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假期

中國式假期

中國的假期數量少幾乎是每個國人的直觀感受,但相較於主觀的感覺,中國人的休假情況還更加惡劣。

中國式假期特點

數量少

全球知名的人力資源諮詢公司美世(Mercer)於2011年12月13日發布的《全球雇員應享假期》報告,這份報告統計了全球62個國家員工的假期數量。根據統計,中國雇員的假期數量排在62個國家裡的59名,帶薪假期和公共假期數量之和僅有21天,相比於第1名英國雇員的36天假期,足足少了半個月。(這份報告統計基礎為每周工作5天且已有10年工作年限的員工,數據不包含周六日)。

不過即便是這么短的假期,很多國人也未能完全享受。根據2011年益普索(Ipsos)公司和路透社對各國1萬3千名居民進行的調查,其中中國部分的數據表明只有65%的中國人休完了當年各項規定假期。

中國休假制度變革

第一次:1949年12月23日公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度假辦法》,形成了元旦放假1天、春節放假3天、“五一”放假1天、“十一”放假2天的基本公休假格局。

第二次:1995年,實施雙休日制度。每周休息1天改為休息2天。

第三次:1999年,為了拯救低迷的經濟、拉動內需和打開國內的旅遊市場,中國便從日本舶來了“黃金周”這個概念。

第四次:全年有5個3天的小長假即元旦、清明、五一、端午和中秋,還有兩個7天長假即春節和國慶節。其中春節放假日期有所調整,除夕成為法定節假日,全年總放假天數由原來的10天增至11天。

質量低

由於中國的假期少,為數不多的長假也就成了國人出行的首選。假期的緊俏直接體現在了機票價格和旅遊價格上,而這些,大大降低了國人的出行性價比。

根據2012年9月27日《南方日報》報導:“十一”前後熱門旅遊城市機票價格落差甚至達到了100%至400%。而諸如三亞這些熱門的旅行景點,在長假前四天的價格會超過4000元,但長假過後價格僅為1800元左右,漲幅超過100%。

長假出遊不但金錢成本高,出行的時間成本也同樣不容樂觀。堵車和排隊會占去人們大量時間。以2012年秋運為例,2012年9月30日,在廣州最大的收費站,據統計車輛前進1公里需要的時間甚至超過了50分鐘,而在全國其它地區動輒超過12小時的堵車比比皆是。

國慶長假前,北京各部門已預料到即將來臨的遊客潮。北京市假日辦首次啟用旅遊監測調度平台,對故宮等28個景區及12處重點地區的人流、車流進行實時監控,首次與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5省份啟動黃金周信息溝通聯動機制。然而,這些舉措依然難以緩解熱點景區的壓力。

遊客爆滿引來大量抱怨:景區是否提前做好了準備?能否滿足巨大的旅遊需求?4日的北京恭王府,上海遊客說:“景區應該限制入園人數,不能只顧著收門票。”

一位去鄭州旅遊的遊客說:“酒店爆滿,無處可住,真是出來找罪受,可長假只有春節和‘十一’,春節回家探親不適合外出,其他小長假又不適合出遠門旅遊。”

景區人滿為患

在路上如此,到了旅行目的地情況往往更嚴重。2012年9月30日到10月2日,全國納入監測的119個景區共接待遊客575.58萬人次,同比增長29.21%。而截止到2012年10月3日,北京故宮博物院接待遊客數超過18.2萬人次,刷新了歷年接待遊客最高值;江西,到廬山旅遊的遊客已達到4.85萬人次,同比增長11%;山西,包括五台山和大同雲岡石窟等在內的16個景區超過核定最大日接待量。

伴隨巨大客流而來的是垃圾,2012年10月1日,南京中山陵一日就打掃出60噸垃圾,比2011年同期多了一倍,北京天安門地區在中秋節和國慶節兩天就收運垃圾7.9噸,比2011年同期增長約25%。而在海灘度假勝地三亞,中秋夜過後,3公里的海灘上遍布50噸生活垃圾,當地管理機構出動600多人清理了2個多小時才清理完。景區成了名符其實的垃圾山。

面對如此低效和骯髒的假期,難怪很多國人會選擇“宅”在家裡,躲個清閒。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根據《南方周末》在2011年進行的《十一假期調查》在十一黃金周,選在呆在家裡工作或學習的受訪者比例高達63%。

反思

錯峰出遊

雙節長假的擁堵真是夠讓人鬧心的:景點人滿為患,道路、交通不堪重負,由此產生的環境衛生問題、文物保護問題、景區服務質量問題、治安問題、物價哄抬問題,等等等等,更讓原本該是良辰美景、賞心悅目的假日旅行,變成某種程度的自討苦吃和活受罪。

許多論者都正確地指出,中國人口眾多,大量遊客集中在黃金周出門旅行,交通和旅遊資源不堪重負,是導致黃金周擁堵的根本原因。

許多人也意識到,由於供需缺口實在太大,單純依靠增加交通、旅遊、商業和服務資源的投放量,來解決黃金周擁堵問題,在條件上是不現實的,且上述資源在黃金周中的流量,是平時流量的數十倍、上百倍,甚至更多,一味增加資源投放量以滿足黃金周的需求,對於平常時間而言,實在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正因如此,大家都意識到“錯峰出遊”的重要性。事實上,大多數在黃金周拖家帶口去景點添堵,去公路、鐵路和航班上“添擠”者,並非享受這種“擁擠的感覺”,而是無從選擇,不得已而為之。

帶薪休假

實現“錯峰出遊”,惟有靠帶薪休假制度。不過,雖然帶薪休假已成為法定權利,但是執行情況卻很不樂觀,由於缺少強制性,違法成本低,許多用工單位常常通過各種理由、名目,變相侵削員工的帶薪假,這無形中讓黃金周成為更多勞動者的“旅遊獨木橋”,人為給黃金周出遊“添堵”。

國外有研究表明,如以GDP除以工作時間衡量,一些帶薪休假較多的國家生產效率其實相當高,如德國帶薪假期是美國的一倍。研究表明,過長的工作和過短的假期,並不能創造更多生產成果,更抑制了商業、旅遊和消費需求,是“公私兩不便”的短視行為。在保留黃金周休假的前提下,強力推行帶薪休假制度,讓更多勞動者切實享有一定時長、可靈活選擇時間的帶薪假,可讓更多有意旅遊的勞動者得以選擇在非黃金周時間出行,避免和返鄉者、探親者,以及不得不在黃金周出遊者爭奪這一時段內有限的交通、旅遊、商業和服務資源,又尊重了大多數勞動者利用黃金周合家團聚,或閉門休息的自由,是實現“錯峰出遊”的真正出路。

帶薪休假“落地”,普通勞動者才有選擇旅遊時段的餘地,這是真正實現“錯峰旅遊”,減少“黃金周副作用”的最佳選項,甚至可能是唯一可行的選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