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剪紙藝術節

中國剪紙藝術節

為推動我國剪紙藝術的繁榮和發展,彰顯東方剪紙藝術的獨特風貌和神奇魅力,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省文聯、河北省文化廳、張家口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河北蔚縣縣委、縣人民政府承辦的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於2010年8月1日至3日在享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剪紙藝術之鄉”、“中國剪紙藝術研究基地”美譽的河北省歷史文化名城蔚縣舉行。

基本信息

2010年6月29日上午,北京人民大會堂重慶廳,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暨第十屆山花獎·民間工藝美術獎(剪紙類)評獎組委會在此隆重舉行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新聞發布會,向廣大媒體介紹將於8月1日至3日在中國河北蔚縣舉行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中國文聯、中國民協、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省文化廳、河北省文聯、河北省民協、張家口市、蔚縣等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及文化藝術界和學術界人士、各級新聞媒體記者二百餘人參加發布會。

會議由中國民協副主席鄭一民同志主持,中國民協領導介紹藝術節活動的意義和目的;河北省蔚縣縣委王志軍書記介紹剪紙藝術節籌備情況和剪紙藝術節亮點內容,河北省蔚縣人民政府燕旺林縣長介紹窗花姑娘和巧手漢子的遴選經過;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夏潮,河北省政協副主席劉建生,中國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羅楊,中國民協黨組成員、秘書長向雲駒分別發表了重要講話。中國民協副秘書長趙鐵信、河北省文化廳副廳長彭衛國、河北省文聯副主席潘學聰和張家口市宣傳部長鄭麗榮為我國首位“窗花姑娘”和“巧手漢子”頒發證書和授掛佩帶。

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以傳承、創新、發展為主題,以“喜慶、民樂、絕倫、傳承”為理念,展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成就,促進中國剪紙文化相互交流,加強經濟技術合作,拓展剪紙產業發展領域和發展空間。屆時將有來自全國各地剪紙門派,百餘位大師,上萬幅佳作集聚蔚縣,在中國剪紙藝術一條街內華麗登場,真可謂以紙為媒傳真情,萬種風韻匯盛節。

據悉,河北蔚縣剪紙2006年5月蔚縣剪紙以剪紙項首位的身份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10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9年1月,由北京大學等聯合主辦的“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中國創意城市文化名片”評選活動中,蔚縣剪紙與蘇繡、鈞瓷一起榮獲“民俗民片獎”。將展出上千個精品,可以說是一次引人入勝的世界非遺展示。

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盛會旨在薈萃中華民俗文化精華,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傳統,打造新的地方文化品牌,營造傳承古典、全民同樂、共享成果的文化氛圍,盛會特點異彩紛呈,主要有五大特色:定位高,世界剪紙看中國,中國剪紙看蔚州。目的明,以節會友、以節招商、帶動旅遊、促進發展。看點多,中國首條剪紙一條街別具特色的開街儀式;滿城皆是剪紙文化衫;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民俗文藝演出;千年古縣文化古樸雄厚,原生態自然風光旖旎。特點強,全民參與,全國關注;首次引用形象人物“窗花姑娘”和“巧手漢子”弘揚剪紙文化藝術。名號廣,全國盛會,名家雲集;中國剪紙藝術交流的聖殿;剪紙藝術理論研究高層論壇;弘揚中國剪紙藝術的《蔚縣宣言》。

此次藝術節總體活動期為2010年7月至9月曆時三個月,包括前期宣傳造勢活動7項內容;集中活動期中國剪紙藝術發展高層論壇--紀念王老賞誕辰120周年研討會、中國民間文藝界最高獎—國家山花獎·民間工藝美術獎(剪紙類)評獎、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金、銀、銅獎評選、參觀考察文化生態旅遊資源、拜燈山等多項活動;後期剪紙文化的挖掘和剪紙產業發展、經濟成果的收集和整理等五項活動。

在中國剪紙藝術文化推廣交流戰略中,“首屆中國剪紙藝術”將以“國際性、民族性、潮流性”為特色,作為中國剪紙的品牌和標緻性活動在河北蔚縣隆重舉行。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結合全國文化旅遊熱點,將會推動中國剪紙參與大量形式各異內容精彩的國際時尚活動,參與者將會感受到世界文化潮流運動的脈搏。而河北蔚縣,亦將因此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現代剪紙活動的風向標,成為世界時尚剪紙的前沿陣地。可以預見,在“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強力促動下,中國剪紙即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時代。

參與者

中國民間剪紙,於2009年10月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文聯、中國民協在人民大會堂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將於8月1日至3日在河北省蔚縣舉行。

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將有來自全國各地41家剪紙門派,百餘位大師,上萬幅佳作集聚蔚縣。據了解,河北蔚縣是“中國剪紙藝術之鄉”,蔚縣點彩剪紙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有花卉、戲劇人物、臉譜四大類等 3000多個品種,曾湧現出王老賞等藝術家,在全縣剪紙從業人員達3萬餘人。

