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

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

中國植物營養與耙料學會(Chinese Society of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 Science,CSPNF)是我國植物營養與肥料科學技術工作者根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批准,依法成立的全國性一級學術性社會團體。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是中國科協的團體會員單位,屬全國性一級學會,下設10個工作委員會和9個專業委員會(工作組)。現有團體會員120多個,個人會員約9345名。三十多年來,在上級主管有關部門的關懷和掛靠單位的支持下,團結廣大植物營養與肥料科技工作者,為促進我國農業生產和植物營養與肥料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學會充分發揮各工作委員會、專業委員會、理事和學術團體人才薈萃的優勢,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普及科學技術知識,促進學科發展,對國家有關重大科學技術政策、法規和技術措施以及植物營養與肥料在科研、教學和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向上級和主管部門提出決策性意見和建議,充分體現了學會的橋樑和紐帶作用。

發展歷史

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原系中國農學會土壤肥料研究會。1978年籌備時為中國農業土壤肥料學會,1982年2月經國家科委批准,在北京召開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正式成立並產生理事會。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陳華癸、朱祖祥、侯光炯當選為正、副理事長和顧問,通過了徽章。到目前為止,已召開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1985年11月,1990年5月分別在湖北省武漢市、北京市召開了第二、三屆會員代表大會,陳華癸、劉更另分別任理事長:江朝余、黃鴻翔分別任秘書長。推舉陳華癸為第三屆理事會名譽理事長。1993年9月,根據學會發展工作的需要,經民政部批准,更名為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屬全國性一級學會。1994年10月,在四川省成都市召開了第四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選出理事104名,後又增補理事!5名共119名,組成第四屆理事會。陳華癸為名譽理事長,劉更另連任理事長,黃鴻翔連任秘書長,陳禮智、郭炳家任副秘書長。1999年4月,在廣西省桂林市召開了第五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選出理事150名,組成第五屆理事會。陳華癸、劉更另為名譽理事長,林葆為理事長,李家康為秘書長,陳禮智、郭炳家任副秘書長。2004年4月,在江西省南昌市召開了第六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選出理事151名,組成第五屆理事會。劉更另、林葆、朱兆良為名譽理事長,金繼運為理事長,李家康為秘書長,郭炳家任副秘書長。2008年4月,在海南省海口市召開了第七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選出理事163名,組成第七屆理事會。劉更另、林葆、朱兆良為名譽理事長,金繼運為理事長,白由路為秘書長,同延安、劉寶存、洪麗芳、楊少海、魏丹、趙林萍任副秘書長。學會成立26年,,歷經七屆理事會,在有關部門的關杯和掛靠單位的支持下,歷屆理事會為促進我國農業生產和植物營養與肥料學科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自成立之日起,就發揮了民眾學術團體的優勢,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普及科學技術知識,促進學科發展;對國家有關重大科學技術政策、法規和技術措施以及植物營養與肥料在科研、教學和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對策、建議,充分發揮了學會的橋樑和紐帶作用。

建設宗旨

學會的基本任務和宗旨是團結廣大植物營養與肥料和相關學科的科技工作者,學習和運用辨證唯物主義,堅持實事求是科學態度,認真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技進步,科技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方針,開展學術交流和科技諮詢,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倡導“獻身、創新、求實、協作”精神,為繁榮和發展我國植物營養與肥料科學技術事業,提高和普及我國植物營養與肥料的科學技術水平,促進我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工作更好地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建設服務做出應有的貢獻。

