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崑曲地圖

中國崑曲地圖

《中國崑曲地圖》是2009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建春。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崑曲地圖

這是16世紀中國城市最流行的戲劇,是市民階層喜聞樂見的娛樂。如此靡麗,卻又生機勃勃。如今崑曲就像蟄伏了500年後得以還魂重生,當蘇州才子劉建春在蘇州大學的尊師軒聆聽清唱,當青年報人姜浩峰來到北大的百年講堂,他們發現的正是這樣的景象。走遍中國,蘇州、上海、南京、杭州、崑山……兩位作者帶我們走進一個唯美的夢。

作者簡介

劉建春,生於20世紀60年代,住在姑蘇城內,上海某報記者。著有《火車老站地圖》一書。崑曲就像一個精妙的蘇州園林,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透過漏窗向裡面張望了一下,於是再也回不到那沒有崑曲的時光里了。

圖書目錄

太倉、崑山—崑曲從這裡發源

南碼頭曲到崑曲

蘇州——在困境中體味曲境

崑曲博物館的流轉時光

虎丘曲會:唱了四百年的水磨調

蘇州荷花盪:盛夏版遊園驚夢再現

姑蘇城外看春台

笛聲裊裊拙政園

藝圃薪傳

留園驚夢

在滄浪亭尋找面水軒

東吳聽曲

踏訪納書楹

吳梅故居

在蘇州崑劇傳習所和顧篤璜聊天

百花巷:水袖那么一甩

上海——崑曲再生

豫園:移植來的古戲台

五原路:一段姻緣

寶山路:梅蘭芳在此拍攝崑曲電影

劇院裡的流轉鶯聲

紹興路:新編戲吸引年輕人

東方藝術中心:如舞池的舞台

東宮之夜

同樂坊:和柳夢梅、杜麗娘喝咖啡

南京——秦淮河畔的水榭歌台

秦淮河:煙籠月籠,槳聲歌聲

朝天宮裡的鞠躬

晴絲吹來甘家大院

莫愁湖上的旦角大獎賽

杭州——一齣戲救活一個劇種

蓮花峰:戲劇大腕蹤跡何處

萬松書院:洞房花燭與金榜題名

雷峰塔:老衲、少年、美人

西子湖畔:為誰如此鍾情

望江門:片兒川,中州韻

上塘路,情未了

北京——宮牆內外,水磨繚繞

州巷:江南意蘊

陶然亭:北地胭脂

回龍觀:皇帝扮演梁山好漢

吉祥戲院:京劇大師改變了“車前子”

北大、清華:大學裡的空谷回音

海淀:曲社復興

揚州——綠楊城郭,水磨婉轉

去揚州,尋找蘇州女子芸娘

寂寞蘇唱街

瘦西湖上的曲會

去臨川,仰望崑曲的高度

玉茗堂:湯顯祖的綺麗夢境

吳江——一個流派的誕生

沈景:誓死捍衛音律規整

洞庭西山:冷照鴛鴦湖上飛

七都鎮:木偶崑劇世上獨有

震澤鎮:闖蕩上海的小孩

南通——大師會師

水繪園的見證

柴灣:榴花不似舞裙紅

望江樓:從“小上海”到大上海的友誼

溫州——崑曲像一杯醇和美酒

永昆和蘇崑:同一首歌

《張協狀元》:真狀元,偽君子

額子戲:中國式簡譜

郴州——崑曲日臻大氣

湘昆:在寂寞中堅守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