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稀土工業協會

中國稀土工業協會

中國正準備組建稀土工業協會,其性質類似於半官方的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所有的準備工作已經結束,正等待相關政府部門的批准。有望於2011年“五一”前後正式掛牌。這一訊息引起國際媒體的關注,法新社2010年12月28日稱,中國成立稀土行業組織,將進一步掌握稀土的定價權。

簡介

中國稀土工業協會中國稀土工業協會

稀土行業形成的多年“混戰”即將終結,一個籌備多時,職能為對內整合、對外談判的國家級稀土協會即將成立。業內期待已久的中國稀土協會已經完成了所有的基礎籌備工作,在2011年兩會前後成立。屆時,中國稀土行業在對內、對外時有望用一個聲音說話,此前的企業各自為戰的局面將有望好轉。

“協會籌備的基礎工作包括選擇會員單位、章程制定等已經全部做完了,至於什麼時候成立,要看工信部和民政部的審批進度。”12月8日,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巡視員王彩鳳對記者表示,中國稀土協會是國家一級協會,最後還需要報國務院審批。

上個月剛剛退休的王彩鳳此前一直主持中國稀土協會的籌備工作,目前依然參與籌備稀土辦公室的工作。她表示,中國稀土協會成立後,會在企業和政府之間搭建橋樑,並協同配額管理等方面工作。

11月上旬,中國稀土學會秘書長林東魯在福建龍巖也向媒體證實,中國稀土協會會長人選已確定,協會將很快成立,屆時,中國稀土學會與中國稀土協會,將作為中國稀土產業的“一體兩翼”,共同維護稀土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實際上早在2010年7月,中國稀土協會的申報材料就已經獲得工信部的批覆,但由於會長人選一直沒有選定,拖到現在才進入最後程式,最快年內有望成立。

由於屬於國家一級協會,並且主管部門為工信部,這就使得中國稀土協會具有與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類似的地位和作用,而比同屬有色金屬的、鋁、鉛、鋅等元素的行業協會高一級。

籌備過程

中國稀土工業協會中國稀土工業協會

三年籌備路
正如上述訊息人士所言:“中國稀土協會的成立如今只欠東風。”不過,這一全國性稀土協會的籌備工作卻並非一帆風順,前前後後經歷了近三載。
早在2007年,稀土辦還在國家發改委的時候,便有了籌備稀土協會的提議。2008年3月,國務院進行機構改革,組建了工信部,發改委將稀土行業發展的有關職責劃給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但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冶金建材處仍保留相關職權。
稀土主管部門級別太低,一直是業界非議的焦點。包鋼稀土一位不願具名的人士直言:與稀土地位對等的主管部門應該是一個部級主管部門,至少也應該是個副部級的,過去是發改委的稀土辦管,現在又換成了工信部的一個處室,級別太低,有很多問題難以協調。
2008年,稀土協會的籌備會議便是在這個新部門召開的。“從第一次會議開始,就是王彩鳳在負責籌備的事情。”一位協會的發起人對本報記者說。
據知情人士介紹,中國稀土協會按照國家一級行業協會的標準籌建,歸工信部直管,而非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這就意味著,儘管稀土屬於有色金屬中的一個分支,但稀土協會將比銅、、鉛、鋅等其他有色金屬的行業協會擁有更大話語權。”該人士稱。
2008年12月份召開的第三次籌備會議就《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章程》進行了討論,對首批申請入會的單位資質進行了審查,提出了協會理事長和秘書長人選,並確定了協會籌備辦公室下一步的工作計畫。
隨後的一年,“推進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組建”也被工信部評為2009年中國稀土十件大事之一。也是在那一年,時任中國稀土學會副秘書長的張安文首度向媒體披露:“工信部正在籌備成立一個全國性的稀土協會。”
當時中國稀土協會的成立似乎已箭在弦上,但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內部知情人士透露,稀土行業協會的籌建一度遭遇阻力。
“由於稀土協會的籌建級別高,將對制定政策產生重要影響,國內幾家大稀土企業在權力分配上爭論不休。”上述人士表示,“而爭議的焦點,包括協會級別、組織架構和人事任免各方面。”

