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周刊

中國周刊

《中國周刊》2009年5月5日正式出刊。推崇獨家的報導、獨到的視野、獨立的觀點和獨特的報導風格,強調原創性、權威性和可讀性。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原則,記錄變革的中國社會,鼓勵和推動社會各領域的創新行為,關注和體察社會各階層的生存狀態,觀察和分析社會各層面的流變異動,是社會各界人士了解中國的最佳讀本;另有,中央電視台知名節目《中國周刊》。

基本信息

特色

故事化解讀:從個體角度,看時代命運。

——《中國周刊》,觸摸活的中國

簡介

中國周刊中國周刊

經過緊鑼密鼓的籌備,《中國周刊》已經整裝待發,2009年5月5日盛大登場。一群滿懷激情和理想的新聞人再造《中國周刊》,他們決意——“因中國崛起而新生,為民族復興而命筆。”2009年5月5日10:30,《中國周刊》執行社長、總經理兼總編輯朱德付做客新浪聊《中國周刊》創刊經過。他表示《中國周刊》是硬派雜誌,目標讀者是比較從容去生活、思考、行動的人。

基本內容

中國周刊中國周刊

2009年5月5日正式出刊。

《中國周刊》由資深媒體人朱德付帶領的中國傳媒“夢之隊”傾情打造,於2009年5月5日正式創刊。

《中國周刊》的追求:客觀,理性,權威,公信力,以國家利益至上為原則,將公眾利益置於首位。

《中國周刊》是由共青團中央主管、中華兒女報刊社主辦的綜合性政經新聞周刊。

《中國周刊》旨在報導中國、反映國情、引領輿論、重塑價值。

《中國周刊》的發行獨有創新的發行優勢,打造出強大的精準發行展示網路。

《中國周刊》策略:面向主流人群的有效發行,科學的發行渠道管理

如果關注中國命運,關注這個國家的改革、進步,對社會有責任心,對中國發展深具關懷,希望他讀《中國周刊》。有人講讀完很硬、很辛苦,但是我覺得我們《中國周刊》,出發點並不是為了讓讀者讀起來很輕鬆,因為它不是八卦雜誌,它也不是時尚的,也不是休閒的,也不是那種打發時間的。你看了以後,你得到一些,你思考一些,這是我們辦雜誌的初衷。所以,如果要很輕鬆閱讀,可能會很失望。過得硬就是《中國周刊》的風格,我覺得這是一本非常過得硬的雜誌。如果你想讀一本很硬朗、很硬派的雜誌,《中國周刊》不會讓你失望。當然如果想到這裡休閒、取樂,想看一些美女、八卦,就不要買我們這本雜誌。這個雜誌應該講比較男性比較陽剛,讀者應該是年齡30歲以上比較成熟的男人,不是整天惶惶恐恐為生活寢食不安的人。比較從容去生活、思考、行動的人,可能是《中國周刊》的目標讀者。我希望關注中國國家命運的人來關注《中國周刊》。

主要欄目

中國周刊中國周刊

《中國周刊》的主要欄目包括:

