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際網路裁員

網際網路表面的繁榮景象卻並不能掩蓋企業內部的潛在危機,就在搜狐、百度發布“漂亮”財報的同時,搜狐和百度也在變相裁員,裁員的目的則是對抗此次全球金融危機。“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很多都在海外上市或者由外資投行參股,形式比較單一,因此受到的負面影響很大。”

中國網際網路裁員

2000年7月28日,Tom.com裁員80人
2000年12月19日,搜狐裁員126人,開中國大型網站裁員數量先例
2000年底,阿里巴巴因為策略錯誤第一次裁員
2001年2月10日,北京e龍網為節省成本將裁員300人
2001年05月21日,3月剛剛裁員400人的中華網再次裁減500名員工
2001年10月25日,YAHOO面臨裁員壓力,公布大規模精簡整頓計畫
2005年4月27日至30日的短短四天時間內,8848超過二分之一的員工離開
2005年5月5日,IBM表示要在全球裁減1萬到1.3萬個工作崗位
2005年底一下子擴張到近400人的部落格中國大裁員
2005年7月12日,金蝶軟體行政部門裁員幅度達10%,研發部門裁員5%
2006年1月13日,盛大證實北京分公司總經理錢中華離職,同時北京分公司也裁減了一批人員
2006年03月09日,分眾整合聚眾裁員15%
2006年03月16日,聯想新境外裁員1000人
2006年4月1日,騰訊“降薪裁員”風波事件
2006年5月19日,華友世紀裁員20%
2006年06月22日,從大旗網內部傳出裁員訊息,打算裁員近三分之一
2006年6月29日,微軟美國裁員214人
2006年7月11日,百度全國同時開始裁撤企業軟體事業部,數十名員工在數小時內被迅速解散
2006年8月1日,空中網宣布裁員15%
最近據說,新浪愛問已經啟動了裁員計畫,計畫80多人

其實還有更多,懶得一一列舉了,我在這裡要說的是,裁員並不是某一個IT企業的獨有現象,也不是某一個時期的獨有現象,當大家多把目光放到某家企業某時候要裁員的時候,其實你是被某些幕後的操作黑手遮住了眼睛。

我對徐東英部落格里所表達的意見深表認同。

IT以及網際網路這個行業本身的特性‘高增長性、高壓力、高變化’決定了這個行業里的裁員不是由那一家企業自身可以去完全左右的。針對目前一些人一些企業過份地把對手的一些人事變動誇大地進行渲染和炒作,他們自然有自己的目的,但是清醒的旁觀者應該明白其中的道理。這說明不了正在裁員的這家企業將來就一定沒戲,或者就一定是失去了道德,能說明的只有一點,此時此刻裁員對於這家企業的此時此刻是他做出的最有利於將來的決定!

有兩句不老不新的話,用在這裡覺得比較合適:

1、永遠不變的只有變化
2、商場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只有那些不懂得或者不敢於面對以上2點的企業才更加容易走向徹底的死亡。

今年看到了武漢的網際網路行業以及業內的企業們發生了一次又一次、一件又一件巨大的變化,說明大家都“懂得了”和“敢於面對了”,這絕對是好事。

最後對百度說一句“裁自己的員,讓別人說去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