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錄片學院獎

中國紀錄片學院獎

中國紀錄片學院獎,由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CDRC)於2011年設立,每年舉辦一次,目的是建立國內、國際上具備較大影響力的紀錄片評獎體系,給具有價值的紀錄片一個展示的舞台,促進中國紀錄片的發展。它面向全球征片,以客觀、公正、專業、完善的優秀紀錄片的評價指標,對所有入圍作品進行科學評測。

設獎目的

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CDRC)設立的中國紀錄片學院獎,力圖建立國內學術、專業、最具說服力,並且在國際上具備較大影響力的紀錄片評獎體系,給真正具有藝術價值、美學價值、社會價值、商業價值的紀錄片一個展示的舞台,真正促進中國紀錄片的發展。

評獎標準

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CDRC),面向全球征片,以客觀、公正、專業、完善的優秀紀錄片的評價指標,對所有入圍作品進行科學評測。

獎項特點

專業性

《舌尖上的中國》為2012學院獎最大贏家《舌尖上的中國》為2012學院獎最大贏家

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CDRC)“學院獎”以CDRC特聘專家教授為班底,成立頒獎理事會,理事會不僅有為國內業界知名學者和具有多年實戰經驗的行業領軍人,還有來自荷蘭澳大利亞、德國、美國等紀錄片已開發國家的國際評審專家。這些專家在國內和國際上都是重量級的紀錄片專業人士,涵蓋紀錄片製作製片的各個領域,包括紀錄片調研人員、劇本寫作人員、紀錄片導演、製片人,國際紀錄片節主席、大學紀錄片專業教授等等。

學術性

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CDRC)專家歷經多年嘔心瀝血的研究,研發出一套科學的紀錄片評獎體系。CDRC潛心學術,保持著良好的學術品格,沒有任何商業贊助,全部經費來自個人捐助的,評獎是非政府行為、非商業行為的專業紀錄片評獎活動,可以保證最大限度的公平公正。

規模性

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充分發揮中國傳媒大學這所全國頂尖藝術院校的資源優勢,站在國際高度,對於參評影片有著廣泛的吸納。參評影片或具商業價值,或具藝術價值,或具社會價值,均為當年國際國內引發較大影響的代表之作,題材廣泛,有很高的時效性,能衍生的巨大影響力和號召力。

嚴謹性

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學院獎的評審,有著嚴謹的規則設定,最大限度保證評獎公平、公正、專業、權威。

歷屆頒獎

第一屆

2011年,第一屆“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頒獎盛典”對中國紀錄片百年歷程進行了回顧,並為延安電影團等為中國紀錄片發展做出過突出貢獻的團體和個人頒獎。

第二屆

第二屆“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頒獎盛典”第二屆“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頒獎盛典”

2012年12月21日,第二屆“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頒獎盛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中國紀錄片學院獎在全球征片,使用了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自主研發的“紀錄片綜合評估體系”對所有入圍作品進行科學評測。

大獎得主:《舌尖上的中國》摘掉最大獎項“評審會大獎”,同時還獲得“最佳國際傳播獎”,成為最大贏家。

特別貢獻獎:特別貢獻獎頒發央視紀錄片頻道總監劉文、任學安、蔣樾、張以慶、張麗玲等人。

其他獎項:最終評選出“最佳長紀錄片”《活著》、“最佳短紀錄片”《掩埋》、“最佳微紀錄片”《插旗》、“最佳製作”《變暖的地球》、“最佳創意”《辛亥》、“最佳新人”《造雲的山》、“最佳大學生作品”《在路上》、“最佳國際傳播”《舌尖上的中國》、“最佳中國題材”《千錘百鍊》、“最佳外語作品”《海嘯劫波下的孩子》、“評審會大獎”等11項大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