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傳奇

《中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是2010年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蘇同炳。

簡介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傳奇。她是唯一正式登基的女皇帝,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她的美貌、品性、智慧、狡詐和領導藝術、領袖魅力、卓越的洞見力,以及奢華糜爛的宮廷生活都為後世百姓和文人津津樂道,千百年來一直從無休止對於武則天,從唐代開始,歷來有各種不同的評價,角度也各不相同。最早評價武則天的是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他在起草著名的《討武氏檄》,即《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中說:“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

毛澤東為何如此推重武則天

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穢亂春宮。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後房之嬖。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踐元後於翬翟,陷吾君於聚麀。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辟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猶復包藏禍心,窺竊神器。君之愛子,幽之於別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句句如劍,字字見血,這無疑是一篇嚴厲批判武則天的文章,言辭激烈,無可復加;討伐之聲,驚心動魄。
在這以後的一段時期,由於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孫,並且儒家正統觀念還沒有占據統治地位,所以當時對武則

天的評價相對比較積極,比較正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到了兩宋時期,北宋的司馬光所編撰的《資治通》,對武則天進行了無情的批判。到了南宋期間,朱程理學在當時朝野上下的思想觀念上占據了主導地位,重男輕女的輿論甚囂塵上,這無疑決定了對武則天的負面評價。而明末清初的時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評價武則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惟不可否認的是,武則天對歷史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歷史發展

到今天,人們的認識水平早巳達到了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程度。“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書既不可盡信,民間的傳謠自然更有理由不可盡信了。也就是說,世人之於武則天荒淫無度的評斷,或許是有失歷史的本來面目。晚年的毛澤東,讀史是他主要的興趣之一,就是在他逝世前的1975年,同身邊的工作人員一起時,還從評論《資治通鑑》開始,說到司馬光、秦始皇、劉邦,最後將話題定格到武則天的身上。毛澤東就如何讀書的問題說:“讀書,一要讀,二要懷疑,三是提出反對的意見。不讀不行,不讀你不知道呀。凡人都是學而知之,誰也不是生而知之啊。但光讀不行,讀了書而不敢懷疑,不敢提出不同看法,這本書還是白讀了。”毛澤東說:“不要認為書上篇篇是事實。句句是真理。現代人寫書時事實都有自己的選擇。古人就那么客觀?代代相傳就不會走樣?比如,寫一個人,他的臣下往往說好話,甚至吹拜,他的敵人往往攻擊。這一代人這樣寫,那一代人又那樣寫,言過其實的東西不少。都是白紙黑字,你信哪一個?所以需要懷疑,你懷疑。就要去找別的史料,對照一下,這是一常用的方法。”正因如此,對於眾說紛雲的武則天.毛澤東說:“武則天不簡單,也覺得她不簡單.簡直是了不起。封建社會,女人沒有地位,女人當皇帝.人們連想也不敢想。看過一些野史,把她寫得荒淫得很。恐怕值得商量。武則天確實是個治國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智,還有用人之術。她提拔過不少人.也殺了不少人。剛剛提拔上來又殺了的也不少。”

由此可見,毛澤東對武則天,是持肯定之態度的,就連千古以來之於武則天“淫蕩成性”的定論,毛澤東也認為“恐怕值得商量”,當然,毛澤東同工作人員的談話,屬非正式場合,這一番談話中具有一定的隨意性。應該是可以肯定的。事實上,拋開武則天的私生活不談,只議她執政時期的各種策略與措施,還是有益於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的。而且,武則天也有自知之明,她不讓在她的墓碑上,刻上為她歌功頌德的文字,因為她經意識到,一個人的功過是非,不應自己吹,而是應該讓後人去評說。

其實,歷史上推重武則天的,還是不乏其人的。在武則天的無字碑上,就有些密密麻麻的小字,這是宋、金以來人們因“無字”之憾而添補的題字。一位明代的佚名詩人在無字碑上題詩道:“乾陵松柏遭兵燹,滿野牛羊青草齊。唯有乾人懷舊德,年年麥飯祀昭

中國歷史上唯一正式登基的女皇,武則天的一生可謂披荊斬棘、波瀾起伏。她以女子之身位及九五之尊,治國安邦,後人對她的驚嘆、敬仰、懷念,是情理之中的事。然而,她通往皇帝寶座的道路卻是用眾多的冤魂鋪墊而成的,她將男尊女卑的封建倫理秩序徹底粉碎,這又足以令不少人對她極盡詆毀、批判之能事。歷史雖已塵封,而後人仍在探尋,究竟這位女皇有什麼功績值得後人推重呢?如果要弄清這個問題,那就必須沿著歷史的軌跡,去走近這位唯我獨尊的一代女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