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規劃學會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英文名稱 Urban Planning Society of China,簡稱 UPSC。它是由城市規劃工作者和有關單位自願結成的全國性學術團體,系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團結廣大城市規劃工作者,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開展學術研究和交流活動,促進城市規劃學科建設,傳播城市規劃科學知識,推動城市規劃職業發展,提高中國城市規劃的理論與實踐水平,為我國城鄉可持續發展和城鎮化健康發展服務。

簡介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成立於1956年,是依法登記的法人學術性社會團體和職業組織,規劃領域唯一的國家一級學會,會員遍布全國,包括一大批院士、教授、研究員、高級規劃師、註冊城市規劃師,匯集了城市規划行業的精英,代表了當今中國城市規劃領域的最高學術水平。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是我國在國際城市與區域規劃師學會的官方代表,也是世界銀行註冊的諮詢機構, 與主要國家的規劃組織簽署了雙邊合作協定,近期的業務合作單位包括聯合國開發計畫署、聯合國居署、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
學會每年組織大量學術研討和交流,為政府決策提供技術諮詢,出版各種學術書刊,從事各類公益性活動。由學會主辦的每年一次的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是我國規划行業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盛會。學會會刊《城市規劃》是我國城市規劃領域發行量最大、最權威的核心期刊;《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是我國工程建設領域唯一正式出版的英文期刊。學會曾經在城鎮化、規劃立法、規劃管理體制、住宅建設、城市機動化、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規劃技術標準、規劃決策民主化、城市安全防災等諸多領域為政府決策提出重要政策建議。學會是國家認可的註冊城市規劃師繼續教育機構,每年為註冊規劃師提供繼續教育培訓。
學會下設組織、青年、學術和編輯出版四個工作委員會,區域規劃與城市經濟、居住區規劃、風景環境規劃設計、歷史文化名城規劃、城市規劃新技術套用、小城鎮規劃、國外城市規劃、工程規劃、城市生態規劃建設、城市設計、城市安全與防災十一個專業學術委員會。學會辦事機構為秘書處,下設編輯部、諮詢部和聯絡部。

學會歷史

初創階段(1956-1984)

1956年,中國建築學會城市規劃學術委員會在北京成立
1966-1977年,中斷學術活動
1978年,“文革”後重新成立中國建築學會城市規劃學術委員會
成長階段(1985-1997)
1985年,中國建築學會六屆四次常務理事會同意學術委員會以“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的名義開展活動
1986年,中國科協批准(1986科協發字005號檔案)學會對外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 。
1992年,建設部批准(建人[1992]788號)更名為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隨後在民政部註冊登記。
1993年,正式以“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名義成立理事會。

大階段(1998至今)

1998年,全面實行獨立核算、自收自支。
1999年,調整秘書處工作機構,下設聯絡部、編輯部與諮詢部
2001年,決定每年舉辦學術年會,隨後定名為“中國城市規劃年會”
2004年,第三屆理事會成立,學會機構專業化、年輕化得到很大改善
2006年,學會網站開通
2007年,作為中國官方代表,加入國際城市與區域規劃師學會;成為世界銀行註冊的諮詢機構

歷任理事長

。王文克 WANG Wenke(1918-2006)

王文克

1918年3月出生於濟南。1934年考入北平師範大學,其間追隨共產主義理想,積極投身“12.9”學生抗日救亡運動。新中國成立後,曾任華北局組織部城市科科長、華北行政委員會財委城市建設處處長、建工部城市建設總局副局長、建築工程部城市規劃局副局長、國家建委城市規劃局副局長、國家計委城市建設計畫局副局長等職務。具體指導了八大重點城市和上海、北京等地的城市規劃,直接參與中央制定我國城市建設規劃的方針政策,是我國城市規劃、城市建設事業的元勛。積極組建城市規劃學術組織,1956年起任第一屆城市規劃學術委員會(中國建築學會城鄉規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曹洪濤 CAO Hongtao

曹洪濤

1916年生,河北省深澤縣人。1937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清苑縣委書記、保定工作委員會書記。解放後先後任中共保定市委副書記、輕工業部人事司副司長、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輕化工局局長、國家計委城市建設計畫局局長、國家經委城市規劃局局長、國家建委城市規劃局局長、國家城市建設總局副局長和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顧問。
1978年起任第二屆城市規劃學術委員會(中國建築學會城市規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後任第三、四屆城市規劃學術委員會顧問、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顧問。

。鄭孝燮 ZHENG Xiaoxie

鄭孝燮

1916年生於瀋陽市,原藉山東諸城。1942年畢業於重慶中央大學建築系,後在武漢從事建築設計和城市規劃。1999年在北京清華大學建築系任教,後長期任國家城市規劃部門專家,高級建築規劃師。長期從事城市規劃工作,潛心於城市歷史文化方面的研究。曾任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文物委員會委員等。在擔任第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期間,竭盡全力投入政協組織的文物保護調查研究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1978年起任第二屆城市規劃學術委員會(中國建築學會城市規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81年起任第三屆委員會主任委員。後任第四屆委員會顧問、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顧問。

,吳良鏞 WU Liangyong

吳良鏞

1922年出生於南京;1944年畢業於重慶中央大學建築系,獲工學學士學位;1949年獲美國匡溪藝術學院建築與城市設計系研究院碩士學位;清華大學建築與城市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人居環境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吳良鏞積極致力於人居環境的規劃設計研究及城市設計的方法研究,出版了《廣義建築學》等多部著作。他也是著名的建築教育家,是中國特色建築教育體系的創始人之一。
1956年他參與創建第一屆城市規劃學術委員會(中國建築學會城鄉規劃學術委員會),並歷任第一至三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四屆委員會主任委員;1990年起任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長,2004年起任名譽理事長。

,周乾峙 ZHOU Ganshi

周乾峙

1930年出生於江蘇蘇州,195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系。曾任建設部副部長、八屆全國政協副秘書長、九屆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現任建設部特邀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城市規劃法》主要起草人;曾負責編制西安市總體規劃、天津及唐山市地震後恢復重建規劃;主持編制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先後主持中國科學院院士諮詢課題“中國大城市交通研究”、“城市化中的科學問題”;負責中國工程院“中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研究”、“降低捷運造價研究”等;作為主要成員參加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諮詢課題“西北水資源開發利用研究”、“東北水資源水土資源配置、生態環境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城市化進程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等。著有論文數十篇。
1978年起歷任第三、第四屆城市規劃學術委員會(中國建築學會城市規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常務副主任委員,1990年起歷任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第一、二屆理事會常務副理事長,2004年起任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第三屆理事會理事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