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禮儀文化

中國禮儀文化

《中國禮儀文化》主要內容簡介:溯禮儀之邦精神源流,看世間風俗千姿百態,品一番獨特滋昧;游中華文化最初聖殿,贊禮儀文化俊美丰姿,落幾聲衷心感嘆;尋文明古國禮儀精髓,嘆人情世態冷暖變幻,掩幾段傷懷心事;賞各族禮儀風情迥異,感中華大地人傑地靈,述華夏兒女情懷。 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在五千年的歷史演變過程中,不僅形成了一套宏大的禮儀思想和禮儀規範,而且其精髓深入人心,形成了完整的倫理道德、生活行為規範,進而內化為中華民族的自覺意識並貫穿於心理與行為活動之中。這個完整的倫理道德、生活行為規範就構成了一種文化,即禮儀文化。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禮儀文化》主要內容簡介:溯禮儀之邦精神源流,看世間風俗千姿百態,品一番獨特滋昧;游中華文化最初聖殿,贊禮儀文化俊美丰姿,落幾聲衷心感嘆;尋文明古國禮儀精髓,嘆人情世態冷暖變幻,掩幾段傷懷心事;賞各族禮儀風情迥異,感中華大地人傑地靈,述華夏兒女情懷。

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在五千年的歷史演變過程中,不僅形成了一套宏大的禮儀思想和禮儀規範,而且其精髓深入人心,形成了完整的倫理道德、生活行為規範,進而內化為中華民族的自覺意識並貫穿於心理與行為活動之中。這個完整的倫理道德、生活行為規範就構成了一種文化,即禮儀文化。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禮儀概述

