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敘事學[傅修延主編書籍]

《中國敘事學》是2015年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傅修延。該書研究中國敘事的起源與演進,涉及青銅、陶瓷、辭賦、生態、小說、戲曲與民間文化等多個領域,運用後經典敘事學方法,對古代各類含事信息進行"知識考古學"刨根問底,旨在為中國敘事傳統的形成提供更為合理的系統解釋。

圖書目錄

導論從西方敘事學到中國敘事學

一、 經典敘事學:語言學模式與"物理學欽羨"

二、 後經典敘事學:認知論轉向與跨學科趨勢

三、 中國敘事學:穿透影響迷霧與回望自身傳統

四、 中國敘事學的創新之途

初 始 篇 第一章元敘事與太陽神話

一、 一個半圓--"出自湯谷,次於濛汜"

二、 另一個半圓--"角宿未旦,曜靈安藏"

三、 周而復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四、 餘論:關於"元敘事"

第二章《山海經》中的"原生態敘事"

一、 有/無--空間承載資源

二、 小我/大我--萬物相互依存

三、 正常/怪異--眾生各有其形

四、 需求/擁有--欲望永難滿足

五、 結束語:"吾不如老圃"

第三章中國敘事傳統初露端倪於先秦時期

一、 從朦朧到清晰

二、 由實錄而虛構

三、 影響的沉澱

四、 種子的生長

器 物 篇 第

四章青銅器上的"前敘事"

一、 紋/飾 二、 編/織 三、 空/滿 四、 圓/方 五、 畏/悅

中國敘事學目錄第五章瓷的敘事與文化分析

一、 瓷與稻 二、 瓷與《易》 三、 瓷與玉 四、 瓷與藝 五、 瓷與china

經 典 篇

第六章契約的神奇:四大古典小說新論

一、 大小契約的矛盾衝突

二、 契約的履行、警示、監督與賞罰

三、 來自深層敘述結構的解釋

四、 餘論:四大小說中的種種模擬情況

第七章互文的魅力:四大民間傳說新解

一、 《白蛇傳》--藥物與變化

二、 《梁山伯與祝英台》--翅膀與自由

三、 《孟姜女哭長城》--眼淚與抗爭

四、 牛郎織女傳說--銀河與悵望

五、 合論:從"見木"回到"見林"

第八章賦與古代敘事的演進

一、 賦之初--遁辭以隱意,譎譬以指事

二、 賦之"鋪"--極聲貌以窮文

三、 賦之體--遂客主以首引

四、 賦之魂--曲終奏雅與述志諷喻

五、 賦之根--振葉尋根,觀瀾索源

六、 賦之功--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視 聽 篇

第九章外貌描寫的敘事語義

一、 外貌描寫與傳神擬態

二、 譬喻運用與特徵標出

三、 相術影響與文化規約

四、 奇形怪狀與構成規律

第十章聽覺敘事發微

一、 針砭文學研究的"失聰"痼疾--聽覺敘事的研究意義

二、 "聆察"與"音景"--聽覺敘事的研究工具

三、 聲音事件的摹寫與想像--聽覺敘事的表現形態

四、 "重聽"經典--聽覺敘事研究的重要任務

第十一章"聚焦"的焦慮

一、 揮之不去的技術氣息

二、 無法統一的分類爭議

三、 "切忌照字面意義理解"

四、 餘論:"焦點透視"與"散點透視"

鄉 土 篇

第十二章羽衣仙女傳說的本土生成

一、 稻作濕地為傳說溫床

二、 候鳥王國出白鶴仙女

三、 船運要道利故事傳播

四、 餘論:傳說何以消歇?

第十三章許遜傳說的深度釋讀

一、 孽龍--生態敏感與水患想像

二、 鐵柱--水患沙害的樹木剋星

三、 讖語--"天下大亂,此地無憂"

四、 餘論:買櫝還珠與探驪得珠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