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傳佛教研究

中國南傳佛教研究

《中國南傳佛教研究》是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筱筠。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南傳佛教研究中國南傳佛教研究
本書作者廣泛蒐集歷史文獻資料並長期深入民族地區進行田野調查,在翔實可靠的第一手資料基礎上,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跨學科研究的理論方法,對錯綜複雜的宗教現象進行研究,系統梳理了中國南傳佛教的歷史,深入探討了南傳佛教的經典和教義、教派的形成和演變、寺院經濟、僧階制度、僧團管理模式、寺院教育、宗教藝術、南傳佛教的社會功能和現實意義等諸多問題,提出了觀點鮮明的獨特見解,填補了這一研究領域的空白。

本書最大的一個亮點在於作者對於中國南傳佛教的組織管理模式進行了分類研究,認為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中國南傳佛教不僅有僧團組織管理模式、有佛寺佛塔組織管理模式,同時還形成了具有鮮明的區域性特徵中國南傳佛教僧階管理模式。這一管理模式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南傳佛教內部管理系統已經成熟,也是其不同於漢傳佛教、藏傳佛教的一個特點,同時也是其區別於東南亞南傳佛教管理體系的不同之處。此外,中國南傳佛教的居士管理模式也是其不同於漢傳佛教之一大特色。其獨特的波章管理系統的建立是中國南傳佛教利用地方社會精英隊伍,有序處理佛教社會事務的成功典範。此管理模式的建立,成為中國南傳佛教有序進入少數民族社會管理體制的一個橋樑。