第一節 追尋禮儀

一、什麼是禮儀

二、禮儀的起源

三、禮儀的演變

四、我國各時期的禮儀

第二節 禮儀的分類

一、古代禮儀

二、現代禮儀

第三節 禮儀的特徵

一、規範性

二、差異性

三、傳承性

四、發展性

五、等級性

六、認同性

七、文明性

八、自律性

第四節 禮儀的社會功能

一、溝通的功能

二、協調的功能

三、維護的功能

四、教育的功能

第五節 禮貌、禮節及與禮儀的關係

一、禮貌

二、禮節

三、禮儀與禮貌、禮節的關係

第六節 禮儀與修養

一、思想品德修養

二、文化藝術修養

第二章 中國禮儀發展史

第一節 商代時期

第二節 周代時期

第三節 漢代時期

第四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

一、耕籍(借)禮

二、成年禮

三、儺儀

四、身份內婚制

五、喪葬禮俗

第五節 隋唐時期

第六節 宋代時期

第七節 遼金時期

第八節 元代時期

第九節 明代時期

一、婚禮

二、喪禮

三、冠禮

四、壽禮

五、社交禮儀

第十節 清代時期

一、跪拜禮儀

二、服飾禮節

三、皇宮禮儀

第三章 中國宮廷禮儀

第一節 宮廷禮儀概述

第二節 皇家祭祀

一、祭天大典

二、祭地大典

三、宗廟祭祀

四、封禪儀式

五、其他重要祭祀

第三節 帝王典禮

一、登基大典

二、冊封太子大典

三、皇帝婚儀

四、皇帝生日慶

五、上尊號和徽號儀

六、皇家節日典禮

七、皇家禮儀名詞

第四節 宮廷政治禮儀

一、朝會禮儀

二、燕見國君

第五節 明清宮廷的生活禮儀

一、皇帝起居

二、喜得龍子

三、宮廷沐浴

四、謚冊禮儀

五、內急禮儀

六、板著禮儀

七、皇帝對岳母之禮

第六節 君臣父子之儀

第七節 明清服飾之禮

一、明代皇帝服飾

二、明代後宮服飾

三、清代皇帝服飾

四、清代後宮服飾

第八節 御膳禮儀

一、吃

二、喝

三、製作

第四章 婚慶禮儀

第一節 婚慶禮儀概述

第二節 古代婚禮

一、古代特色婚姻制度

二、三書六禮

三、古代婚禮儀式

四、成婚的個人禮節

五、古代婚俗

第三節 歷代婚禮

一、先秦時期

二、秦漢時期

三、唐代時期

四、宋代時期

五、元代時期

六、明代時期

七、清代時期

第四節 中國婚禮服的發展

第五節 中國近代婚禮

第六節 現代婚慶禮儀

一、訂婚

二、結婚登記

三、現代婚禮的變遷

四、多樣化的現代婚禮

五、婚禮致詞

六、結婚周年紀念

七、離婚禮儀

第七節 鬧洞房禮儀

第五章 個人禮儀

第一節 個人禮儀概述

一、概念與特徵

二、個人禮儀的意義

三、個人禮儀的培養與形成

第二節 古代個人禮儀

一、冠禮

二、笄禮

三、坐立行走

四、古代衣著與服飾

五、古代儀容禮儀

六、誕生禮儀習俗

第三節 古代個人禮儀常識

一、古代的姓氏名號

二、古代對年齡的描述

三、古代禮貌用語

第四節 近代個人禮儀

一、剪辮

二、男女平等

三、男女服飾

第五節 現代個人禮儀

一、儀態禮儀

二、說話禮儀

三、個人衛生

四、見面禮儀

第六章 社交禮儀

第一節 社交禮儀概述

一、簡介

二、特徵

三、社交禮儀的原則

四、社交禮儀的種類及作用

第二節 稱謂禮儀

一、稱謂禮儀概述

二、稱謂禮儀的種類

三、古代常見的敬辭

第三節 常見的古代社交禮儀

一、行禮方式

二、相見禮儀

三、拜賀慶弔

四、宴請禮儀

五、鄉飲酒禮

六、燕禮

第四節 書信禮儀

一、書信簡介

二、書信別稱

三、書信傳遞

四、書寫禮儀

第五節 近現代社交

一、稱呼

二、介紹

三、社交名片

四、常見禮節

五、邀請信

六、社交進餐禮儀

七、告別禮儀

八、送客禮儀

九、避免不雅儀態

第七章 喪葬禮儀

第一節 殯葬起源

第二節 殯葬禮儀演變

第三節 傳統喪葬禮儀

一、停屍

二、初死

三、報喪

四、弔唁

五、入殮

六、喪服

七、擇日

八、哭喪

九、做“七”

十、下葬

第四節 葬後習俗

一、葬後祭祀

二、守孝習俗

三、清明祭掃

第五節 現代殯葬概況

一、殯葬改革

二、設施建設

三、殯葬管理

第六節 現代殯葬儀式

一、報喪條與訃告

二、送至殯儀館

三、殯儀館事宜

四、靈堂的布置

五、訃聞的刊發

六、收禮與簽名處

七、死者裝容

八、出殯儀式

第八章 部分少數民族禮儀文化

第一節 阿昌族

第二節 白族

第三節 保全族

第四節 布朗族

第五節 布依族

第六節 朝鮮族

第七節 達斡爾族

第八節 傣族

第九節 德昂族

第十節 東鄉族

第十一節 侗族

第十二節 獨龍族

第十三節 鄂倫春族

第十四節 俄羅斯族

第十五節 鄂溫克族

第十六節 高山族

第十七節 哈尼族

第十八節 哈薩克族

第十九節 赫哲族

第二十節 基諾族

第二十一節 京族

第二十二節 景頗族

第二十三節 柯爾克孜族

第二十四節 拉祜族

第二十五節 黎族

第二十六節 傈僳族

第二十七節 珞巴族

第二十八節 滿族

第二十九節 毛南族

第三十節 門巴族

第三十一節 蒙古族

第三十二節 苗族

第三十三節 仫佬族

第三十四節 納西族

第三十五節 怒族

第三十六節 普米族

第三十七節 羌族

第三十八節 撒拉族

第三十九節 畲(she)族

第四十節 水族

第四十一節 塔吉克族

第四十二節 塔塔爾族

第四十三節 土族

第四十四節 土家族

第四十五節 佤族

第四十六節 烏孜別克族

第四十七節 錫伯族

第四十八節 瑤族

第四十九節 彝族

第五十節 仡佬族

第五十一節 裕固族

第五十二節 壯族

……

內容簡介

《中國禮儀文化》封面《中國禮儀文化》封面

禮儀文化對整箇中國社會歷史的影響深遠廣泛,中國古代社會因此而成為禮制的社會,成為“禮儀之幫”。所以,探討中國古代社會的制度、文化、社會生活,必須研究禮儀文化。相信本書的出版,對我們比較系統的了解古代禮儀文化,探討這些東方禮儀文化產生的歷史原因和理論元點,都會有一些有益的啟示或幫助。