而事實上,協會的籌備工作也在提速。2010年11月11日,工信部官員向本報證實,王彩鳳已經移交完了工作,而目前王正在全職負責中國稀土協會的籌備工作。據訊息人士透露,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的籌建材料已於7月底獲得工信部批覆,並且在最近幾天,也得到了民政部等職能部門的審批,“現在隨時都可以成立了。”

據悉,中國稀土行業協會正式成立後,將會和工信部一起,牽頭新一輪的行業重組和資源整合。

市場現狀

相關信息相關信息

1、配額紛爭
2010年12月28日公布的兩家進出口公司已是近幾年的“老面孔”——“國字頭”的中國有色金屬進出口江蘇公司、廣東廣晟有色金屬進出口有限公司,分別拿到493噸和431噸配額數。“流通商成了生產企業的上游,近幾年漫天叫價竟然飆漲了100倍。”郭椿林告訴記者。

目前稀土出口配額指標市場的“指導價”叫到了12萬-17萬元/噸。“實際買賣價格根本不止,還要加上一大筆‘公關’費用,每噸在18萬-20萬元之間。”也就是說,上述兩家貿易商光靠買賣配額就能坐享幾千萬收入。事實上,肯出天價卻千金難覓。由於國家對稀土出口配額的管理趨緊,除了貿易公司外,拿到配額的實體廠商大多還不夠內部消化。記者了解到,儘管事先有商務部高層出面澄清,明年首批出口配額還是較同期縮減了10%。諸多業內人士都對記者分析,全年配額情況還不容易判斷,但繼續“收緊”是大機率事件。

經過了2004年至2009年出口配額年遞減額不超過10%的溫和幅度,去年中國稀土監管政策驟然加緊。據商務部發布的數據,中國2010年全年的稀土出口配額總數僅為30258噸,相比2009年減少了近40%。公布的榜單上,企業最高配額也不過954噸。

不過,也有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勞苦功高”的生產商與“坐收漁利”的貿易商之間曠日持久的價格博弈有望在明、後年偃旗息鼓,未來出口資質將只對實體廠商開放。

2、狙擊“白菜價”
“但在這種分工體系下,生產企業也去搞流通,究竟是否有利於國際定價,還不好說。”有資深人士對生產企業的議價技巧表示憂慮。而這恐怕就會違背逐年收緊配額“袋子”的初衷。

稀土作為“現代工業的維生素”,中國雖曾以占全球30%左右的儲量,一度“敞開大門”供應了國際95%以上的市場需求,卻一直難以擺脫“賤賣”命運。中國稀土學會統計顯示,04年與89年相比,稀土企業數量增4倍,精礦產量增2倍,單一稀土氧化物產量增160倍,單一稀土金屬產量增120倍,釹鐵硼產量增141倍;而銷售收入只增加了16倍,利稅僅增10倍,出口創匯增加約3倍多。

近幾年中國堅持以“量減價升”組合策略“狙擊”國際市場上的“白菜價”,措施包括凍結新開採許可證、限制開採總量等,而流通環節最大力度的就是控制出口配額。

如此重拳,已收實效。生意社數據顯示,12月28日,國產氧化釹報價達到25萬-26萬元/噸,氧化鐠達到23萬-23.5萬元/噸。而1月6日氧化釹價格僅為12.2萬元-12萬元/噸,年內漲幅超過100%;氧化鐠此前統計為11.7萬元/噸到12.5萬元/噸,年內漲幅也有88%。

不過,中國科學院戰略問題諮詢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城雄認為,限制出口並不能提高中國稀土產業競爭力。“應該建立鼓勵技術創新的稅收制度,把徵收的部分稅收用以補貼稀土企業的研發。”他建議,對附加值較低的原始礦產和初級產品,可以徵收懲罰性資源稅和出口關稅。

成立的必要性

2010年年1-9月,世界各國稀土價格變化2010年年1-9月,世界各國稀土價格變化

2010年12月29日,中國商務部宣布,2011年首批稀土出口配額為14446噸,這又引起國際媒體的批評。路透社稱,這一數字比2010年第一批配額降低約11.4%;法新社稱,北京仍在加強對稀土的控制,關閉重污染廠家、削減海外出口配額,並提高稀土產品出口稅。對此,王彩鳳說,這是一種完全不顧事實、不公平的說法,幾十年來,中國向世界提供了價廉質優的稀土。她說:“在國際上,我們常常對外國的稀土同行說‘你們應該感謝中國才對,現在還反過來非難中國,實在是太不講道理了,這不利於國際稀土產業的長期發展’。”