藝術節期間,為紀念著名剪紙藝術大師王老賞誕辰120周年,中國剪紙藝術發展高層論壇將舉辦。此外,國內首條“中國剪紙一條街”將開街。中國民間文藝界最高獎——國家山花獎·民間工藝美術獎(剪紙類)評獎也同時舉辦。

另悉,本屆中國剪紙藝術節還將邀請日本、韓國、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多國在華留學生參會。

節日特色

亮點一:充分展現蔚縣剪紙絕技。讓全國各地的佳賓和遊客,與蔚縣人民一起,共同領略蔚縣剪紙這朵民間藝術奇葩的獨特魅力,共同見證蔚縣剪紙藝術家的精湛技藝,共同體驗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鄉風民情。同時搭建起蔚縣剪紙界學習借鑑國內外經驗、同業內朋友交流合作的橋樑。

亮點二:紀念著名剪紙藝術大師王老賞誕辰120周年。組織中國剪紙藝術發展高層論壇,來自全國各地的40餘名著名專家學者將聚焦“中國剪紙藝術保護、弘揚、創新和產業化發展”發表高見,給剪紙理論界和藝人帶來更多的啟迪和收穫。

亮點三:舉行國內首條“中國剪紙一條街”開街儀式。為來自全國41個國務院公布的剪紙非遺項目傳承地的藝術家們提供展廳,展出風格各異的剪紙藝術精品,並進行現場表演和技藝交流。這些剪紙藝術家個個身懷絕技,都是各省市自治區精心選拔的代表性人物和傳承人,堪稱是中國剪紙藝術界群英聚會,堪稱國內一流剪紙的視覺盛宴。大家從全國各地匯聚到中國剪紙一條街,目的是探索打造中國剪紙藝術交流的聖殿和創建永久性行銷市場,把中國剪紙一條街建成“國字號”的交易和集散中心。

亮點四:“窗花姑娘”和“巧手漢子”閃亮登場。這是首次在我國剪紙藝術活動中推出的代表人物,兩個人是從數萬剪紙藝人中推薦、篩選而產生的,德藝雙馨,是剪紙藝術界的新秀,擔當本屆藝術節的禮儀人物。

亮點五:各地來賓和城鄉居民廣泛參與。突出民眾性是本屆藝術節的又一鮮明特徵。各地來賓可深入到剪紙戶親自參與蔚縣剪紙製作全過程,親身感受剪紙藝術的神奇和美妙,同時各種民俗活動豐富多彩,使會場內外到處充滿藝術節的氛圍,滿城盡飄剪紙衫。

亮點六:進行中國民間文藝界最高獎——國家山花獎·民間工藝美術獎(剪紙類)評獎。同時,還要進行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金、銀、銅獎評選。本屆剪紙藝術節設金獎10名,銀獎20名,銅獎30名;

亮點七,邀請亞洲五國在華留學生參加活動。為了擴大本屆剪紙藝術節在海內外的影響,探討舉辦國際剪紙藝術節,本屆藝術節將邀請日本、韓國、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國家15名在華留學生到會參加各項活動。

亮點八,考察蔚縣的文化生態資源。藝術節期間,擬組織中外來賓參觀考察小五台·金河景區和飛狐峪·空中草原景區,考察暖泉鎮等古村落及古寺廟、戲樓、壁畫,觀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打樹花、拜燈山等,請大家為地方經濟文化建設出謀劃策。

亮點九:簽署《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蔚縣宣言》。目的在於使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上學術研討和各項活動達成的共識和成果儘快傳播,為我國剪紙藝術保護、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亮點十:眾多媒體將雲集蔚縣。本屆剪紙藝術節擬邀請60--80家新聞媒體參與,對剪紙藝術節進行深層次多方位宣傳報導。期望在座的各媒體的記者們屆時能光臨蔚縣。

節日開幕

2010年8月1日上午9時,在蔚縣文化廣場,氣勢恢宏的《代王鼓》拉開了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別開生面的表演序幕。

由中國文聯、民協、省委宣傳部、張家口市政府等主辦的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暨第十屆山花獎民間工藝美術獎(剪紙類)評獎,在剪紙藝術之鄉蔚縣開幕。來自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和國務院公布的41個剪紙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地的剪紙藝術家代表、專家學者,齊聚蔚州城,進行剪紙技藝交流、展演、競技、研討。