中國禮儀文化特色

說到尊老,這是中國禮儀文化的特色,中國古代禮儀文獻中有大量關於壽命意義和老年價值的論述,更有許多尊老敬老的禮儀事跡記載。而在類書文獻中,更有專集專部用於老年問題。如唐代的《藝文類聚》、宋代《太平御覽》、清代的《古今圖書集成》等,其中都設有老年問題專部。

沒有哪種禮儀文化像中國禮儀文化中有這樣許多有關“老”的名稱,六十為“譽"、七十稱“筆",八十叫“鼓",九十稱“黃考",百歲叫“期頤”。而“期頤”,據專家解釋,“期”是“要”,“頤”就是“養”。意思是,人到了百歲,身體衰弱,能力減退,需要後人“盡養之道”。其它如“古稀”,“花甲”,也都是對老年的一種名指。語言文字中大量豐富的老年指稱概念,反映了我們中華禮儀文化對“老”的重視。

文摘

一、登基大典

登基也稱登極、即位,指獲得或繼承最高統治權力。古代天子在建國或繼承王位時,通常都要舉行十分莊嚴隆重的禮儀,用以表明其權力是本於天地祖宗之命,顯示君主至高無上的尊嚴和威儀,這就是所謂的登基大典。俗語曰:“事莫大於正位,禮莫盛於改元。”縱觀我國各個歷史時期的登基禮儀,雖然儀式不盡相同,但是有一點卻是相同的,那就是登基大典越發展越隆重了。我國歷史文獻中關於皇帝登基最早的記載就是周成王死後,康王告殯宮而即位的典禮。說到即位就不得不介紹一下“紀元”。“紀元”,即紀一君之始終,新君改元,自有肇興代終之義,第一年稱為元年。我國歷史上有可靠紀元記載的是西周共和元年,即相當於公元前841年。

秦王贏政滅六國,統一天下,自認為功過三皇五帝,只有更名號才可以稱成功,以傳後世。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日皇帝,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但是,秦始皇即位的具體儀式卻不見記載。經秦短暫的統一後,在公元前202年,也就是西漢初年,劉邦滅項羽,諸侯將相們擁立劉邦為皇帝,其在汜水之陽建即位壇,即皇帝之位,其禮儀也不見相關記載,實屬遺憾,但據專家判斷當時應該有祭告天地等儀式。據記載,劉邦因為不喜儒學,所以認為儒家禮經中的禮儀無足輕重,後來直到一個名叫叔孫通的親臣幫他制定了一套朝儀後,他才終於體會到當天子的尊貴。可見在此以前,君臣之間的行為還少有約束,相當隨便。

後來,到了光武帝即位時,登基大典才有一些儀式的記載,如建壇場,燔燎告天,湮於六宗(水、火、雷、風、山、澤),望於群神,祝辭而祭,改建元為建武,大赦天下,即位告天禮,是天地合祭的。此後,開國之君多舉行燔燎告天之禮,如三國時期的劉備、晉武帝司馬炎、宋武帝劉裕等。

據《明史•禮志》記載:“漢高帝即位汜水之陽,其時綿蕞之禮未備。魏晉以降,多以受禪改號。元世祖履尊既久,一統後,但舉朝賀。”可見明代以前歷代帝王登基尚無儀式可談,甚至也沒有禮儀規定。經過幾代的發展,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在歷史上首次制定皇帝登極儀式後,才發展到比較完美的階段。

