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豆進口與大豆產業發展研究

毛學峰著《中國大豆產業發展研究》2009年3月由農業出版社出版。該書包括導論,大豆市場發展的典型性事實,大豆進口現象的解釋:來自一般均衡產品視角,大豆進口現象再解釋:來自製度經濟學視角,中國大豆加工業的發展歷程和趨勢,中國大豆壓榨業發展:基於企業視角,玉米會步大豆後塵:基於大豆產業與玉米產業比較,反思比較優勢理論:從大豆進口與大豆產業發展困境說起,大豆進口風險規避的政策選擇,總結與結論10章。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大豆進口與大豆產業發展研究

自中國人世以來,在利與弊、長期與短期、靜態與動態、悲觀與樂觀等方面的評價與爭論遠沒有結束,而“三農”問題始終是這些爭論的焦點。大豆是我國開放最早、進口量最大、市場化

程度最高、與國際接軌較為徹底的大宗農產品之一,當前大豆進口依存高,外資在大豆加工業中占有絕對份額,整個行業利潤率低,資產負債率高,大豆產業發展處於困境。討論與分析大豆進

口激增、大豆產業發展困境以及外資如何進入並控制我國大豆壓榨業,總結其經驗及教訓,對未來的玉米、小麥、大米、食用油行業乃至涉農產業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指示意義。

本研究包括三大塊內容,第一部分是對大豆進口激增現象的解釋。把大豆進口與植物油需求、飼料供求和飼料出口聯繫起來。實證檢驗發現大豆進口與植物油擴大供給(需求)之間存在

長期均衡關係,另外近些年大豆進口與飼料供給(需求)也存在長期均衡關係。不過,從統計意義上說,植物油需求擴大並不是大豆進口的“因”,而飼料需求是植物油進口的“因”。如果這個結論可以接受的話,這意味著,隨著我國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肉、禽、蛋類食品的需求不斷上升,從而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家禽、畜牧業的發展進程,作為飼料主要配料之一的豆粕的消費量迅速上升,進而對進口大豆產生引致性需求。另外,居民對植物油的消費也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對植物油主要品種之一的豆油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但這並不是大豆進口激增的主要原因,至少在統計意義上並不是如此。從大豆進口政策偏好來看,我國大豆進口充分顯示了政府把消費者剩餘放在相對重要的地位,而忽略了生產者剩餘。

第二部分是討論大豆產業發展困境,重點探索大豆壓榨業為什麼會出現全行業虧損和破產以及外資如何控制壓榨業。我國大豆壓榨業取得快速發展,豆油和豆粕的大幅度供給滿足了日益增

長的植物油和畜產品消費需求。同時,大豆油脂加工企業已從小企業為主體演變為大企業、大集團占主導地位的格局,而且內資企業壓榨能力和實際壓榨量不斷萎縮,我國大豆、豆油市場逐漸

被外資控制,逐漸喪失了大豆市場的話語權。外資企業在大豆壓榨行業份額的提高,一方面,增強了壓榨業對進口大豆的依賴性,加劇了國產大豆競爭劣勢,給國內大宗農產品生產和下游加

工業帶來較多不確定性,同時也影響東北大豆主產區農民增收;另外一方面,跨國公司對下游產品價格的控制能力增強,對我國飼料行業和畜產品生產將帶來更多負面影響。跨國公司具備以下

四個特點:①“訂單農業”:農戶成為產業工人,實現原料控制;②CBOT的價格體系:左右期現市場價格;③跨國公司+政府:實施國際擴展戰略;④多元化經營+資本雄厚:瘋狂併購,控制

國內市場。外資企業首先通過參與原料進口貿易,控制了我國大豆進口權,接下來通過參股、合資或直接建立新廠進一步控制壓榨業。

第三部分包括三個方面研究內容:在大豆產業與玉米產業比較基礎上考察玉米是否會步大豆後塵、從大豆進口與大豆產業發展困境反思比較優勢理論以及大豆進口風險規避的政策選擇。本

研究發現和大豆市場與大豆產業發展面臨類似風險,表現為三個方面:我國在世界玉米價格形成中也沒有定價權;由深加工業快速帶來產能過剩,既加大了糧食安全風險,也導致大量中小企業

處於虧損或破產狀態。飼料工業的民營化程度高,企業的平均規模較小,產業競爭激烈。這都將給外資進入提供較大空間。最後是畜產品行業外資力量越來越強,飼料行業(包括玉米市場)被

暴露在風險之中。通過反思比較優勢理論,本研究發現,絕不應拘泥於既有稟賦的比較優勢,對外開放中不能簡單按照比較優勢確定發展戰略,更為重要的是,發育與完善市場經濟,培育市場

經濟主體,為發揮比較優勢創造良好環境與土壤。另外,僅從農產品比較優勢來看,忽視農業與非農業之間耦合關係會導致無法科學判斷農產品的比較優勢。針對風險應對,積極參與和利用期

貨市場不失一個重要選擇,但是我國企業套期保值有效性有限,完善期貨市場規則顯得格外必要。另外,企業在進口大豆時不僅面臨著原料成本變動風險,還面臨著匯率波動風險。對於農戶而言,期望通過“公司+農戶”與“訂單+期貨”新模式規避風險需要包括穩定強有力的中介組織、降低系統風險和強大公共信息服務。

圖書目錄

摘要

第1章 導論

1.1 問題的提出

1.2 研究綜述

1.3 研究思路與研究內容

1.4 研究意義與創新

1.5 本書結構

第2章 大豆市場發展的典型性事實

2.1 中國大豆種植生產基本情況

2.2 大豆國內流通

2.3 中國大豆進出口貿易

2.4 國際大豆貿易

2.5 大豆進口激增對國內影響的初步分析

2.6 本章小結

第3章 大豆進口現象的解釋:來自一般均衡產品視角

3.1 引言

3.2 簡單分析框架

3.3 估計結果與解釋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大豆進口現象再解釋:來自製度經濟學視角

4.1 農產品視角下大豆進口

4.2 進口政策連續檢驗

4.3 進口政策偏好

4.4 模型估計結果與解釋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中國大豆加工業的發展歷程和趨勢

5.1 引言

5.2 大豆壓榨業的發展歷程和現狀

5.3 大豆壓榨行業的發展情況

5.4 大豆加工業的發展前景

5.5 本章小結

第6章 中國大豆壓榨業發展:基於企業視角

6.1 現有觀點的簡單總結

6.2 大豆壓榨業的市場結構

6.3 外資布局大豆產業路徑分析

6.4 本章小結

第7章 玉米會步大豆後塵:基於大豆產業與玉米產業比較

7.1 玉米種植情況

7.2 玉米加工業

7.3 玉米產業發展可能的風險

7.4 本章小結

第8章 反思比較優勢理論:從大豆進口與大豆產業發展困境說起

8.1 問題的提出

8.2 公平貿易條件下農產品貿易開放

8.3 市場發育完善條件下的農產品貿易

8.4 市場競爭的主體:企業

8.5 農業與非農產業的關係在貿易中的表現

……

第9章 大豆進口風險規避的政策選擇

第10章 總結與結論

附錄1 主要集團與公司的業務

附錄2 中國大豆產業安全狀況評估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