中國剪紙藝術節 中國剪紙藝術節

記者從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了解到,在為期三天的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期間,國內首條“剪紙一條街”開街、第十屆山花獎·民間工藝美術獎(剪紙類)評獎、中國剪紙藝術發展高層論壇三大主題活動輪番登場,共同搭建起展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成就,拓展剪紙產業發展領域和發展空間的新平台。1日下午,各地的40餘名著名專家學者聚焦“中國剪紙藝術保護、弘揚、創新和產業化發展”。同時,中國民間文藝界最高獎———第十屆山花獎·民間工藝美術獎(剪紙類)評獎啟帷,蔚縣剪紙藝術家任志國創作的《和諧中華》等5幅作品入圍山花獎參評作品。同時,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頒獎儀式高調舉行。

今日上午,剪紙一條街內,來自全國41個國務院公布的剪紙非遺項目傳承地的藝術家們將刀剪並舉,各顯其能,演繹國內一流剪紙盛宴。以此為契機,剪紙一條街有望成為中國剪紙藝術交流的聖殿和永久性行銷市場,當地欲將其打造成“國字號”的交易和集散中心。

據主辦方介紹,“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選擇在河北蔚縣召開,既與蔚縣剪紙雅俗共賞的藝術價值密不可分,也與該縣當前蓬勃發展的剪紙產業大有關聯。蔚縣點彩剪紙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是全國唯一一種以陰刻為主、陽刻為輔的剪紙。目前,全縣22個鄉鎮中有28個剪紙專業村,剪紙專業戶1100戶,剪紙從業人員3萬餘人,年產剪紙500多萬套,產品暢銷美、日、德、新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收入2億多元。

蔚縣的剪紙藝術,從傳承、到生態環境的保護、再到產業化的發展規劃,是完整的鏈條。用中國民協副主席鄭一民的話說就是“非常難得”,他說:“一代剪紙宗師王老賞的遺址保護非常到位。”更難得的是,日前,蔚縣西合營職教中心、縣城前三國小、縣城第一幼稚園掛牌成為首批“蔚縣剪紙藝術特色學校”,顯示了當地對於傳承這一民間藝術的長遠眼光。(記者張偉亞、張岩)

第三屆中國剪紙藝術節

中國剪紙藝術節 中國剪紙藝術節

第三屆中國剪紙藝術節於2012年6月16日至18日在河北蔚縣舉辦。 該屆藝術節由中國文聯、中國民協、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省文聯、河北省文化廳、張家口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藝術節突出“傳承、創新、發展、繁榮”主題,呈現“展示評比獨具新意、剪紙巧繪丹麥童話、一線技工走上前台、‘洋弟子’現場獻藝、‘村長’論壇意義深遠、民俗展演多樣獨特、文化工程密集亮相、國際友人深度參與、經貿活動廣泛深入”等十大亮點。目的是擴大世界非遺項目中國剪紙在海內外的影響,構築中國剪紙藝術與世界剪紙藝術的交流平台,展示中華民族剪紙藝術的精品和成就,做大做強以蔚縣剪紙為代表的文化產業。

舉辦地

中國剪紙藝術節 中國剪紙藝術節
中國剪紙藝術節 中國剪紙藝術節

河北蔚縣是“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剪紙藝術之鄉”,“中國剪紙藝術研究基地”,全國文化先進縣,蔚縣古城是河北省歷史文化名城。蔚縣點彩剪紙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有花卉、戲劇人物、臉譜四大類等 3000多個品種,被國家外交部確定為國家級饋贈佳品。由於這種藝術是以農家漢子為主創造並傳承的技藝,被專家們稱為“男人的藝術”,中國民協馮驥才主席曾讚揚“蔚縣剪紙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美麗的象徵的符號”。開發了剪紙畫,研製、掛曆、賀年卡、旅遊紀念品等系列剪紙產品,暢銷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深受國內外歡迎。2006年5月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剪紙類榜首,2009年1月與蘇繡、鈞瓷一起榮獲由北京大學等聯合主辦的“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中國創意城市文化名片”評選活動“民俗名片獎”,2009年10月與豐寧剪紙、陝西剪紙捆綁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並排在中國剪紙首位。在歷史發展中先後湧現出王老賞等藝人和藝術家,在全縣有百餘個村中分布著剪紙藝人,從業人員達三萬餘人,是蔚縣的文化產業之一。

河北蔚縣縣委、縣政府立足優勢,審時度勢,實施“文化立縣、旅遊活縣、工業強縣、特色興縣”戰略,把優先發展文化旅遊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產業著力打造,圍繞打造環京津休閒旅遊目的地,叫響“京西蔚縣”品牌,高標準整合歷史文化、民俗文化、藝術文化、飲食文化資源,最佳化吃、住、行、游、購、娛要素布局。加緊對剪紙進行傳承、創新、發展的快速引導,力爭形成文化旅遊開發的核心產品,把朝陽產業培育發展成新的主導產業,讓蔚縣寶貴的剪紙藝術資源放異彩於世界。如今,窗花(蔚縣剪紙)已成為五朵金花(窗花、雪絨花、樹花、雕花、杏花)之首,成為提升“京西蔚縣”文化旅遊品位的一張靚麗名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