明太祖登基儀式如下:即位之日,先告祀天地,在南郊設壇。在此宣告即位。由丞相率百官及都城子民,三呼萬歲。儀仗和侍從一同前往太廟,祭告祖宗,然後祭祀社稷。還宮後,穿上兗服旒冕,在奉天殿舉行登極典禮,接受百官的朝賀。儀司已先將表案放在丹墀內道的西北部,並設定好丞相等主要官員的拜位,一排排地面朝北方。表案西部是捧表官、展表官和宣表官的位置,面朝東。表案南側是糾儀御史,東西相對站立。御陛的東、西各立一位宿衛鎮撫,各帶十二名護衛百戶。在文武官的拜位北部是兩位知班,東西相向。知班之北,西邊是通贊官、東邊是贊禮官,還有“引文武班”四人稍後東西相向而立。引文武班再南是引殿前班二人,再北則是兩位舉表案官。西陛下是舉殿上表案官二人,丹陛上設殿前班指揮司官三人,面對而站的是三位宣徽院官。儀鶯司官在殿中門的左右,護衛千戶共八名在殿東門、西門。四位鳴鞭官在殿前班之南;六名將軍在殿門左右,陛上的四個角落則站著四名天武將軍。殿上,由尚寶司人員將寶案放在正中,表案在寶案之南,殿上有文武侍從若干。左邊是起居注官、給事中、殿中侍御史、尚寶卿;右邊是幾名武懸刀指揮。文侍從之南是受表官,受表官旁站著兩名內贊。寶座前有一幕簾,由兩位掀簾將軍把守。拱衛司將儀仗陳列開,布置若干甲士在午門,舉旗持旌,極為壯觀。皇帝專用的五輅車在奉天門前停候。首先進入奉天殿的是兩位舉表案的侍儀舍人,此時大鼓第一次擂響,百官穿著朝服集合於午門外廣場上。其後進人大殿的是通贊官、贊禮官、宿衛官和一批侍衛和尚寶卿及其侍從。三次擊鼓後,丞相率朝廷大員進殿,皇帝在一片鼓樂聲中兗服旒冕,走向寶座就坐。音樂停止後,將軍掀開垂簾,尚寶卿將大寶放在寶案上,此時鳴鞭炮,引導人員分別帶文武百官人殿,在各自的拜位前站定。音樂開始演奏,然後由知班宣布入殿百官的班次,由贊禮官贊拜,樂聲大作,百官向皇帝四拜,平身,樂停。捧表官由西殿門進來,內贊官喊道:“進表!”捧表官跪捧呈上,受表官也跪接,放在表案上。內贊官又喊:“宣表!”宣表官上前,持笛跪下,由展表官持笛跪下打開表,宣表官宣表完畢,待展表官把表放回案後,一同退下,然後俯伏叩頭,平身,走出殿西門。贊禮官喊:“拜”,音樂又作,百官四拜,樂止。然後全體向皇帝三鞠躬,拱手加額,三呼萬歲,出笏俯伏,再隨音樂四拜。賀禮到此完畢。然後皇帝遣官冊拜皇后,冊立皇太子,並以即位詔告天下,建元“洪武”。

當然,並不是所有皇帝的登基儀式都有如此隆重的排場。一般而言,開國之君都有大的場面,而對那些繼承皇位的皇帝來說,即位之日都是先皇新喪之期,因此儀式是很簡單平靜的,並不像某些電影或電視劇里表現得那么隆重。

清代的登基大典以皇太極為典型。他在老家盛京(今瀋陽)登基時,一把金漆椅,一個金漆凳,四個拂塵,當差的戴銅頂黑絨帽,穿綠色衣服,扎黃色腰帶;一個金痰盂,一把金壺,一個金水瓶,一個金盒,兩個金香爐,兩個香盒,持傢伙的夏戴涼帽,穿綠色衣服,罩青色補褂,扎黃色腰帶,冬天則戴貂皮帽子;一把曲柄蓋,四把直柄蓋,兩把大扇子,四個符節,六支黑杖,四支紅杖,拿這些物件的人戴插著黃色羽翎的銅頂黑絨帽,綠衣黃帶;六把大刀,六支長戟,十面纛(dao),十面旗,文馬(配馬具)十匹,當差的夏戴涼帽和披肩,冬穿“虎皮褂”。另有鑼鼓笙笛等一大堆樂器,樂隊隊員戴插著黃色羽翎的銅頂黑絨帽,穿綠衣黃褂,扎紅腰帶。後來其兒子沿襲了這套做法。