中國近年來稀土出口配額的縮減,成為歐美日等國指責我國政策的藉口。今年6月,歐盟與美國聲稱將就中國限制出口稀土的問題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訴訟。而後,又有日本駐華大使召集美、英、德、法、韓等各主要國駐華大使對我國施壓。

一時間,中國的稀土行業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外交部、工信部和商務部的新聞發言人在不同場合頻頻應對國內外媒體關於稀土控制的發問。在今年9月舉辦的稀有金屬與稀土年會上,王彩鳳就被再次問到“中國是否禁止稀土出口”這一敏感話題,而當時她的身份是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巡視員。

“形勢所迫,外界的壓力逼著我們加快稀土協會的籌建速度,時間不等人啊。”參與協會籌備工作的人士對本報記者說,“如果有這樣的協會,政策就有了緩衝的餘地和空間,中國的政府部門和官員就不用完全暴露在外面,完全可以由協會出面。”
王彩鳳也曾表示,中國稀土生產能力與環境承受壓力嚴重不匹配,必須實施總量調控,促進中國稀土工業可持續發展和產業合理布局,而組建行業協會是執行此任務的最佳方法。
擬定的章程顯示,中國稀土協會將對內為企業提供生產指導、市場調研、行業管理、中介服務、貿易摩擦預警等,對外發揮聯繫企業與政府以及國內外市場之間的橋樑作用,能夠以組織的形式對稀土行業的重點問題施加更大影響,比如出口價格、出口配額等方面。

除了商務部明年可能將出口配額限制進行到底,明年稀土市場政策面的另一看點是國家一級行業協會即將誕生。日前,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原副巡視員王彩鳳公開表示,中國稀土工業協會將於明年“五一”前後掛牌成立,在規範行業發展、稀土產品定價等方面將起到對內整合、對外談判的作用。

剛剛退休的王彩鳳被市場認為將是“中稀協”理事會的首選。其工信部履歷可以顯示出“中稀協”國家一級協會、且歸口工信部主管的身份。而包鋼與五礦很可能輪流擔任協會理事長單位。有訊息稱,“中稀協”將由至少93家企業組成,比同屬有色金屬的銅、鋁、鉛、鋅等元素的行業協會高一級。

“中國嚴控稀土出口”最近成為西方頻繁炒作的話題。“美國之音”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日前首次披露了有色金屬行業“十二五”規劃草案,規定未來5年,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將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為主,充分利用境外礦產資源,注重國內開發,嚴格控制冶煉產能的盲目擴張。報導稱,中國稀土資源過去向很多國家出口,美國與歐盟已經向世貿組織提出申訴,要求中國取消稀有金屬的出口限制。利夫頓說,西方國家關注中國政府的出口限制,還因為綠色產業離不開稀有金屬。中國限制稀有金屬出口,將直接影響歐美綠色產業的發展。

相關看法

中國國內的稀土礦山中國國內的稀土礦山

混亂局面有望好轉
據了解,中國稀土協會志在改變行業分地區、企業集團各自為戰的散亂局面,將大小稀土企業組織起來,用一個“聲音”說話。
其職能分為內外兩類,對內為企業提供生產指導、市場調研、行業管理、中介服務、貿易摩擦預警、促進企業兼併重組等;對外成為聯繫企業與政府的橋樑。在國內外市場上,還會為出口價格、出口配額等提供政策參考。另外,企業在國外發生貿易摩擦時,這個協會還能幫助企業談判。
2010年以來,每當中外因稀土發生糾紛時,國際輿論都會將矛頭指向中國政府,由於沒有行業協會的緩衝,中國政府屢屢被扣上干預市場經濟、違反世貿規則的帽子。這一局面有望在中國稀土協會成立後得到改觀,該協會將代表中國稀土行業與國外企業協商談判。
包頭稀土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助理安四虎認為,中國稀土協會不僅能代表中國稀土企業界在國際貿易中發聲,還能代替政府做很多事,“在處理配額問題上,行業協會能出面交涉,不至於把我們的政府直接推到前台。”
四川漢鑫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娜對記者表示,由於全國性行業協會的缺失,沒有統一的市場協調機制,各省在同類產品市場上的內耗也使得行業利益受損,“如四川就與內蒙古在輕稀土領域存在惡性競爭,最終使整個行業利益受損,尤其是面對外商的時候,給了對方可乘之機。”
“國家政策要直接傳達到一個一個的中小企業,沒有組織和動員,也沒有一個緩衝,地方企業很難落實政策。”身為企業家的魏娜同時也是四川稀土行業協會常務理事長,對於行業協會的好處,她表示深有體會,“企業的自律性比較差,尤其是在限產、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如果沒有一個行業組織去幫助約束,會出現混亂局面。”

