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科大學第七臨床學院

中國醫科大學第七臨床學院

中國醫科大學第七臨床學院是一所始建於1907年位於大連撫順的總醫院,占地面積 5.9 萬平方米。

發展歷程

撫順礦務局總醫院始建於1907年,迄今已有97年的歷史。日俄戰爭後,日本帝國主義大肆掠奪撫順的煤炭資源,設立了“撫順采炭所”,成立了“千金寨診所”。之後,日本南滿鐵道株式會社接管了撫順采炭所,將千金寨診所改稱為南滿鐵道株式會社“大連病院撫順千金寨分院”。1907年10月將該院劃歸采炭所管轄,改稱“撫順炭礦病院”。1926年開始大規模擴建本院。兩年後,醫院已開設床位600張,設有內、外、婦、兒、皮膚、耳咽、眼、口腔等9個臨床科室和病理、放射線等醫技科室,並在各礦開設診所。附設了看護婦養成所(即撫礦衛生學校的前身)。雖然當時規模很大,但它是為帝國主義服務的,被奴役的中國礦工根本沒有什麼醫療保障。
1945年東北光復,次年醫院被國民黨接管更名為“撫順煤礦醫院”,同年10月改稱“撫順礦務局醫院”。1948年撫順解放,撫順礦務局接管了“撫順礦務局醫院”當時有床位200張,職工400餘名,是當時撫順地區規模最大,設備最好,技術水平最高的唯一一所大型綜合性醫院。
1959年1月,撫順礦務局醫院改稱“撫順市中心醫院”,1962年7月撫順市中心醫院恢復原名稱“撫順礦務局醫院”,1968年8月,醫院成立革命委員會,正常的醫療秩序被破壞,醫院工作受到很大影響。十二屆三中全會以後,醫院通過全面改革,加強管理,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使醫院的醫療、教學、科研等工作得以恢復並逐漸步入正常軌道。1985年8月,為加強對廠礦醫院的業務指導,撫順礦務局醫院改稱為“撫順礦務局總醫院”,醫院擁有床位700張,職工1291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874人,臨床科室21個,醫技科室6個。
1987年3月10日,總醫院被確定為能源部東北內蒙古煤炭工業聯合公司醫療技術服務中心,1991年6月26日被命名為東煤公司中心醫院。1987年9月18日,1994年7月1日,撫順市腦血管病研究所,撫順市創傷外科臨床研究所分別設在這裡。1986年9月27日,1988年7月21日分別成為中國醫科大學和華北煤炭醫學院教學醫院。1988年機構調整,分別將科教科、基建科從醫務處和行政科分離出來,成立了中心化驗室、新生兒等科室。同年5月,醫院正式實行院長負責制。1992年第一批被評為國家三級甲等醫院,同年設立改革辦公室、信息科、車隊和供應中心。1993年2月組建腫瘤內科,9月成立男性科,12月設定整形美容科。1994年醫院擁有醫務人員1013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115人,中級職稱244人。1995年醫院成立審計科、計算機中心和手顯外科。組建生活服務公司,將總務科、基建科納入其中。1996年醫8月28日市120急救中心在本院設立急救站。1998年將局預防保健中心與總醫院合併。2001年4月成為撫順市醫療保險定點醫院,2001年11月改制為撫順礦業集團總醫院,保留撫順礦務局總醫院為第二名稱。2002年8月16日我院最高建築,新外科大樓投入使用。2003年9月,醫院成為中國醫科大學第七臨床學院和研究生培養基地。完成了門診樓、綜合樓的內部裝修和布局調整,修建了一些輔助設施,基本完成了院內環境整體改造。2004年11月國家礦山救護撫順分中心設在這裡。

醫院概況

總醫院占地面積 5.9 萬平方米,建築面積 5.2 萬平方米,具有建築面積分別為 7329.7 平方米、12823 平方米、 13398.2 平方米、 5963.66 平方米和 3902.7 平方米的門診樓、外科樓、綜合樓、內科樓和機關樓等五座主體建築,另外還有高壓氧室、圖書館、員工食堂、 CT 室等建築,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獨具特色的建築風格。醫院經綠化、美化、亮化等配套工程,現有綠地面積 18423.6 平方米,硬覆蓋 16123 平方米,已初步實現了室內賓館化,室外公園化。
總醫院總計 74 個科室,其中機關 14 個,臨床科室 35 個,醫技科室 13 個,其它科室 12 個。其中神經外科、骨外科、小兒外科、皮膚科、耳鼻喉科、產科、兒科消化系、神經內科、麻醉科、超聲科、病理科等 11 個科係為市衛生系統重點專長科系,其技術水平在撫順市處於領先地位。
總醫院現有在職員工 1176 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 1009 人,高級職稱 191 人,中級職稱 397 人,離休員工 99 人,退休員工 646 人。
院班子成員 8 人,其中黨委書記 1 人,副書記兼紀委書記 1 人,工會主席 1 人,院長 1 人,副院長 3 人,總會計師 1 人。
醫院具有美國 GE公司產0.5場強的核磁共振,德國西門子公司產16層螺旋CT機,美國GE公司產4維彩超,LOGIQ 9和VIVID 7彩超;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產特種蛋白、化學發光和五類血球計數儀;日本歐林巴斯電子胃鏡和腸鏡,德國狼牌前列腺電切鏡和輸尿管腎鏡及美國史賽克公司產腔鏡系統;德國產費森猶斯血液淨化透析機和大型血管造影機(DSA);日本島津公司產1250毫安大型X光機,美國GE和德國西門子公司產的懸吊式X光機,以及多人和單人高壓氧艙等一系列國內一流的大型先進醫療設備,2000元以上的醫療設備達503台。
2003年4月集團公司為整合資源,做大做強礦區醫療產業,決定將原來分別隸屬不同單位的四家基層醫院劃歸總醫院管理,成為總醫院的四家分院。

機構設定

內科

神經內科 (3人) 泌尿內科 (2人)
循環內科 (5人) 血液內科 (1人)
消化內科 (4人) 普通內科 (2人)
內分泌科 (4人) 呼吸內科 (1人)

外科

普通外科 (7人) 心胸外科 (3人)
神經外科 (3人) 骨科 (6人)
肛腸外科 (1人) 泌尿外科 (2人)

婦兒

婦產科 (4人) 兒科 (5人)

其他

放射科 (6人) 醫學影像科 (1人)
中醫科 (2人) 腫瘤外科 (3人)
病理科 (1人) 耳鼻喉科 (3人)
口腔科 (4人) ICU病房 (1人)
理療科 (1人) 皮膚科 (2人)
腫瘤內科 (1人) 燒傷外科 (1人)
麻醉科 (2人) 超聲診斷科 (2人)
眼科 (1人) 乾診科 (2人)
急診科 (2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