封面報導——近期重大新聞事件背後故事的挖掘、歸納和分析,彰顯在中國社會轉型的大背景下,個體奮鬥掙扎努力進取的精神,以及這一過程中呈現的他們和中國社會的夢想。

這些精心打造的中國故事,與大時代的變遷緊密相關,每個人都可從中讀到自己的影子。

速覽——速覽板塊通過事件、人物、圖片、聲音、外媒等不同手法對近期新聞進行梳理、歸納。

中國周刊中國周刊

觀察——梳理分析國內外重大政治經濟趨勢。

人物——通過社會各階層人士的榮辱沉浮經歷,分享個人在中國社會中努力奮鬥的故事。從個人的命運中看到自己的命運。

評論——對近期重要新聞事件的分析判斷。

影像——直觀呈現中國社會變遷和人物命運的一組紀實圖片故事。

財經——對熱門財經事件、人物進行細緻的深度報導,還原真實事件,普通人也可讀懂經濟生活的邏輯。

高端對話——“高端對話”,是《中國周刊》與央視“對話”欄目共同打造的精品財經欄目。每期與一個世界級財經大師探討共同關注的話題。

綠色——《中國周刊》新推出的綠色欄目。關注環保人物、機構、項目、事件、科技,以及每一個能為環境做出貢獻的可能。每期播報熱點環保事件。

世相——通過對世態的深入描寫,使讀者在了解真相的同時觸摸到真實的中國社會,引人思考。

生活——由賈璋柯、王小丫等作者帶來的影評、科技、美食等內容的生活隨筆,提倡生活趣味。

專欄——通過社會各階層人士的榮辱沉浮經歷,分享個人在中國社會中努力奮鬥的故事。

X地帶——新鮮的產品、奇特的設計、最潮流的科技產品帶你步入未知的“X”地帶。

團隊成員

《中國周刊》總編輯朱學東《中國周刊》總編輯朱學東

總編輯:朱學東

常務副總編輯/常務副總經理:蔣晨明

副總編輯:徐一龍

總編輯助理:李佳蔚

記者:|張友紅|楊洋|閆小青|劉暢|彭波|張亞利|馬多思|柯實|宮璽

美術總監:李貞

美術編輯:牛雪

讀者定位

中國周刊中國周刊

《中國周刊》的目標讀者高端人群。他們有社會影響力,是有話語權的治國階層,是這個社會的“意見領袖”。他們是品位生活產品、新產品和高科技產品的最先嘗試者,品位和品質生活者和追求者、創造者,時尚的追求者和打造者。

讀者性別比例

《中國周刊》報導的原創性和國家利益至上的責任感,決定了《中國周刊》讀者以男性偏多的黃金讀者結構。

零售:

各大城市機場書店,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天津、瀋陽、大連、長春、武漢、杭州、寧波、南京、西安等為重點的全國二級以上城市的書報亭、便利店、書店、大學

雜誌發行

主要渠道:

中國周刊中國周刊

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全國二級以上城市書報亭、便利店、書店、捷運及高鐵書店、大學等均有零售;

在全國所有大、中、小機場,中國周刊都有很好的銷售口碑,單期銷售量穩居前列;

卓越亞馬遜商城、京東360商城、北京圖書大廈網上書店可以購買;

其他渠道:

雜誌社大客戶部針對特定公務人士、意見領袖、商業精英和消費引導者展開的自主服務;

北京、上海、廣州等重點城市建立最大規模的高端人群展示網路,復蓋眾多四五星級酒店及多家銀行、證券公司、甲級寫字樓、高檔會所、咖啡館、大學圖書館、活動中心、學術交流中心等場所;

在部分航空公司的貴賓候機室,部分航班的頭等艙、商務艙,部分商務包機上,可閱讀到《中國周刊》;

雜誌贈刊主要面向高端人群,包括國家部委官員、權威機構、知名專家學者、標桿性企業負責人、地方政府負責人等。

市場活動

講堂計畫:

講堂計畫是中國周刊系列活動的一個重要子品牌。每月一期,舉辦規模和品牌影響力都在不斷提升。話題涉及文史、政經、法哲,跨越時間和空間,讓觀眾的思想與各界精英的知識連線。

影像計畫:

影像計畫是中國周刊系列活動的另一個重要子品牌。採取隨刊附贈方式,尋找並甄選各類影像。從影像角度切入,“見人、見景、見情、見理”,跟隨時代,記錄中國。

出版計畫:

出版計畫是中國周刊報導內容的延伸,是常規刊物向綜合文叢的橫向跨界。出版計畫的第一個產品《中國財富圈》幾度躍升噹噹網經濟類圖書總榜第一位,經濟通俗讀物類飆升榜第一位。