評論

謹慎樂觀
雖然中國稀土協會的內外職能會給中國稀土行業帶來新的希望,但很多業內人士對於中國稀土協會即將發揮的作用保持謹慎樂觀。
如今,稀土行業已經形成了各部共管的格局,即國家發改委制定巨觀政策、國土資源部主管採礦指標、工信部主管生產總量指標、商務部主管出口配額的機制,另外還有海關、財政部等相關部委參與管理。
但由於涉及稀土管理的多個部委各司其職,又缺乏一定的協調,業內稱之為“九龍治水”。不過2010年年初,由工信部牽頭,國土資源部、商務部、海關、財政部等相關各方已經建立了“稀有金屬部際協調機制”,各部門的稀土政策有了協調的平台,政策出台趨於一致。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稀土協會是工信部主管下的民間組織,對其會員企業具有一定的組織和約束作用,但對整個行業的政策走向並無決定權。而且,其對“九龍治水”的管理格局也難以干涉。
南京稀土套用研究會副理事長王仲山認為,在行業組織建設的同時,還應該進一步集中管理部門的職能,徹底改變多頭管理的局面。不過,工信部相關人士對此並不看好,他對記者表示,雖然“稀有金屬部際協調機制”被稱為是“吵架平台”,“但至少最後出來的政策檔案是一致的,沒有再出現以前那種檔案、指標打架的現象。”

但要指望成立一個超越,甚至是凌駕於各部委之上的稀土管理機構或機制改變現實不太可能,“即便是現在,部際協調機制也是覆蓋整個稀有金屬領域,並非為稀土專設,稀土重要,但畢竟是一個小行業。”上述工信部相關人士說。

相關新聞

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巡視員王彩鳳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巡視員王彩鳳說:“在國際上,我們常常對外國的稀土同行說‘你們應該感謝中國才對,現在還反過來非難中國,實在是太不講道理了,這不利於國際稀土產業的長期發展’。”

