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

內容介紹

《中國通史》為台灣著名歷史學家傅樂成教授領銜主持,邀集門下五位史學俊彥共同撰寫而成,是台灣乃至中國史學界不可多得的通史類著作。全書所述史實上起舊石器時代,下訖清帝退位,按朝代順序分為七卷,由五位青年學者分別著述其學之所專的部分:《先秦史》,由蕭璠著,記述了中華文明誕生到春秋戰國這一階段的歷史;《秦漢史》和《魏晉南北朝史》,均由鄒紀萬著,分敘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到東漢末年農民起義以及魏蜀吳三分天下到南北朝對峙局面的結束這兩個時段的歷史;《隋唐五代史》,由傅樂成教授親自撰著,為隋重啟統一盛運到後周滅亡,此三百餘年間的歷史;《宋遼金元史》,由王明蓀著,所敘為從北宋統一全國到元帝國的衰亡,其間幾朝的歷史;《明清史》,由姜公韜著,敘述了明建國到滿清康乾盛世國勢轉衰這段歷史;《近代史》,由段昌國著,記敘了鴉片戰爭前後到辛丑條約簽訂這一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
全書每卷十餘萬言,共九十餘萬言。書中運用了一些文言文詞句,表達簡潔通暢,讀之如飲醇釀。且每位著者對書中所述歷史事件及人物均有自己獨到精闢之見解,貴在不人云亦云。此外,這套簡體版的《中國通史》還配了多幅珍貴的史料插圖和戰爭地圖,以便於讀者更直觀地了解歷史的全貌。
本書刊行於1978年,成書之後即在話語圈裡產生了巨大影響。時至今日,仍是不少史學愛好者的案頭必備之書,一些高校亦將其作為常用教材,甚至有學者亦能從中獲益。
兩漢之後,中國又陷入分裂,進入了一段政權頻繁更迭的時期。“魏晉南北朝”,只五字,卻包括了這一階段或前後相繼、或並存對峙的幾十個國家或朝代。董卓亂後,東漢政權名存實亡,地方割據勢力繼起,隨後形成魏蜀吳三分天下之勢。在經歷了西晉的短暫統一之後,中國再次走向分裂——進入東晉十六國及南北朝,直至隋再度統一全國。《魏晉南北朝史》為大家展現的便是這一時期的政治變遷、社會形態、民族融合、學術信仰等方面的概貌。

作者介紹

傅樂成(1922~1984),傅斯年之侄,字力更,號秀實,山東聊城人。台灣著名史學家、台灣大學教授。《中、國通史》為其重要的歷史普及著作。

作品目錄

第一章 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一節 三國鼎峙第二節 魏晉政權的遞嬗第三節 西晉的政局第四節 五胡亂華大變局的開始第五節 東晉與胡族政權的對立第六節 南朝政權的更迭第七節 北朝政權的變遷與統一盛運的再啟第二章 魏晉南北朝的社會形態第一節 南北朝的社會階層第二節 世家大族的形成與發展第三節 南朝士族的僵化與寒門的上升第四節 少數民族政權下的北方豪族第三章 大動亂時代的人口流動與民族融合第一節 漢民族的人口流動第二節 胡漢民族的融合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的經濟結構第一節 賦役制度的演變第二節 土地與農業第三節 商業與手工業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的學術與信仰第一節 魏晉南北朝的玄學與清談第二節 宗教信仰的盛行第三節 文學與藝術的創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