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博物館

中國航天博物館

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對外開放的大型航空博物館、亞洲最大的航空珍品薈萃地。

基本信息

簡介

位於北京市豐臺區大紅門路1號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內,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為北京青少年教育基地。

中國航天博物館中國航天博物館

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對外開放的大型航空博物館、亞洲最大的航空珍品薈萃地。坐落在北京昌平大湯山腳下,是亞洲規模最大的航空博物館,於1989年11月正式對外開放。走進航空博物館,那高達十餘米的館標就讓你為之一振:乳白色的支柱斜托著一架通體潔白、正在緊急上升的單座輕型殲擊機,基座的正面刻著楊尚昆同志題寫的四個大字-志在藍天。博物館廣場中央,有一座“天魂”碑,它是用從泰山採集的一塊完整的黑色花崗岩製成,碑文為:紀念為中華民族航空航天事業獻身的先人、同仁和朋友。

館內包括前言、運載火箭、載人航天、衛星、登月、火箭發射演示、太空飛行器、中國航天形象、航天集團綜合介紹等九個展區,通過翔實珍貴的歷史資料和豐富的實物與模型,生動的展現了中國航天科技成就以及未來航天技術的發展等內容。此外,館內還擁有神州四號飛船返回艙實物、長征系列火箭實物、衛星返回艙實物、火箭模擬演示沙盤等珍貴展品,展現了我國航天人卓越的創造力及航天事業的偉大成就。

館內收藏

中國航天博物館中國航天博物館

露天展區陳列有中國人民空軍建制內的各類武器裝備;主要陳列著世界各國製造的各種飛機,如世界上第一種使用渦輪螺鏇槳動力裝置的英制“子爵”號運輸機,還有其它各類飛機精品。除此之外館內還設有“發動機系列展”、“珍品展”、“航空照相設備展”、“救生防護裝備展”、“毛主席座機展”等陳列。館內共有100多種型號的200多架飛機,還有地對空、

雷達等航空展品共600餘件,其中不乏精品。規模如此之大的航空專題博物館,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見的。中國航空博物館,是中國航空史的縮影,也是飛行器的博覽會山洞庫展區主要展示中國航空博物館展示中外各式飛機。兩展區格調自殊,宏偉壯觀。 本館收展有88種型號的153架飛機。其中有在抗日戰爭中被我軍繳獲的日本“九九”型高級教練機架,該機型在全球僅存此架,為“稀世之寶”。”同時還有波-1、雅克-12殲-12等世界飛機珍品。在參展的名機中,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當年乘坐過的飛機;有中國製造的首架飛機;投放我國第一顆氫彈和核子彈的飛機;在抗美援朝戰爭和防空作戰中,所繳獲的眾多外國列強的飛機;一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王海的功勳戰機,此外,還陳展有地空飛彈、高射炮、防空雷達、航空炸彈和高效相機等600多件武器裝備,令人美不勝數,情懷激昂。

歷史沿革

1986年8月9日,林虎副司令員指出:我們應當建立武器裝備陳列館,收集空軍所使用的各類裝備的樣品,進行永久性收藏和陳列,並向社會開放。8月19日,空軍在沙河機場組建裝備樣

中國航天博物館中國航天博物館

品維護中隊,負責裝備樣品的收集、維護、保養及整修工作。10月16日,館址定在沙河機場。林虎同志負責,司、政、後、工機關四大部各抽調一些人員,組成精幹班子抓好空軍武器裝備陳列館的籌建工作。1986年6月,薛培森同志到空軍司令部裝備部負責籌建空軍武器裝備陳列館。1988年3月,調空軍報社總編室主任白鳳昆同志到空軍司令部裝備部協助薛培森同志籌建空軍武器裝備陳列館,主要負責新聞宣傳工作。同時還聘請、借調一些專家、教授,組成一支特別能戰鬥的隊伍。

參觀指南

地 址: 南大紅門1號

開館時間:航空博物館開館時間為每天上午八點至下午五點

乘車路線:自安定門地壇公園西門乘912路公車直達,西客站乘845路,德勝門乘345路到沙河北大橋轉945路到航空博物館下車即到。
自駕車:走八達嶺高速第11出口(小湯山出口),向東走9公里,或立湯路到大柳樹環島向西3公里處。
小提示航空博物館開館時間為每天上午八點至下午五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