組織結構

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組織機構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組織機構
學會常設辦事機構有:學會辦公室、諮詢服務中心、《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編輯部。學會下設的分支組織,根據發展需要曾有變動。目前,學會共設有學術、教育、編輯出版、科普、組織、青年等6個工作委員會和根際營養、肥料與環境、化學肥料、有機肥料、新型肥料、土壤肥力、微生物與菌肥、農化測試等8個專業委員會。第七屆理事會組成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第七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於2008年4月15日至17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開。經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第七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理事163人,經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第七屆一次理事會選舉常務理事56人,經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第七屆一次常務理事會選舉理事長1人、副理事長7人、秘書長1人。同時確定了名譽理事長3人、各工作委員會負責人6人、專業委員會負責人8人、副秘書長6人、顧問13人、榮譽理事5人。第七屆理事會正副理事長、正副秘書長名譽理事長 林葆 劉更另 朱兆良理事長 金繼運副理事長張維理(女) 羅奇祥 陳明昌 張福鎖 施衛明 高祥照 徐茂秘書長白由路副秘書長趙林萍(女) 魏丹 劉保存 同延安 楊少海 洪麗芳第七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按姓氏筆劃排列)馬兵 尹飛虎 馮峰 白由路 石元亮 艾瓦爾木沙 劉強 劉寶存 同延安 許發輝 嚴小龍 張自立 張維理(女) 張福鎖張藕珠(女) 李曉林 楊力 楊少海 沈仁芳 沈其榮 蘇帆 陸文龍 陳防 陳麗 陳同斌 陳明昌 周衛 周雲龍 周伴學 周志成周健民 羅奇祥 鄭義 鄭聖先 鄭毅 金繼運 姚一萍 施衛明 唐華俊 徐茂 徐芳森 徐明崗 徐能海 塗仕華 高祥照 梁永超 章永松符建榮 隋鵬飛 黃建國 黃澤林 謝良商 謝俊奇 漆智平 譚宏偉 魏丹(女)榮譽理事:宋長青、張夫道、范可正、王金等、孫建奇2008年4月15-17日第七屆一次全體理事會選舉通過學術顧問顧問:毛達如、張世賢、朱鍾麟、奚振邦、毛炳衡、李生秀、李學垣、謝建昌、李家康、黃鴻翔、曹一平、唐近春、王運華第七屆理事會工作委員會負責人學術委員會:梁永超教育委員會:張福鎖編譯出版委員會:金繼運科普委員會:高祥照組織委員會:張維理青年委員會:王朝輝第七屆理事會專業委員會負責人土壤肥力:徐明崗化學肥料:周衛肥料與環境:陳同斌有機肥料:沈其榮根際營養:李曉琳農化測試:王旭新型肥料:趙秉強微生物與菌肥:沈德龍

產品服務

取得成果

在上級主管部門和掛靠單位關心支持下,充分發揮分支機構、各位理事的作用,並得到單位會員和人個會員積極配合,團結廣大植物營養與肥料科技工作者,噗學科發展和產業的振興,勤奮工作,開拓進取,與日俱進,取得顯著成績,受到上級主管單位及有關部門的重視和學術界及企業單位的關注。新型肥料技術專業委員會新型肥料研究與產業化:針對我國化肥利用率不高、液體肥料生理活性利用效率偏低、緩/控釋肥料生產關鍵技術落後等突出問題,國家“十五”863計畫課題“納米肥料關鍵技術研究”以納米材料技術創新為核心,以納米材料膠結型和包膜膠結型緩釋肥料產品為目標,建立了納米肥料關鍵技術平台,為發展無公害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荒漠化土地修復奠定了基礎,並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納米材料膠結包膜型緩/控釋肥料技術及工藝設備;(2)納米級風化煤多功能肥料修復荒漠化土地技術;(3)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及工藝設備。共研製了16種農用綱米材料產品,申報國家發明專利16項。建立了北方(天津康龍)、南方(湖南益陽康利泰)和西部(包頭鋼山)三個產業化示範基地。預期經濟效益:總投資1.8萬元,年生產總值6億元,年利潤9000萬元。化學肥料專業委員會 高效土壤養分測試與推薦施肥系統:全套設備包括土壤樣品風乾設備、土樣粉碎機、土樣量樣器、樣品盤、樣品車、加液稀釋器、土樣攪拌器、樣品盤沖洗器、泵吸式分光光度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攪拌式酸度計、純水制務裝置及附屬物器等。這些設備可成套使用,也可單獨用於一般土壤測試實驗室的常規分析,以提高分析速度。60平方米的實驗室即能滿足全套設備安裝的要求,每個工作日可分析土樣60個以上。該方法顯著優於土壤養分的常規分析,在土壤樣品粉碎機採用錘片式結構,不會破壞土壤的微團取性能;體積量樣,使得分析結果和重現性更好,批量加液衡釋器的使用,能完成批量加液,同時還使加液和稀釋一次完成,大大節約了土壤分析過程中移液、稀釋、顯色、定容等繁瑣的手續;樣品盤沖洗器可一次沖洗十一個容器,並能一次完成自來水和去離子水的沖洗。微生物與菌肥專業委員會我國微生物肥料行業發展狀況及標準體系的建設:一、微生物肥料行業狀況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菌劑)又稱接種劑|生物肥料|菌肥,是一類含有活微生物的特定製品,套用於農業生產中,作物能夠得到特定的肥料效應。我國微生物肥料的研究、生產和套用曾有過3次大的起伏,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形成第4次大的發展,基本上形成了具500家企業、年產量500萬噸的微生物肥料行業。二、微生物肥料標準體系的建設與微生物肥料行業快速發展相比,我國的標準建設去相對滯後,影響了微生物肥料行業的進一步發展。農業部微生物肥料質檢中心和中國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在國家項目的支持下,構建了出通用標準、使用菌種安全標準、產品標準、方法標準和技術規程5個方面18個標準構成的微生物肥料標準體系框架,並獲得了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成果二等獎。

