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物聯網

物聯網(The 物聯網是繼計算機、網際網路和移動通信之後引發新一輪信息產業浪潮的核心領域,已開發國家和地區已紛紛開展物聯網領域的規劃布局。 國內物聯網的技術研究和標準制定工作起步較早。

中國企業物聯網:
各行業將用無處不在的末端設備和設施,包括具備“內在智慧型”的感測器、移動終端、工業系統、樓控系統、家庭智慧型設施、視頻監控系統等、和“外在使能”的如貼上RFID(射頻識別,俗稱電子標籤)的各種資產、攜帶無線終端的個人與車輛等等“智慧型化物件或動物”或“智慧型塵埃,通過各種無線、有線的長距離和短距離通訊網路實現互聯互通、套用大集成、以及基於雲計算的SaaS營運等模式,在區域網路、專網或網際網路上傳輸運行。
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指將物體通過感測設備、通信手段實現全面互聯的網路,包括物與物之間的互聯互通,也包括人與物之間的互聯互通。物聯網是套用信息通信技術的最新產物,可實現智慧型化的實時管理和控制,從而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率,已成為國際新一輪信息技術競爭的關鍵點和制高點。加快發展物聯網產業,不僅是提升信息產業綜合競爭力、培育新增長點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
物聯網產業發展背景和現狀
一、已開發國家加快物聯網相關技術和產業的前瞻布局
物聯網是繼計算機、網際網路和移動通信之後引發新一輪信息產業浪潮的核心領域,已開發國家和地區已紛紛開展物聯網領域的規劃布局。美國2009年9月提出《美國創新戰略》,將物聯網作為振興經濟、確立優勢的關鍵戰略;歐盟2009年6月制定物聯網行動方案,推出物聯網標準戰略,確保物聯網的可信度、接受度和安全性;韓國出台了《物聯網基礎設施構建基本規劃》,提出“通過構建世界最先進的物聯網基礎設施,到2012年打造信息通信融合的超一流ICT強國”的目標,並制定了四大戰略和12個重點項目。目前物聯網發展的關鍵技術標準和協定雖未統一,但各國已在一些領域加快套用,如商業零售、物流、環境監測、生物醫藥、智慧型基礎設施等領域。歐洲智慧型系統集成技術平台組織(EPoSS)在《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中預測,物聯網的發展將經歷四個階段:2010年之前廣泛套用於物流、零售和製藥等領域;2010-2015年實現物與物之間的互聯;2015-2020年進入半智慧型化;2020年之後實現全智慧型化。
二、我國將物聯網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予以重點關注和推進
國務院2006年發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關於“重要領域及其優先主題”、“重大專項”和“前沿技術”部分均有涉及物聯網的內容。溫家寶總理2009年11月3日在向首都科技界發表題為“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講話時明確指出“要著力突破感測網、物聯網關鍵技術,及早部署後IP時代相關技術研發,使信息網路產業成為推動產業升級、邁向信息社會的‘發動機’”。北京、江蘇、廣東、浙江等地方政府已開始抓緊布局。
國內物聯網的技術研究和標準制定工作起步較早。1999年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和國內有關高校即開始相關工作的研究,並呼籲成立國際物聯網標準特別工作組,負責相關國際標準的編寫。目前國內在器件設計和製造、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網路架構、軟體信息處理系統配套、系統設備製造、網路運營等物聯網主要環節已具備一定的產業化能力,並在第二代身份證、奧運門票、世博門票、貨物通關等領域開展套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