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領導:傳統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圖書信息

出版社: 華文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1月1日)
平裝: 31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507519562
條形碼: 9787507519563
尺寸: 21.1 x 14.8 x 1.7 cm
重量: 322 g

內容簡介

《中國式領導:傳統文化中的管理智慧》的主要內容:傳統文化中的“中國式”領導是以“人”為中心,在領導力與影響力的基礎上,運用領導思想與管理理念來實施指引、激勵、溝通和營造氛圍的工作,以便能夠影響下屬的行為,促使他們共同努力去完成組織的目標。所以說“中國式”領導最合乎人性。《中國式領導:傳統文化中的管理智慧》介紹中國傳統文化中領導者的方式、方法,就用“中國式”的領導方式來管理中國人吧!

目錄

第一章 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中國式”領導思想溯源
中國傳統領導思想綜述
道家的領導思想
儒家的領導思想
法家的領導思想
兵家領導思想的歷史演變
墨家領導思想的歷史演變
第二章 燦若群星叱吒風雲
——中國傳統領導思想舉要
管仲:修法安民、選士納賢
子產:修德政、聽謗議
老子:因勢利導,無為而治
孔子:為政以德,中庸之道
荀子:隆禮至法,親賢愛民
秦始皇:任用賢能,賞罰分明
漢武帝:從諫如流,人盡其用
曹操:團結和諧,唯才是舉
劉備:屈身求賢,寬厚容眾
李世民:量才授職,去私修公
武則天:開科取士,網羅人才
王安石:克服弊端,變法革新
司馬光:量能施職,臣謀君斷
朱熹: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張居正:裁減冗員,革除弊政
黃宗羲:君臣聯合,共治天下
康熙:少年天子,力挽狂瀾
雍正:勵精圖治,崇尚務實
第三章 以人為本舉賢任能
——“中國式”領導的用人藝術
求賢若渴,唯才是用
任人唯賢,德才兼備
不拘一格,人盡其才
廣納才俊,老少皆宜
搭建平台,脫穎而出
用人不疑,嚴格管理
賞罰分明,強化管理
領導之道在於用人
孔子的識人藝術
傅玄的識人方法
觀念是用人先導
推陳才能夠出新
知人不易識才更難
用人必須先識人
用發展的眼光看人才
運用辯證的觀點看人才
以怨報德,舉賢助
人人都有可用之處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薦賢者貴自賢
劉邦馭人有術
諸葛亮用人之誤
以義動之,吸納人才
朱元璋用人有道
康熙擇賢任能
求才若渴,舉賢任能
中國象棋里的領導藝術
第四章 寬猛相濟恩威並施
——“中國式”領導的用權藝術
巧借外勢,加強自身
以柔克剛,似弱實強
漢文帝御臣與治民
曹操不稱帝的奧秘
唐玄宗舍卒保帥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智慧
把別人的權力送給別人
把權力交到放心的人手裡
用人就要信任人
諸葛亮的出山謀略
司馬懿的權謀藝術
權力該放得放,以免權責不清
最難處理的是繼承權
有才能者各負其責
給權力增加分量
放權是為了增權
用權要講方法
第五章 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中國式”領導的謀略藝術
姜子牙:蓄力圖變
鬼谷子:潛謀於無形
孫武: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孫臏:馬陵道智滅龐涓
司馬穰苴:不戰而勝
張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晏嬰:辭封圖自保
王翦:求田問舍
蕭何:納諫得平安
曹操:雄才大略起亂世
諸葛亮:多謀善斷
“無能”之能成大事
李世民:大展宏圖謀盛世
房玄齡穩坐太平宰相的謀略
劉伯溫:勝天下之道在德
曾國藩:劍利斷割
第六章 審時度勢集思廣益
——“中國式”領導的決策藝術
紙上談兵不可為
孔子夾谷之謀
增減之道,決策制勝
博採廣謀,納眾人之策
聯合對敵,轉危為安
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決策謀略
“廟堂之算”,勝券在握
生死存亡,決策之途
“淝水之戰”的決策啟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