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術歷史

中國武術,是中華民族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具有健身、護體、防敵、制勝的作用,被稱為中國四大國粹之一,為各族人民所喜聞樂見。中國武術具有獨特的風采。武術的主要內容由拳術和器械的套路組成。根據拳種和類別的不同,套路有長有短,有剛有柔。

中國武術,是中華民族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具有健身、護體、防敵、制勝的作用,被稱為中國四大國粹之一,為各族人民所喜聞樂見。
武術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武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原始人使用棍捧、石器等同野獸搏鬥。學會了一些基本的格鬥和搏殺技能。原始戰爭的出現,單人應戰技能得以完善。先秦時期,各國諸侯都非常重視培養和訓練將士們的搏擊技術,劍術得到發展。漢代,帶有搏擊性質的“角牴”已有廣泛的基礎,還發明了鐵兵器,出現了編排起來的攻防連續套路。到了晉代,練武活動已有“口決要術”,武術初見雛形。唐代,是中國武術的興盛時期,唐武則天開武舉,不少武術人才脫穎而出,天下聞名的少林武術的最早記載也起於唐朝初年。宋代,中國武術走向成熟。健身練武已成為志士仁人生活的重要內容。而且,在民間還組成了研習武藝的組織——“社”,開始出現武術的一些流派。元代出現了某些以傳授武藝為主要內容的武館。明清時期,民間習武更為廣泛,門派林立,出現了數百種武術套路,武術流派趨於定型。
中國武術具有獨特的風采。武術的主要內容由拳術和器械的套路組成。根據拳種和類別的不同,套路有長有短,有剛有柔,有單練,有對練,風格不同,表現各異。但共同的要求是動作連貫、往返多變、起伏轉折、快速敏捷、節奏鮮明。在武術的動作和練法中,都具有攻防的作用,如踢、打、摔、拿、擊、刺等動作,是組成武術套路運動的主要因素,它們都有著不同的演練特點和攻防規律。中國武術具有形神兼備、內外合一的神韻,由於武術動作是從格鬥攻防技術中提煉出來的,因此要求手到眼到,手疾眼快;手腳相隨,上下協調;意領身隨,以氣催力;意識、呼吸、動作必須和諧一致。在中國武術的長期發展中,逐漸演化出十八般武藝或十八般兵器。通常認為十八般兵器包括:“刀槍劍戟、斧鉞鉤叉、棍槊棒、鞭鐧錘抓、拐子流星”。中國古代的兵器遠不止這18種,平常所說的十八般兵器或武藝只不過是一種泛稱。
中國武術文化底蘊豐富,門類眾多。按流行地區分類,劃分為南拳、太極拳;按山脈、廟宇分類,可劃分為少林拳、武當拳、峨眉拳;按形象分類,可劃分為蛇拳、猴拳、螳螂拳等;按技術內容分類,劃分為拳術類、器械類、氣功類、摔跤類等。拳術類包括長拳、太極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拳、通臂拳等。器械類包括刀術、劍術、槍術、棍術四大主要形式。氣功類包括禪家、道家、儒家、醫家和拳家五大派別。摔跤起源於中國古代的角力和相撲,現稱為中國式摔跤。
在中國武術發展史上,最為著名的武術流派是少林派、武當派和峨眉派。
(1)少林武術。發源於河南嵩山少林寺。少林武術內容極為豐富,其中少林拳的精華被稱為“少林五拳”,系指龍拳、虎拳、豹拳、蛇拳和鶴拳,分為小洪拳、大洪拳、羅漢拳、梅花樁炮捶等幾十種少林拳法,還有刀、槍、劍、鏟、棒等器械的技擊法,並創造出少林易筋功、小武功、陰陽功、混元一氣功等氣功。少林拳在一千多年的發展中,逐漸分為北派少林拳和南派少林拳。
(2)武當武術。因發源於湖北均縣境內的武當山而得名。武當武術起源於元末明初,盛行於明末清初。武當拳的風格特點是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短見長,以慢擊快,以意運空,以氣運身。武當派拳術有無極拳、鷂子長拳、猿猴伏地拳、六歲散手和五當太乙五行拳等。武當兵器有武當劍、白虹劍、六合槍、六合刀、松溪棍等。太權拳屬武當著名拳種,影響極大。太極拳在長期流傳中,演變出許多支派,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太極拳有陳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和孫式太極拳。後經提煉整理,又出現簡化太極拳、四十八式太極拳、八十八式太極拳等套路。
(3)峨眉武術。發祥於四川峨眉山,形成於明代。峨眉拳集眾家之長,形成了獨特的技法與風格。它的主要技擊特點是動作小,變化大,以柔克剛,借力打力,以靜制動和以動制靜並用,攻防時多順勢前鑽,借力反擊,以快取勝。峨眉拳術有僧門、岳門、杜門、趙門四大家和洪門、化門、字門、慧門四小家,還分為黃林、點易、青城、鐵佛、青牛五大門派。
此外,氣功與摔跤也在中國武術中占有一席之地。
氣功是一種祛病健身、益壽延年的養生術和自我身心鍛鍊方法。氣功
在發展中,逐漸與各學說流派相結合。儒家養氣,旨在修身。武術拳家養氣,旨在積氣。醫家養氣,旨在治疾健身。佛家養氣,旨在排除雜念,達到禪定。氣功門派眾多,尤以道家氣功見長。
摔跤是兩人相角的一種武術體育運動,摔跤一般均按體重分級進行,能使對手的身體任何部位(兩腳除外)觸地為勝。摔跤也是中國部分少數民族傳統的體育項目之一,蒙古族、朝鮮族、哈薩克族和保全族等都喜愛摔跤。
中國武術自唐宋後,就逐漸傳向國外。日本、朝鮮、越南及東南亞國家習武者不少,並形成一些武術門派。在歐美國家,中國武術的影響也非常深遠,稱中國武術為“功夫”。很多西方人認識中國文化首先是從了解中國武術開始的。中國武術是中國人民對世界文化的重要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