出版刊物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中國土壤與肥料

組織章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本會的名稱是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英譯名(ChineseSocietyofPlantNutritionandFertilizerScience),縮寫[CSPNFS],簡稱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第二條本會的性質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植物營養與肥料科學技術工作者,自願結成的非營利性的全國性學術性社會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繫本學科科技工作者的紐帶和發展農業生產與科學事業的助手。第三條本會的宗旨是團結廣大科研、教育、技術推廣和生產戰線的植物營養與肥料工作者、管理幹部、行政人員,堅持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依據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點,堅持“求真務實”,“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進步,科技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方針,為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服務,為加強農業持續發展和實現農業現代化服務。第四條本會接受業務主管單位農業部、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民政部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第五條本會住所設在北京市中關村南大街12號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內。第二章業務範圍第六條本會的業務範圍:1)適應國家農業生產與科技發展的重點任務和本學科自身發展的需要,開展學術交流,活躍學術思想,提高本學科學術水平;2)編輯出版與學科有關的學術刊物,技術資料和科普讀物等;3)為國家領導機關和有關部門提供本學科技術發展戰略、政策、技術諮詢和技術服務;4)開展國際學術交流,加強同國際有關科學技術團體和個人的友好往來;5)向黨和政府反映本會科技工作者的意見、建議和要求;6)維護本會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權益,發現、培養和推薦人才,開展繼續教育,提高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7)表彰獎勵在本學會工作獲得優秀個人稱號和先進集體;8)組織本會會員和科技工作者開展科技交流與聯誼活動。第三章會員第七條本會的會員有單位會員和個人會員。第八條申請加入本會的會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1)擁護本會的章程;2)有加入本會的意願;3)在本會的業務(行業、學科)領域內具有一定的影響;4)從事植物營養與肥料科研、教育、生產、技術推廣和管理工作,具有研究實習員(助教、助理農藝師、助理工程師)以上技術職稱;5)從事植物營養與肥料工作時間較長,具有相應學術水平和實際工作經驗;6)從事植物營養與肥料的科研、教育、推廣和行政管理單位以及肥料生產、銷售的企業可以申請成為單位會員。第九條會員入會的程式是:1)單位會員由單位直接向本會提出書面申請,個人會員向所屬單位會員提出申請,匯總報本會;2)經本會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討論通過;3)由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授權本會辦公室發給會員證。第十條會員享有下列權利:1)本會的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2)參加本會的學術交流、繼續教育等活動;3)獲得本會服務的優先權;4)對本會工作的批評建議權和監督權;5)入會自願、退會自由。第十一條會員履行下列義務:1)執行本會的決議;2)維護本會合法權益;3)完成本會交辦的工作;4)按規定繳納會費;5)向本會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第十二條會員退會應書面通知本會,並交回會員證。單位會員如果一年不繳納會費或不參加本會活動的,視為自動退會。第十三條會員如有嚴重違反本會章的行為,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表決通過,予以除名。第四章組織機構和負責人產生、罷免第十四條本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會員代表大會的職權是:1)制定和修改章程;2)選舉和罷免理事;3)審議理事會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4)決定終止事宜;5)通過提案和決議;6)決定其他重大事宜。第十五條會員代表大會需有2/3以上的會員代表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需經到會會員代表半數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第十六條會員代表大會每四年召開一次,最長不超過五年。因特殊情況需提前或延期召開的,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但延期換屆最長不超過一年。第十七條理事會由會員代表大會無記名投票選舉產生,它是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在閉會期間領導本會開展日常工作,對本會會員代表大會負責。第十八條理事會的職權是:1)執行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2)選舉和罷免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3)籌備召開會員代表大會;4)向會員代表大會報告工作和財務狀況;5)決定會員的吸收和除名;6)決定設立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7)決定副秘書長、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的聘任;8)領導本會各機構開展工作;9)制定內部管理制度;10)決定開展表彰獎勵活動和其他重大事項。第十九條理事會需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理事2/3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第二十條理事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情況特殊的,也可採用通訊形式召開。