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酵研究所

中國發酵研究所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所始建於一九五五年,是我國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食品研究與開發領域的大型科技型企業,是食品生物、食品加工工程人才濟濟、裝備配套的技術研發基地。從事以農副產品為原料,加工成新型食品生物技術產品的工程技術研究開發,食品工業清潔生產工程技術的研究開發,工業廢料的綜合利用研究開發,食品營養、食品安全性及國家食品、食品生物技術產品標準研究制訂,並有國家級的中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全國食品發酵標準化中心、全國食品發酵工業科技情報信息中心、全國食用菌研究開發中心等五個中心。其中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是國家唯一的工業微生物資源保藏機構,下設8個分站,遍布全國,在80年代初就加入了世界菌種保藏聯合會。

概述

``
全稱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所是中國輕工總會直屬科研單位,成立於1955年,是國內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食品工業和發酵工業科研機構。所址在北京朝陽區霄雲路32號,占地25畝,現有職工約3000餘人,其中高級科研人員84人,中級科研人員94人,本所設有食品研究一、二部,發酵研究一、二部,質量檢測部,科技信息部,技術開發部和中間試驗工廠等部門,掛靠單位有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全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全國食品發酵標準化中心全國食品與發酵工業信息中心,以及輕工總會食用菌研究開發中心,本所作為食品發酵工程試驗基地,擁有相當規模中試裝置,如啤酒、豆奶、冰淇淋、擠壓膨化食品,軟飲料以及生產酶製劑、有機酸這類的工業發酵產品的中試線。
根據1984年中國政府和聯合國科技發展資金系統所簽訂的合作項目,以本所為基礎於1988年建成了廣泛的聯繫和合作。 機構設定建所45年來,共取得國家和部級重大科研成果306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和發明獎56項,部科技進步獎120項,獲國家專利10項。從50年代開始,就開展國際科研合作,而且長期以來與十幾個國家保持密切聯繫,開展的國際合作項目,有中日、中德、中希的食品營養和食品安全的雙邊合作研究。

組織機構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所現有在職職工207人,高級職稱以上人員102人,教授36人,是一級學科---輕工技術與工程專業,發酵工程;一級學科--食品科學工程專業:食品科學的碩士培養點。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所圖書館現有藏書8萬餘冊,科技文獻300種,其中外文期刊150多種。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所負責編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食品與發酵工業》,向國內外發行。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所根據國家技術創新總體思路和行業、市場需求,做好食品生物、食品加工工程技術的前沿科學、新技術、新產品研究開發,加快高新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改造,以行業技術創新基地帶動食品工業高科技產業化。

研究領域

主要研究領域
罐頭食品
啤酒、葡萄酒、黃酒、白酒等飲料酒
果蔬加工
高果糖漿
果汁和軟飲料,植物蛋白飲料
有機酸
新型甜味劑
大豆蛋白
酵母
兒童食品
方便食品
擠壓膨化食品、老年食品、功能性食品
包裝材料及檢測
食品檢測方法及相關儀器和設備

主要任務

研究開發食品工業和發酵工業的新資源、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新產品。
制訂食品和發酵製品的國家及行業標準,並負責國家的食品質量監督。
選育、收集、鑑定、保藏國內外食品和發酵工業用的微生物
收集國內外有關科技資料,發行刊物,提供信息,促進技術交流。
通過招收研究生,舉辦培訓班,宣貫會等為食品和發酵工業培訓人才。

國際合作

1984-1988年接受了聯合國科技發展資金系統的援助,於1988年建成了北京國家食品技術質量檢測研究發展中心
86年與加拿大國際穀物學院進行了啤酒大麥學術交流。
86年與西德合作編輯出版了《歐洲食品生產技術》刊物。
90年與法國德普雷種子公司簽訂了合作協定,共同進行了啤酒大麥優良品種的研究。
香港中文大學生物系主任張樹庭教授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聘請其為我所高級科學顧問,長期進行食用菌技術交流。
與美國菌種保藏中心(ATCC)建立了業務聯繫。
成為國際標準化組織(ISO)TC34、TC52國內技術歸口單位。
與美國羅傑斯大學開展了人才培訓合作,先後有五位同志在該校進修或攻讀學位。
與美國國際大豆蛋白組織簽定了合作協定。

主要科技成果獲獎情況

11

建所四十年來,我所完成重要科研項目400餘項,其中56項獲國家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120項獲輕工業部科技進步獎,10項獲國家專利。大部分科研成果已投入生產,為我國食品工業和發酵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簡稱NCFQST)是具有相對獨立建制和法定檢驗地位的檢驗單位,掛靠在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所。1989年4月,通過了由國家技術監督局組織的審核認可,認可的檢驗產品範圍是白酒、啤酒等發酵類產品和罐頭、飲料、食品添加劑等食品類產品。
中心擁有較完備的現代化儀器40多台件及較為雄厚的技術力量。
近年來,NCFQST多次承擔了由國家技術監督局下達的食品和發酵產品的質量監督的抽查檢驗。完成了有關部門組織的評優,生產許可證的委託檢驗和申請認證企業的產品檢驗任務。NCFQST還以確切的檢驗結果發揮了仲裁作用,特別是名白酒的真偽簽別的結果有力地配合了打擊假冒偽劣產品活動,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1994年6月,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實驗室通過了國家技術監督局的審核認可。

全國食品與發酵工業信息中心

承擔本行業國內外信息收集和交流的任務,編輯出版《食品與發酵工業》雙月刊。《啤酒工業快報》,還編印本行業各種專題科技資料,為生產和科研服務,並接受外文資料翻譯任務。

全國食品發酵標準化中心

由國家技術監督局委託原輕工業部組建,成立於1977年,掛靠中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所。
中心是全國唯一的食品和發酵產品標準化的技術歸口單位,十多年業,先後制訂和修訂近千項,開辦各類標準化宣傳貫徹班58期,所制定的標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獲國家技術監督局科技進步獎10項,獲輕工業部科技進步獎20項。

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工業微生物中心

是本所的掛靠單位,現有菌種1600餘株,其任務是工業微生物菌種的收集、保養、供應、菌種鑑定,以及優良菌種的選育等。本中心對全國8個分站的工作起著組織和協調作用,如計畫制訂、經驗交流,人員培訓和鑑定方法的統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