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人生哲學

人禽之別――古代人生哲學的出發點一、古代對人禽之別的幾種認識二、義以為上的人生價值觀三、生死、苦樂、榮辱、義命第二章 推己及人嚴己寬人――處理人我關係的原則一、推己及人二、嚴己寬人三、謙第五章 人性論一、人性論的幾種思想二、人皆可以為堯舜三、成善途徑四、惡的成因第九章

內容介紹

內容簡介
繼承和發揚我國古代優秀傳統文化,吸取其精華,是我們有中國特色的
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所面臨的一項艱苦任務。本書正是從這一目的出發,在批
判和繼承的基礎上,對中國古代人生哲學的基本思想、基本精神作了較系統
的闡述。本書共十章,主要內容包括:對人生價值的理解;德刑之爭;對群己
關係、人我關係和人與自然關係的態度和原則;中和的原則;道德精神;修養
學說;古代若干道德規範等等。同時,為了閱讀,本書選用了一些古代經典的
文獻材料作為參考資料。全書通俗易懂,寓教於理,蘊涵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本書是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的階段成果,收入教育
部組織編寫的“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書系”。它不但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必
讀書,而且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尤其是青年)修身養性的參考書。

作品目錄

目錄
緒論
一、人生是一門大學問
二、中國古代人生哲學是一個寶庫
三、對傳統文化的批判繼承
第一章 人禽之別――古代人生哲學的出發點
一、古代對人禽之別的幾種認識
二、義以為上的人生價值觀
三、生死、苦樂、榮辱、義命
第二章 德刑之爭――對道德功能和特點的認識
一、先秦德刑之爭
二、道德與法制
三、社會風氣與國家治亂
四、道德和禮儀
第三章 義利公私之辨――對群己關係的理解
一、義利公私的三層含義
二、義以為上,私利服從公利
三、公私之交,存亡之本
四、傳統義利公私思想的內在矛盾
五、市場經濟下的義利公私關係
第四章 推己及人嚴己寬人――處理人我關係的原則
一、推己及人
二、嚴己寬人
三、謙
第五章 天人合――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
一、盡人事,知天命
二、人道與天道的一致
三、贊天地之化育
第六章 致中和――人道的根本目標和原則
一、和與同
二、中和
三、致中和之道
四、和與變,和與爭
第七章 修身為本――對道德自覺精神的提倡
一、由己
二、為己
三、修身為本,從自己做起
第八章 人性論――對成善之路的探究
一、先秦人性論的三種形態
二、對成善之路的不同認識
三、人性的三層次
四、對當前道德建設的思考
第九章 修養論
一、立志
二、自省
三、改過
四、博學
五、力行
六、磨鍊
七、養氣
第十章 對古代若干道德規範的分析
一、三綱五常
二、忠
三、孝
四、節
五、勇
六、廉
七、勤
八、儉
九、誠
學習參考材料
第一章 人禽之別
一、人禽之別在有義
二、義以為上的人生價值論
三、生死、苦樂、榮辱、義命
(一)生死
(二)苦樂
(三)榮辱
(四)義命
第二章 德刑之爭
一、先秦德刑之爭
二、道德與法制
(一)德教為治國之本
(二)刑德不可偏廢
三、治亂安危繫於風俗
四、道德與禮儀
第三章 義利公私之辨
一、義利
(一)見利思義,義然後取
(二)利人為義
(三)導欲,節慾
二、公私
第四章 推己及人,嚴己寬人
一、推己及人
二、嚴己寬人
第五章 天人合一
一、天地生人,萬物一體
二、贊天地之化育
三、不天其生,不絕其長
第六章 致中和
一、中和
二、致中和之道
三、和與變
第七章 修身為本
一、為己
二、慎獨
三、求諸己
四、匹夫有責,修身為本
第八章 人性論
一、人性論的幾種思想
二、人皆可以為堯舜
三、成善途徑
四、惡的成因
第九章 修養論
一、立志
二、知恥
三、自省
四、改過
五、勤學
六、力行
七、磨鍊
八、養氣
第十章 若干傳統道德
一、孝
二、勇
三、廉
附錄:
關於讀《論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