清朝在中原站穩腳跟後,吸取了前朝的經驗,又保持了滿族的風俗習慣,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典禮、儀仗規制,並逐步趨於規範,如下:

皇帝鹵簿(儀仗)大致分為四種:大駕鹵簿、法駕鹵簿、鑾駕鹵簿和騎駕鹵簿。各由若干人員及器物、馬匹等組成。大駕鹵簿最排場、最壯觀。從人數上看,多時可達三千人左右;中等規模儀仗,一千五百人左右;小打小鬧,也在二三百至五百人之間。皇后鹵簿稱"儀駕",皇貴妃、貴妃的稱“儀仗”,妃嬪的稱“采杖”。

清代還有掌管鹵簿(儀仗)的專門機構,叫作“鑾儀衛”。鑾儀衛內設:左所(管輦、輅等)、右所(管刀槍、傘蓋等)、中所(管旗、節、麾、幡等)、前所(管拂、盒、扇、壚等)、後所(管瓜、錘等)、象所(管象、馬等)、旗手衛(管鼓、號、角等)。

按照禮部確定的典禮規格、形式,太常寺準備樂譜、樂器,組織樂隊。

此外,音樂在登基中也有特別的要求。清康熙皇帝玄燁博學多才,在音律方面也頗有造詣。他積極倡導滿族吸取中華大文化的精華。在音樂方面,把古代傳統雅樂與滿族民族音樂結合起來,制訂出了具有清代特色的宮廷樂章。

乾隆皇帝弘曆的音樂細胞也比較發達,對音律頗有研究。乾隆七年,“御製樂章”,使宮廷典禮、祭祀樂章趨於成熟和規範。大朝時,設在太和殿前的中和韶樂,有編鐘、編磬、琴、瑟、簫、笙、笛、塤、鼓等六十多種樂器。設在太和門內的丹陛大樂,也有笙、管、鼓、鑼數十樣。

編鐘這種古代樂器,迄今中國已經出土了一百八十多套,九百二十多件。各個朝代的形制、枚數、大小都不一樣。

石頭或玉制的編磬,一套大多有十六枚。乾隆年間製作的編磬,各枚大小厚薄不等。

禮部官員把王公大臣獻的賀表陳列在太和殿東側的寶案上,把各省官員上的賀表置於午門外的龍亭之內。

序言

禮儀文化對整箇中國社會歷史的影響深遠而廣泛,中國古代社會也因此成為禮制的社會,被稱為“禮儀之邦”,享譽海外。相傳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際,周公制禮作樂,後經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禮樂文明成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漢以後,《儀禮》、《周禮》、《禮記》不僅成為古代文人必讀的經典,而且成為歷代王朝制禮的基礎。所以,要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就必須了解中國禮儀文化。

我國禮儀文化源遠流長。在人類發展的初期,當人們對火山、地震、電閃雷鳴等自然現象無法解釋時,就認為(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想像)這是因為天地間存在一種神奇的力量,即鬼神的存在。在那個愚昧無知的年代裡,人們出於對神的敬仰和對鬼的懼怕,就用物品來祭拜,而祭拜自然要講究各種儀式,由此禮開始萌芽了,如北京的“天壇”、“地壇”就是古代國君用來祭天祭地的建築。

中國古代禮儀形成於“三皇五帝”時代。據記載,在堯舜時期,“五禮”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講的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和嘉禮等一套較為完整的禮儀制度,已經形成。唐堯、虞舜、夏禹他們本身都是講究禮儀的典範,在《二十四孝圖說》中有一篇《大舜耕田》,講的就是舜躬耕歷山、任勞任怨,供養父親、繼母和同父異母之弟的故事。

古代禮儀制度在堯舜禹時期初步形成的基礎之上,後又經過夏、商、周三個奴隸制社會共1000餘年的發展而日趨完善。在周朝時期,代表人物周公旦,即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制禮作樂。所謂制禮作樂,是指周公整個執政期間在有關各種典章制度及文化教育諸方面的建樹。例如,他在朝廷設定禮官,專門掌管天下禮儀,把我國古代禮儀制度推向了更為完備的階段。《左傳》記載“先君周公制周禮”,說明周公的制禮工作在歷史上很有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