圖書目錄

緒論

一 學術研究綜述

二 學術研究思路

三 主要研究內容

四 研究方法

五 學術價值及創新之處

第一編 歷史記憶:中國南傳佛教的傳播

第一章 中國南傳佛教的分布

第一節 中國南傳佛教的地理分布位置

第二節 中國南傳佛教的信仰民族分布

一、雲南省境內傣族的分布

二、雲南境外的傣泰族群

第二章 中國南傳佛教的傳播及發展

第一節 雲南宗教傳播及其發展

一、佛教傳播及其特點

二、伊斯蘭教傳播及其特點

三、道教傳播及其特點

四、基督教傳播及其特點

五、天主教傳播及其特點

第二節東南亞佛教傳播及發展

一、緬甸佛教的傳播及發展

二、泰國佛教的傳播及發展

第三節 中國南傳佛教的傳播及發展

一、佛教傳入雲南的一些觀點

二、對南傳上座部佛教傳入時間的分析

三、中國南傳佛教傳播的特點

第二編 中國南傳佛教的教理與派別

第三章 中國南傳佛教經典及基本教義

第一節 中國南傳上座部佛教的主要經典

一、中國南傳上座部佛教三藏

二、雲南上座部佛教儀式中常頌的佛經

第二節 中國南傳上座部佛教的主要教理、教義

一、緣起論

二、業報輪迴的思想

三、四念處

第四章 中國南傳上座部佛教的派別

第一節 斯里蘭卡佛教派別

一、大寺派、無畏山寺派、�多林派

二、林居派和村居派

第二節 泰國佛教派別

一、蘭那泰王國佛教派別

二、素可泰王國等泰國佛教派別

第三節 緬甸的佛教派別

一、蒲甘王朝時期的佛教派別

二、南北朝時期佛教派別

三、東吁王朝時期佛教派別

第四節 中國雲南南傳上座部佛教派別

一、潤派佛教

二、左抵派佛教

三、擺莊派佛教

四、多列派佛教

第三編 中國南傳佛教的宗教管理模式

第五章 中國南傳佛教社會的世俗組織制度

第一節 傳統的政教關係模式

一、傳統的中國南傳佛教與政治的關係

二、社會組織制度對中國南傳上座部佛教的能動作用

第二節 中國南傳佛教的發展與村社制度

一、傣族社會全民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的主要途徑

二、南傳上座部的重要生命線

三、南傳上座部佛教有序化發展的重要保證

第三節 中國南傳上座部佛教的當代世俗社會組織制度

第六章 中國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僧階制度及僧團管理模式

第一節 傳統的僧階管理模式

第二節 當代中國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僧階認定

一、南傳佛教稱謂與僧階

二、探索當代中國南傳佛教僧階制度認定的獨特性

三、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南傳佛教教職人員資格認定辦法》

四、當代南傳佛教寺院住持的管理模式

附錄一 《南傳佛教教職人員資格認定辦法》

附錄二 《南傳佛教寺院住持任職辦法》

附錄三 《漢傳佛教寺院住持任職辦法》

第三節 中國南傳佛教僧團管理模式

一、以布薩羯磨儀式來加強管理僧團的凝聚力

二、以六和敬精神來統攝僧團,促進僧團內部和合

第七章 中國南傳上座部佛教居士管理模式

第一節 中國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居士制度

一、“五戒”信徒和“八戒”信徒

二、居士的等級制度

三、信徒們的宗教實踐

第二節 波章:中國南傳佛教的特殊居士

一、生命的神聖化過程

二、“神聖權威”知識含量的認定

三、出色的世俗組織、管理能力

四、倫理道德價值要求――世俗社會權威的認可

五、結論

第三節 波章的雙重身份及其悖論性特徵

一、中國南傳佛教社會管理體系的權威

二、在世俗空間被去神聖化的普通人

三、波章身份悖論性特徵分析

四、結論

第四節 波章管理系統的建立

第八章 中國南傳佛教佛寺佛塔的管理模式

第一節 中國南傳佛教的佛寺組織管理模式

第二節 中國南傳佛教的佛塔系統組織管理模式

一、傳統的佛塔管理系統的建立和完善

二、當代佛塔管理模式

第三節 中國南傳佛教的運行特點

一、中國南傳佛教高度重視基層宗教的管理,以僧階制度來管理區域佛教

二、將宗教活動納入到社會管理體系之中

三、結論

第四編 中國南傳佛教與社會實踐

第九章 中國南傳佛教的寺院教育

第一節 傳統的寺院教育模式

第二節 當代寺院教育

一、佛學院系統的寺院教育模式

二、變化中的當代寺院教育

三、與時俱進的當代居士寺院教育

第十章 中國傳佛教上座部佛教的寺院經濟及供養模式

第一節 傳統寺院經濟及供養模式

第二節 當代中國佛教寺院經濟及供養模式

第十一章 中國南傳佛教的社會記憶――以潑水節為例

第一節 以潑水節傳說異體故事類型中歷史記憶的彰顯與切換

一、潑水節傳說異體故事類型中歷史記憶的彰顯

二、潑水節傳說異體故事類型中歷史記憶的切換

第二節 潑水節活動儀式敘述的歷史記憶與切換

一、敘述模式:儀式中的歷史記憶

二、當代儀式敘述模式的切換

第三節 潑水節管理模式的歷史記憶與轉變

一、潑水節管理模式的歷史記憶

二、當代潑水節管理模式的轉換

第四節 潑水節活動地點的歷史記憶與轉變

一、潑水節活動地點的歷史記憶

二、當代潑水節活動地點的轉換

第五節 潑水節活動目的的歷史記憶與轉變

一、潑水節活動目的的歷史記憶

二、當代潑水節活動主要目的的轉換

三、結論

附錄一 西雙版納傣族創世史詩《巴達麻嘎捧尚羅

附錄二 2004年西雙版納潑水節安排

附錄三 西雙版納2007年潑水節安排

附錄四 雲南民族村2007年潑水節狂歡活動方案

第十二章 中國南傳佛教慈善事業

第一節 當代中國南傳佛教的“凡塵使命”

第二節 以“佛光之家”為代表的中國南傳佛教慈善事業

第三節 當代中國南傳佛教“凡塵使命”的意義

第四節 當代中國南傳佛教慈善事業的挑戰及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