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陽城

關於中國太陽城(或稱東方太陽城),不是一個受到官方承認的概念,一般只出在城市的宣傳手冊里。一般認為是日照市。但德州由於太陽能產業發展較好,也有自稱“中國太陽城”的。

簡介

東方太陽城——日照市象、東方神龍、老母廟、石雞、石椅、石磨、日晷等與太陽崇拜有關的遺蹟。莒縣凌陽河出土的“日火山”和“日火”陶文以及陶器上出現的大量太陽紋,都充分證明日照地區東夷先民的太陽崇拜傳統。《後漢書,方術列傳,趙彥》記載:莒有五陽之地:城陽,南武陽,開陽,陽都,安陽等地名,都是古莒國太陽崇拜的直接證據。莒縣博物館蘇兆慶先生在“夷人崇日與秦始皇東巡琅琊”一文中說:“特別是東夷民族對太陽神的崇拜更有其悠久歷史傳承,不少有關太陽來歷的神話故事廣為流傳於民間”,“主要崇拜太陽的少昊羲和族,居住在湯谷(亦稱暘谷)一帶,是太陽神賜福下民的聖地”。“用史跡和考古資料對這些古代神話進行印證,可能湯谷就在東海之濱的琅琊一帶。這裡的先民早在5000年前,就已掌握了用日出方向判斷四時,並將這種原始曆法用於發展農業和航海事業”,“祭日活動,解放之初,莒地依然流行”。

太陽節

日照有一個民俗節日叫太陽節。每年的農曆六月十九,農民把新收穫的麥子做成太陽形狀的餅,供奉太陽,感謝太陽給了大地陽光,讓農民獲得了豐收。據說,後來這餅越做越大,厚的就叫鍋餅,薄的就叫煎餅,這就是山東大煎餅的來歷。1992年,日照人自己作詞譜曲,由著名歌唱家范淋淋演唱的《這是太陽升起的地方》獲得全國新歌比賽大獎,被中央電視台入選《每周一歌》。

中國太陽能城——德州

德州的太陽能產業萌芽於10年前。德州市政府採取政策拉動、服務推動、典型帶動等舉措,每年投入1億元以上,每年以20%以上速度遞增,從而催生壯大了太陽能產業。目前德州已發展太陽能以及相關企業100餘家,從業人員3萬多人。太陽能熱水器產量占到山東省的70%以上,產值占全國太陽能行業總產值的10%左右。去年全市生產太陽能熱水器120多萬平方米,實現銷售收入20億元、利稅突破2億元。2005年8月底,德州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提出打造“中國太陽城”、“中國太陽穀”的戰略構想。為此,德州市結合編制“十一五”計畫,把發展陽光經濟、打造“中國太陽城”“中國太陽穀”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把太陽能推廣利用納入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科學制定了“中國太陽城”短期和中長期發展規劃、“中國太陽穀”園區規劃,確定分階段推進“中國太陽城”建設,2005年為策劃宣傳、規劃啟動階段,2006-2007年為迅速擴張、重點突破階段,2007-2010年為全面推進、發展提高階段。力爭在搶抓發展機遇上先人一步,在整合全球資源上先人一步,在打造產業群體上先人一步,扶持一批太陽能企業,壯大一個太陽能產業,把太陽能開發利用培植成全市第一大支柱產業、第一個綠色百億產業。到2010年,建設太陽能小區500個,太陽能村莊500個,太陽能及相關產業產值達到500億元,市場份額占到全國的1/3,成為世界範圍內太陽能普及率最高、科研水平最強、生產能力最大、市場份額最多的地區。德州市政府成立了實施“中國太陽城”、“中國太陽穀”戰略推進委員會,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主任,有關市級領導任副主任,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任成員。 2005年9月16日,“中國太陽城”命名儀式在德州市舉行,中國太陽能學會、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聯合授予德州市“中國太陽城”稱號。德州的太陽能產業鏈也延伸到真空集熱管、太陽能電池組件、光伏發電系統、太陽能照明系統、太陽能交通燈、溫屏節能玻璃、太陽能一體化建築等系列產品,路燈安裝到上海、安慶、呼倫貝爾、鄭州、西沙永興島等幾十個城市地區,光伏發電系統即將進入義大利的羅馬。

世界太陽城大會

世界太陽城運動

隨著全球性能源危機、環境污染的加劇,保護地球環境、尋找新的可替代常規能源的解決方案成為世界各國的重要課題。太陽能以豐富、清潔、方便被眾多能源專家看好,近年來,各國都紛紛展開太陽能開發利用的相關項目,太陽能套用日新月異。早在上個世紀,相關城市就開展了歐洲太陽能城市運動,在世界範圍內的城市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管理及市民生活方式等方面,直面能源環境危機、氣候變化風險,樹立未來世界城市太陽能套用樣板。
2004年11月KIM.JONG教授邁出了歷史意義的一步,在韓國大邱成功舉辦了第一屆國際太陽能城市大會。從此,太陽城大會開始進入正軌。

世界太陽城大會簡介及意義

世界太陽城大會是由世界太陽城協會(英文簡寫ISCI)發起並組織的國際性、學術性和專業性的非政府組織的國際會議。ISCI是世界太陽能綜合利用發達城市組成的最高國際組織,發起於1997年,成員近200個,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現任主席是克瑞斯·在德維德先生,副主席是安妮·海斯特尼茲女士、執行主席是車爾·布斯托先生。
大會每兩年舉辦一次。會期為五天。當屆會議確定四年後大會的舉辦地。若想獲得大會的舉辦權,申辦城市須向大會遞交申請書和申辦報告並做陳述。由世界太陽城協會常務理事會對申辦城市進行評議,最後確定舉辦會議的城市。其申辦過程類似於奧運會的申辦過程。大會內容涉及太陽能科技、教育、文化、綜合利用等。大會的目的就是通過國際太陽能城市之間的積極合作,各個城市可交流並改進能源效率政策、可更新能源技術和行業。通過可更新能源的套用和能源的高效使用達到可持續發展和保護氣候的目標。“可持續發展”這個主題已經成為公共政策的指導原則。為實現世界的可持續發展,所有成員城市達成了一個強大聯盟,致力於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每屆大會舉行時,不僅僅成員國城市可以參與,其它致力於發展太陽能的非成員國城市也可以參加。隨著每年成員國的迅速增加,太陽城大會已經成為倍受全球關注的國際性大型會議。

歷屆世界太陽城大會

世界太陽城大會已經成功舉辦了兩屆,第一屆於2004年11月在韓國大邱市舉行。世界19個城市的政府代表、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900多名學者、專家和有關企業的專業人士參加了會議。會議通過了《大邱宣言》。第二屆世界太陽城大會於2006年4月在英國牛津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近100名市長參加了會議並參觀了太陽能國際展覽。會議發表了牛津宣言。大會呼籲:更多的城市採用可再生與可持續能源。
第三屆世界太陽城大會定於2008年2月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舉行。屆時將吸引全球對可再生能源與城市建設感興趣的專家、學者光臨盛會,世界太陽能城市發起組織旨在對城市小區採用有效的政策,改善環境問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