中國上調關稅規範稀土出口
財政部於2010年12月14日發布公告顯示,為規範稀土出口,將提高個別稀土產品的出口關稅,但公告未公布哪些稀土品種出口關稅將進行上調以及上調幅度,並且採用“個別產品”一詞來表明規範力度頗小。
行業人士早就呼籲,中國稀土雖然儲量產量、出口都位居第一,但這並不表明中國稀土“用之不竭”,要通過調整稀土出口關稅,來體現不同品種的稀缺程度。
財政部公布,2011年,我國還將繼續以暫定稅率的形式對煤炭、原油、化肥、有色金屬等“兩高一資”(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徵收出口關稅。進口方面,2011年,我國將對600多種資源性、基礎原材料和關鍵零部件產品實施較低的年度進口暫定稅率。其中,首次實施年度進口暫定稅率的包括丙烷、丁烷等資源性商品。
今年以來,我國稀土出口一度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今年7月,中國宣布將下半年稀土出口配額進行削減,招致日本、美國和歐盟等企業和政府的抱怨。針對此事,商務部副部長陳健回應表示,2011年稀土出口配額不會大幅下降,中國將繼續實行稀土出口配額制度。
事實上,業內專家表示,中國稀土固然有一定的存量優勢,但每年已經“負責任”地為全球貢獻了90%以上的份額。華泰聯合研究員葉洮甚至表示,隨著中國未來對稀土的新增需求極大,在未來某個時間,不排除中國將開始轉為進口稀土資源。
美日歐結盟逼中國擴大稀土出口
由於中國稀土出口不能滿足日歐美等地的“胃口”,上述地區在稀土領域開始尋求“別樣的合作”。據媒體公開報導,日前,歐盟歐洲委員會企業和工業總司長鄒海克(HeinzZourek)在日本訪問時表示,歐盟願與日本就稀土新技術開發、稀土調配的國際交涉採取步調一致。
鄒海克點名指責中國“應該內外無區別地繼續維持稀土穩定供給。”他同時強調,“歐盟為尋求稀土危機的事態改善,會不惜將向世貿組織(WTO)提起訴訟納入考慮的視野。而日本屬於利益攸關方,日歐應並肩作戰。”
除歐盟外,在“開口”向中國尋求稀土出口的行動上,美國也成為其中一股力量。而據境外媒體公開報導,15日美國政府公布了“重要資源戰略”,提出與日本及歐洲各國緊密合作,以確保電動汽車及戰略武器等必不可少的稀土資源供應穩定。目前,美國90%以上的稀土進口均來自於中國。
事實上,早在10月份,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便曾在駐華大使館召集美、英、德、法、韓等各主要國駐華大使,要求中國緩和對稀土元素的出口限制。業內人士表示,部分已開發國家為了自身利益既暗暗地雪藏資源,同時又要求中國滿足它們的“大胃”,這在對待稀土資源的態度上“驚人的一致”。
近期日本《朝日新聞》報導稱,中國即便開足馬力生產稀土,也遠遠達不到世界範圍內稀土供給不足的狀況,預計2011年僅日本面臨的需求缺口就將達到7000噸至8000噸。
稀土聯盟“施壓”難有實質影響
事實上,國際市場與中國就稀土出口問題上的博弈從未停止過,而稀土對外依存嚴重的日本更是動作不斷。此前日本政府就專門提出了“稀土綜合對策”,明確提出要與別的國家合作開發新的礦藏等等。目前,日本正與越南、蒙古等國積極協調。
而歐美各國也對此保持了“高度關注”,11月30日《華爾街日報》以《澳大利亞希望成為日本穩定的稀土供應國》為題大篇幅報導了日本與澳大利亞簽署稀土購買協定的訊息,意在探問稀土供應市場結構改變的可能。
“其實這一次的事情也就與此前同出一轍,是在擺姿態,對中國施壓。”一位不願具名的國內稀土行業分析人士認為,“首先,歐美不可能大量出口稀土到日本,畢竟儲量有限,又要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行動一致’的口頭表示,也只是意在施壓,不會有任何實質影響。”
確實,根據日澳雙方簽訂的協定,Lynas一期項目計畫於2011年第三季度投產,初期產能為11000噸/年稀土氧化物。二期工程有望在2012年達產,使產能再度擴大至22000噸。而中國國僅2009年的稀土氧化物產量接近13萬噸,今年的氧化物出口配額則為3萬噸。多家稀土開採及深加工企業均表示不會形成壓力。

“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還是著眼於稀土產業做大做強,牢牢掌握定價權。”分析人士表示,“我國從2005年開始整治小礦的行動非常成功,海關等部門對出口的把關也日益嚴格,有效地保證了我國稀土產業的定價能力,下一步還會進一步加強控制。”
中國朝稀土深加工“轉身”
中國是全球稀土最大的資源國和產量國,資源探明儲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但貿易量卻占全球貿易量的90%以上。而在中國為世界提供“源源不斷”的供應下,美日等發達國家卻開始了“收縮”的局面。
精明的日本人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出台稀有礦產戰略儲備制度,儲備對象包括、鉻、稀土等10種稀有金屬。1985年,日本著手建設占地面積達幾萬平方米的國家儲備倉庫。坊間傳言目前日本存量夠用20年以上。
美國一份統計報告顯示,2009年中國稀土產量占世界產量的97%。而美國的稀土儲量占世界13%,而去年的產量為零;俄羅斯儲量占世界19%,去年的產量僅能滿足國內企業的需求。
11月10日,商務部發布《關於2011年稀土出口配額申報條件和申報程式的公告》中提出“提高企業經營集中度,減少出口企業數量”,“為進一步規範稀土出口,國家將對稀土出口企業實行嚴格監管”等提法已經明確提出。
包鋼稀土總經理張忠表示,目前國家正在做很多稀土方面的工作,包括如何提高產業集中度,如何引導企業發展,保護資源和環境。根據有關數據,預計到2015年,國內稀土分離加工企業將由100多家減少到20家,稀土深加工技術有望得到較快發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