新媒體

中國周刊手機客戶端

iphone版:通過app store搜尋下載

Android版:通過91手機助手、豌豆莢、360手機助手等平台搜尋下載

《中國周刊》信息發布平台

新浪微博、騰訊微博、搜狐微博、網易微博、人民微博、鳳凰網微博、人人網主頁、開心網主頁、新浪部落格、搜狐部落格中搜尋“中國周刊”,點擊進入。

手機端版本基本信息

中國周刊中國周刊

中國周刊 V1.0.3

下載:88次

大小:940KB

時間:2012-04-22

類別:聊天閱讀

語言:中文

系統:Android 1.6+

軟體介紹

中國周刊是一款手機雜誌閱讀軟體。中國周刊手機客戶端集《中國周刊》精彩雜誌於一身,將精美圖片、封面故事、人物專訪等重點欄目整合發布,讀者將免費閱讀到《中國周刊》雜誌最精彩的文章以及最新動態,讓《中國周刊》與您越來越近。突破傳統,完美結合智慧型手機功能。內容每日更新,讓您時刻了解深入的報導及豐富的新聞資源。

螢幕解析度

QVGA(320×240) ,WQVGA(400×240) ,HVGA(480×320) ,640×360 ,VGA(640×480) ,WVGA(800×480) ,FWVGA(480×854) ,qHD(960×540) ,DVGA(960×640) ,480×1024 ,WSVGA(1024×600) ,WXGA(1280×800) ,XGA(768×1280) ,1280×720

評價

中國周刊中國周刊

如果你想讀一本很硬朗、很硬派的雜誌,讀《中國周刊》不會讓你失望。

比較從容去生活、思考、行動的人,是《中國周刊》的目標讀者。我希望關注中國國家命運的人來關注《中國周刊》。

《中國周刊》是我職業生涯最後一個夢想,我想在三、五年之內打造成中國真正有影響力的綜合性周刊,可以媲美美國的《時代周刊》,那才是職業生涯修得正果,可以真正退出傳媒江湖。(朱德付)

發刊詞

中國周刊中國周刊

風雨兼程30年,中國真正實現了鳳凰涅槃,站在一個全新的歷史起點。從今天開始,讓我們在繼續專注於經濟建設的同時,全力以赴去促進中華文化的復興。我們不僅要讓國人聽到我們的聲音,我們還要讓世人尊重我們的聲音。

這,就是我們再造《中國周刊》的初衷:因中國崛起而新生,為民族復興而命筆。

《中國周刊》將忠實地記錄中國的光榮與夢想,堅持從世界角度展示中國深度。在關注國家命運的同時,我們更關注個體的命運。我們相信,國家的長足發展,有賴於個體的健康成長。這一進程,你我的命運緊密關聯。

關注制度變革和創新,是《中國周刊》的核心價值所在。我們相信,制度層面的每一種質的變革和進步,不僅關乎國家的命脈,更關乎每個國民的福祉。《中國周刊》珍惜中國社會取得的每一個進步,無論大小成敗,無論榮辱沉浮,只要踐行者為國為民,我們都會積極為之鼓與呼。

激濁揚清是大眾傳媒的天職。批判假醜惡,就是為了弘揚真善美。《中國周刊》將義無反顧地履行應盡之職責,將宵小者的醜陋行徑公之於眾,讓罪惡在陽光下無所遁形。

前路或許多艱險,但只要心存理想,我們就不會迷失方向。正如胡錦濤總書記指出的那樣:“機遇和挑戰考驗著我們,使命和責任召喚著我們。”歷史告訴我們:時機成熟了,到我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

央視欄目

中國周刊中國周刊

中央電視台原欄目《中國周刊》

中央電視台《中國周刊》欄目《中國周刊》欄目是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於2003年至2006年間開設的一檔新聞綜合節目,後更名為《新聞周刊》。

主持人:白岩松

該節目從2003年5月3日開始,每星期六晚上8:05,於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播出。

中央電視台《中國周刊》欄目

在45分鐘的時間裡,整理一周內國內最重要的新聞,最關注的人物。

對一周新聞進行回顧的《中國周刊》,不僅僅要告訴觀眾過去的七天都發生了哪些新聞,更希望和觀眾一起,站在七天的高度,用七天的視點,來看待過去一周的新聞。

2006年1月1日起,《中國周刊》更名為《新聞周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