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導論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導論》是2009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宋進。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導論

書 名: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導論

作 者:宋進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4月

ISBN: 9787309065329

開本: 16開

定價: 25.00 元

內容簡介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導論》以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材為基本依循,在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化上下工夫,努力探索符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育教學規律和大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全書由緒論、上編、中編、下編組成,是一本專門探索“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理念、教學規律、教學方法、教學設計的專著型教學書籍。緒論部分探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的問題意識、辨識理路和若干關係;上編分三章探討了“三個選擇”的教學論:中編分六章分別論述了價值導向、歷史規律、話語轉換、原著結合、史家史論、學科支撐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論;下編分五章對史料運用、多媒體課件套用、師生互動、地方實踐性教學資源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論進行了闡述,同時集中展示了十二個課程內容的教學設計。

作者簡介

宋進,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科學部主任,華東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教學委員會委員,國史學會高校委員會刪會長、上海市毛澤東思想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高校“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教學協作組負責人等職。 

在《中共黨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和《抗日戰爭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60餘篇。主編教育部重點學科教材,兩本專著曾獲國家、省部級著作類獎。

曾被評為“上海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等,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兩次獲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負責的“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獲“上海市精品課程”。

圖書目錄

緒論

一、問題意識

二、辨識理路

三、若干結合

上編

第一章 “歷史和人民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教學論

一、歷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依據

二、面對形形色色的“主義”,歷史和人民該如何和怎樣選擇

三、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能滿足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第二章 “歷史和人民怎樣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教學論

一、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近代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要求,是近代中國社會深刻變遷的進步產物

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執政地位是在忠誠地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奮鬥和犧牲中實現的

三、中國共產黨在從局部執政到奪取全國政權歷史實踐中,忠實代表中國各族人民利益,其領導地位成為中國人民必然的選擇

第三章 “歷史和人民怎樣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教學論

一、19世紀末20世紀初社會主義思潮在中國的傳播

二、十月革命後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選擇了科學社會主義

三、新民主主義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對民主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關係的探索

四、新中國的成立開創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獨特道路

五、20世紀50年代歷史和人民不失時機地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

六、歷史和人民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

中編

第四章 價值導向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論

一、“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價值導向的內涵分析

二、“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價值導向的誤區辨析

三、“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中價值導向的實現

第五章 歷史、歷史規律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論

一、用唯物史觀解讀歷史

二、科學性與政治性的統一

三、唯物史觀與歷史規律

第六章 話語轉換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論

一、文本話語範式:歷史傳統教學的弊端

二、構建人本話語範式:歷史教學話語範式的出路

三、回歸“生活世界”:人本範式話語轉換的途徑

第七章 原著結合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論

一、“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結合馬克思主義原著教學的必要性

二、“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教學進行馬克思主義原著結合的路徑

第八章 史家史論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論

一、關於鴉片戰爭與中國近代史開端的問題

二、關於洋務運動與中國現代化啟動的問題

三、關於維新時代主要遺產的問題

四、關於辛亥革命與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的問題

五、關於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問題

六、關於抗日戰爭與中國國際地位提高的問題

七、關於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的覆滅與新中國建立的問題

八、關於走向社會主義的問題

九、關於改革開放的問題

第九章 學科支撐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論

一、“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學科的價值意蘊

二、“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學科的辨識理路

三、“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學科的研究視域

下編

第十章 史料運用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論

一、史料運用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中的作用

二、“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中幾種常用的歷史資料

三、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教學中運用歷史資料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十一章 多媒體課件套用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論

一、多媒體課件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中有效套用的客觀基礎

二、多媒體課件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中有效套用的基本思路

三、多媒體課件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中有效套用的路徑選擇

四、多媒體課件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中有效套用的實踐策略

五、多媒體課件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中有效套用應注意的問題

第十二章 師生互動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論

一、師生互動的內涵及其基本特徵

二、“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實施師生互動的重要意義

三、“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實施師生互動的方法與途徑

四、“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實施師生互動應注意的若干問題

第十三章 地方實踐性教學資源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論

一、地方實踐性教學資源內涵的界定、範疇與特點

二、國內外實踐性地方歷史教學的概況

三、實踐性地方歷史資源的運用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

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

四、地方歷史資源開發的主客體

五、如何利用地方歷史資源促進“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

六、目前運用實踐性地方歷史資源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第十四章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教學設計示例

一、“綜述風雲變幻的八十年”教學設計

二、“資本一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教學設計

三、“反侵略戰爭的失敗與民族的覺醒”教學設計

四、“農民民眾鬥爭風暴的起落”教學設計

五、“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教學設計

六、“馬克思主義進一步傳播與中國共產黨誕生”教學設計

七、“中國革命的新道路”教學設計

八、“日本發動滅亡中國的侵略戰爭”教學設計

九、“從爭取和平民主到進行自衛戰爭”教學設計

十、“有中國特點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道路”的教學設計

十一、“良好的開局”教學設計

十二、“歷史性的偉大轉折和改革開放的起步”教學設計

後記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