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兵器博覽館

中國兵器博覽館

中國兵器博覽館由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鄒家華親自提名。位於東方綠舟國防園的仿真航空母艦內,由地下一屋、地面一屋和二屋作為展示空間,總布展面積為1.2萬平方米,分為序廳、重型兵器陳列展示廳、輕型兵器陳列體驗廳、歷代兵器發展博覽廳,是目前我國規模較大、種類較全、展示手段較新的集展示、體驗、教育、科普為一體的國防教育和軍事科技的科普教育場館。計有展項數量40組,展品數量3500件,主要通過實物陳列、場景渲染、圖文展示、多媒體查詢、動態模型、戰場環境體驗等多種手段,既巨觀大氣的展示了現代兵器的種類、效能和系統構成,又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現代兵器系統的科技基礎知識,還有獨具特色的參與體驗活動,更使參觀者在觀看體驗到同時接受到中華民族歷史傳統的薰陶和切實的愛國主義教育。

展廳設定

序廳,以兵器發展歷史為軸線,選擇各時期兵器中的典型代表,依次演示冷兵器、輕兵器、地面火炮、裝甲車、防空兵器以及地對地飛彈構造而成的“巨型兵器動態模型”,使觀眾在約為3分鐘的觀看過程中對兵器的概念符號有形象直觀的了解,通過宏大的金屬造型,震撼的變化動作,聲、光、電、煙等相結合的環境渲染,給每個觀眾一種心靈的震撼

重型兵器陳列展示廳,由“三地一空”作為布展展線,給觀眾造成空間上的錯綜感和層疊感。“三地”即地面突擊兵器、地面壓制兵器和防空反導兵器,“一空”即空天兵器,配以戰場套用環境渲染,縮微模型沙盤展示,典型彈藥和設備的科普介紹,中外兵器知識介紹,多媒體LCD查詢演示等內容組成。展品以戰鬥機、坦克、裝甲車、火炮、飛彈等重型裝備為主,通過對現場地面及環境處理、造景渲染,烘托戰場氣氛,再現戰場實景,使參觀者具有身臨其境之感。

輕型兵器陳列體驗廳,由輕型兵器陳列區和戰鬥使用體驗區組成。輕型兵器陳列區:以展示輕型兵器和普及科學知識,揭示其戰術套用特點為目的。展品包括輕武器、彈藥、飛彈等武器裝備。戰鬥使用體驗區:讓觀眾在一個近似實戰的模擬戰場環境裡,掌握單兵武器的操作方法,感受不同戰鬥環境下的戰鬥體驗。共設定15-20套多媒體體驗系統,選用槍械、火箭筒、單兵制導兵器作為體驗兵器。通過多媒體互動軟體操控,耳麥接受聲音源,參與者利用模擬戰場中的戰壕、土堆、窪地、偽裝網、城市殘壁、樹林、草地等設施,配以特定燈光效果、炮火轟炸背景、彈片四落場景的戰爭環境渲染,均能感受到震動或彈片散落到身體的感覺,達到視、聽、觸的完全體驗和強烈感受!

歷代兵器發展博覽廳,以兵器發展史作為布展主線,以歷史上著名的戰爭故事作為場景背景。分為“源遠流長話兵器”歷史篇、“艱苦奮鬥創佳績”發展篇、“放眼全球迎挑戰”未來篇三部分。採用實物陳列、場景模擬、圖文說明、多媒體演示等手法,在展項中以“移步換景”的方式,採用視覺的變化,引導觀眾更快更好的接受信息,使其樹立正確的武器觀、歷史觀和對未來信息化戰爭的正確認識。

意義

中國兵器博覽館的建立,是喚起廣大青少年和社會公眾的憂患意識和國防意識,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頌揚中華民族文明史,成為對青少年和社會觀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科普教育的“大課堂”。

交通

自駕路線:上海市區人民廣場出發,上延安路高架,外環滬青平立交橋處轉A9滬青平高速公路(此處距“東方綠舟”32公里);或上318國道,延滬青平公路行駛,延路留意“東方綠舟”標識,從A9滬青平高速公路入口處行車半小時即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