第二十一條本會設立常務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由理事會選舉產生,在理事會閉會期間行使第十八條1)、3)、5)、6)、7)、8)、9)項的職權,對理事會負責,常務理事會人數不超過理事人數的1/3。第二十二條常務理事會需有2/3以上常務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需經到會常務理事2/3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第二十三條常務理事會至少半年召開一次會議,情況特殊的,也可採用通訊形式召開。第二十四條本會的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必須具備下列條件:1)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政治素質好;2)在本會業務領域內有較大影響;3)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最高任職年齡不超過70歲,秘書長為專職;4)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5)未受過剝奪政治權利的刑事處罰的;6)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第二十五條本會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如超過最高任職年齡的,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後,方可任職。第二十六條本會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任職4年。任期最長不得超過兩屆。因特殊情況需延期的,須經會員代表大會2/3以上會員代表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後方可任職。第二十七條本會理事長為本會法定代表人。本會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團體的法定代表人。第二十八條本會理事長行使下列職權:1)召集和主持理事會及常務理事會;2)檢查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會決議落實情況;3)代表本會簽署有關重要檔案。第二十九條本會秘書長行使下列職權:1)主持辦事機構開展日常工作,組織實施年度工作計畫;2)協調各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開展日常工作;3)提名副秘書長以及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主要負責人,交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決定;4)決定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專職工作人員的聘用;5)處理其他日常事務。第五章資產管理、使用原則第三十條本會經費來源:1)會費;2)捐贈;3)政府資助;4)在核准的業務範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5)利息;6)其他收入。第三十一條本會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會員會費。第三十二條本會經費必須用於本章程規定的業務範圍和事業的發展,不得在會員中分配。第三十三條本會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準確、完整。第三十四條本會配備有專業資格的會計人員。會計不得兼任出納。會計人員必須進行核算,實行會計監督。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離職時,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第三十五條本會的資產管理必須執行國家規定的財務管理制度,接受會員代表大會和財政部門的監督。資產來源屬於國家撥款或社會捐贈資助的,必須接受審計機關的監督,並將有關情況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第三十六條本會換屆或更換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須接受社團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單位的財務審計。第三十七條本會的自有資產,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第三十八條本會專職工作人員的工資和保險、福利待遇,參照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有關規定執行。第六章章程的修改程式第三十九條對本會章程的修改,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後報會員代表大會審議。第四十條本會修改的章程,須在會員代表大會通過後15日內,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並報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准後生效。第七章終止程式及終止後的財產處理第四十一條本會解散須由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提出終止動議。第四十二條本會終止動議須經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並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第四十三條本會中之前,須在業務主管單位及有關機關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清理債務,處理善後事宜。清算期間,不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第四十四條本會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辦理註銷登記手續後即為終止。第四十五條本會終止後的剩餘財產,在業務主管單位和社團登記機關的監督下,按照國家規定,用於發展與本會宗旨相關的事業。第八章附則第四十六條本章程經2004年4月20日五屆三次理事會討論通過,2004年4月22日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審議通過。第四十七條本章程的解釋權屬本會的理事會。第四十八條本章程自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准之日起生效。(2008年4月17日海口通過)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