為。在1989年舉辦的全國七屆人大二次會議和全國七屆政協二次會議上,很多代表和委員都對中國人口增長過快表示出憂慮和關切。

由於中國人口基數大,人均資源相對不足,所以人口問題一直是個老問題。過去,由於戶籍管理嚴格、用工制度刻板和生產不計效益,過剩人口大都以隱性失業的形式固定在農村生產隊和城市的工廠、機關中,不會形成大規模流動所帶來的種種問題。改革開放以後,由於戶籍管理制度的鬆動,隨著多種經濟成分興起而來的靈活的用工制度等因素,形成了具有一定盲目性的大規模人口流動,這就產生了一系列的社會和環境壓力,於是設立了“中國11億人口日”。通過這一個紀念日的宣傳,讓人們更加重視人口問題,也為做好計畫生育工作推波助瀾。

措施

我國在控制人口增長方面雖然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績,但是要看到,人口增長過快仍然是當前的一個突出問題。小平同志最近在會見多哥總統埃亞德馬時說:“我們難就難在人口太多,而且控制人口增長的工作還做得不夠好。”小平同志講得非常正確,我們要深刻領會到小平同志的講話精神,堅決把控制人口增長的工作做好。我國人口基數大,現在又處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期。這次高峰從1986年開始,將持續到本世紀末。如果保持目前的生育水平,每年出生的人口將在2000萬以上,這就不能不使全國人民在吃飯、穿衣、住房、交通、教育、衛生、就業等方面都遇到許多困難,不能不影響四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因此,控制人口過快增長的工作,不能有任何鬆懈,一定要繼續認真抓好。這是全國人民十分關心的一個大問題。在剛剛閉幕的全國七屆人大二次會議和全國七屆政協二次會議上,很多代表和委員都對我國人口增長過快表示憂慮和關切。李鵬總理在這次人代會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實行計畫生育、控制人口增長提出了明確而嚴格的要求。各地一定要充分認識我國人口形勢的嚴峻性和控制人口增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繼續抓緊抓好計畫生育工作,為嚴格控制人口過快增長、不斷提高人口素質而努力。

一、計畫生育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的難度很大的工作。因此,各級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人都要親自抓這項工作,並實行責任制。要把人口計畫納人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統籌考慮,並為計畫生育工作創造必要的條件。一個地方計畫生育工作抓得如何,應該作為衡量當地黨委和政府政績的一條重要標準。

二、要堅定不移地、認真地、全面地貫徹執行現行的計畫生育政策。這就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國家幹部和職工、城鎮居民除特殊情況經過批准外,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農村某些民眾確有特殊情況,包括獨女戶,要求生二胎的,經過批准可以間隔幾年以後生第二胎;不論哪一種情況都不能生三胎;少數民族地區也要提倡計畫生育,具體要求和做法由有關省、自治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必須明確,這個政策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必須堅持貫徹執行。要保持這個政策的穩定,以利於控制人口增長。目前,有的地方生育出現放任自流的現象,這是不對的,要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堅決加以糾正,使這項政策真正貫徹落實。

三、要把這項工作逐步納入法制軌道。同時,要廣泛深入地做好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廣大民眾實行計畫生育的自覺性,並精心指導民眾計畫生育,在這方面為民眾提供良好的服務。

四、實行綜合治理。所有部門和民眾團體都要把貫徹計畫生育政策作為自己責無旁貸的任務。在制定各項政策時都應有利於少生優生,控制人口增長。在貧困地區,要把扶貧工作和計畫生育工作結合起來,改變“越窮越生,越生越窮”的惡性循環狀況。各地公安、工商、城建、計畫生育等部門要密切配合,認真研究解決流動人口的計畫生育管理問題。要積極發展養老保險事業,幫助回響計畫生育號召的民眾解除後顧之憂。

意義

“中國11億人口日”,在警示人們的同時,也充分顯示了中國在控制人口數量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績,表明中國人口和計畫生育事業取得了輝煌成就。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實現了人口再生產類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的歷史性轉變,達到了世界人口發展大會提出的目標,進入到世界低生育水平國家行列。

中國在控制人口過度增長方面取得的驕人成績,有效地減輕了社會負擔,為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國教育、衛生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不僅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演變為大眾教育,而且中國人口的平均壽命也在逐年提高。

當然,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仍然要堅持“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的基本國策。這也是從中國國情出發,同樣,也是對穩定世界人口做出的積極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