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幾何中心

我國大陸幾何中心在蘭州附近,若以蘭州為圓心,以2500千米為半徑畫圓,我國大陸基本上都在這個大圓內。但是,在我國大陸之外,還有領海及眾多的島嶼,我國最東有蘭嶼島,最南有曾母暗沙,這些都是我國的神聖領土,因此我國大地原點坐標就要移至蘭州以東的地方。我國的原點,位於秦川腹地的涇陽縣,在縣東10千米的永樂鎮,有一處占地約42畝的地方,是中國大地基準點”,那裡四周高牆森嚴,鐵門緊閉,牆內冬青翠綠,景。

我國大陸幾何中心在天水

天水市地處陝、甘、川三省交界,東連祖國內地華中、華東及沿海各地,天水市風光(20張)西通青海、西藏、新疆、直至歐亞大陸橋上的歐洲各國,南鄰祖國大西南,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北上翻越六盤山便可進入寧夏。天水正好在祖國的幾何中心,地處東經104°35′~106°44′、北緯34°05′~35°10′之間,市區平均海拔高度為1100米。

我國的原點,位於秦川腹地的涇陽縣,在縣東10千米的永樂鎮,有一處占地約42畝的地方,是中國大地基準點”,那裡四周高牆森嚴,鐵門緊閉,牆內冬青翠綠.中國陸地地理中心位置的確定,涉及重要地理信息數據,未經國家測繪局審核並報國務院批准,任何單位、個人無權確定中國陸地地理中心。王春峰強調,確定中國陸地地理中心涉及國家領土、外交等多方面因素,既是個嚴肅的政治問題,也是個嚴謹的科學、技術問題。一方面,在我國陸地、海洋邊界尚未正式全面劃定之前,不宜進行此項工作;另一方面,如果不把台灣、西沙、南沙及南海等我國享有主權的島嶼和海域作為不可分割的整體來量算和確定陸地中心,必定會造成不良的政治影響。而且,目前確定地理中心有多種不同的量算方法,不同的方法得出的結論也不盡相同,其科學性都有待進一步論證。我們可以把祖國的版圖想像成一個巨大的紙片(各部分的厚度相同),如果考慮的細緻些,這個紙片是稍微彎曲的(因為地球的曲率).理論上說,可以只在這張紙片的下面一個唯一合適的點施加一個向上的力,就可以使它穩住而不會向任何方向傾倒,這就是這一物體的重心,如果紙片是無限薄的,那就是它的中心.我所構想的中國地理中心就是這個意思. 曾經閱讀過一篇地理文章,說的是中國人口分布中心在河南信陽。什麼意思吶?有沒有見過天平,天平是由作用在一條槓桿上的三個力保持平衡的。假設這個天平變了,不是一條槓桿了,而是一塊鋼片了,施加在這個鋼片上不同地方(對應祖國不同地方)的力量(對應於不同的人口密度)也不同,那么存在一個支點能使這個二維天平平衡住,這就是說,人口地理分布中心。

我國陸地地理中心標誌國心塔

近日在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董家嶺鄉董家嶺落成(見圖)。 董家嶺位於東經103度23'19'',北緯35度33'49'',海拔2664米,是東鄉境內的制高點。經國內地理專家科學測算,此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陸地地理中心點。 新落成的國心塔高2000厘米,象徵建塔時間;塔身上部圓球象徵地球;中部56根圓柱,象徵56個兄弟民族;下部由34根圓柱承托中國版圖,象徵著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底部4個支柱和中心吊錐對準東西南北中,吊錐所指圓點即為中國陸地地理中心。

成都是中國的地理中心

成都是中國的地理中心”。實際上,就中國版圖而論,說成都是西南城市並不完全準確。從東西位置來看,中國領土東起東經135°05′,西到東經73°40′,成都市介於東經102度54分至104度53分,恰好處於東西的中央;從南北來看,中國領土北起北緯53°30′,南起北緯4°53′,成都位於北緯30度05分至31度26分之間,稍微靠北,而如果主要以大面積的陸地來說,成都又基本處於中國南北的中間。 無論是與重慶、西安、長沙還是武漢等其他最為接近的大城市相比,成都都是真正位於中國地理中心的城市。 以文化論,結合成都的地理中心地位,可以說,“成都是中國文化的十字路口”。成都是東西南北的交匯點。東部看成都是西部,西部看成都又是東部,北方人說成都是南方,南方人看來成都又有點“北”,連成都話都是屬於北方方言。成都是“不東不西,不南不北,既東既西,既南既北”。此其一。四川是中國地貌最豐富的省份,可以說,“除了大海,四川什麼都有”,而高山相鄰,平原在懷,四川的樞紐—歷史悠久的成都不僅在地理上有鮮明的東、西、南、北對接特點,在文化上更是兼容並包四面八方,不論是古今文化、中外文化,還是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城鄉文化,成都表現出明顯的一體多元、多元共生特徵。成都有中國最悠久的城市發展史,成都也上演了最時尚、現代、動感的超女現象;這裡有由司馬相如、薛濤、杜甫、諸葛亮,以及近代巴金、李劼人等文化名人演繹的中國文化源流,也有20世紀初由英國人陶維新、啟爾德,美國人畢啟、加拿大人林則等人帶來的西方文化傳統;這裡是道教的發源地,也是儒家文化與釋家的重鎮;這裡是漢民族的聚居區,也是包括藏族、回族、彝族等眾多少數民族生活的樂園;成都既是中外聞名的大都市,也具有中國傳統城市的鄉村風味,成都的“農家樂”(不僅是農家之樂,更主要市民之樂)對許多城市產生了影響,與其說成都有“農耕文化”的色彩,不如說它有“耕讀文化”的傳統準確,成都就象一個“世代耕讀,詩書傳家”的士大夫家庭,透露出濃濃的書卷氣與雍容閒適。中國幾乎沒有任何一座城市有這樣的文化包容度與文化張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