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鎮江船艇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鎮江船艇學院

鎮江船艇學院坐落於揚子江畔、江南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江蘇省鎮江市,地處長江三角洲,位於長江和京杭大運河十字交匯處,西接南京,東臨上海,地理位置優越,長達23公里的“潤揚長江大橋”使鎮江、揚州成為“啞鈴”式組團特大城市。學院集指揮、管理、工程技術於一體,承學歷教育與任職教育與一身,是全軍唯一一所培養陸空船艇指揮軍官的指揮院校。隸屬於總後勤部。

基本信息

學校概況

學校介紹

中國人民解放軍鎮江船艇學院是隸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的一所部隊院校。
中國人民解放軍鎮江船艇學院位於江蘇省鎮江市區,現有兩座營院,占地456.3畝(其中校區326.8畝,船艇教練大隊129.5畝),營房建築面積10萬多平方米。校園依山傍水,錯落有致。學院教學、科研、文體及生活設施完備,為教學、科研奠定了豐厚的物質基礎。園區內環境優美,生機盎然,營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圍,學院享有"花園學校"的美譽。
通過“船艇人”的不懈奮鬥,中國人民解放軍鎮江船艇學院目前已成為全軍唯一一所為陸軍、空軍培養船艇軍事人才的初級指揮學院。學院集指揮、管理、工程技術於一體,實施本科、大專、中專三個層次的教育,為陸、空軍船艇部隊培養了大批合格人才。
32年來,作為全軍唯一培養陸空軍船艇軍事人才的院校,鎮江船艇學院以“忠誠、無畏、樂觀”為核心的“江海精神”,教育、影響著一代代學子紮根萬裡邊海防。

歷史沿革

中國人民解放軍鎮江船艇學院其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天津運輸技術學校的一個船艇專業。1978年10月,經中央軍委批准,在鎮江新建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汽車管理學校附屬船艇大隊”。後經幾次轉隸,於1983年6月改建為陸軍船艇技術學校。1999年4月,經中央軍委批准,學校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鎮江船艇學院”。

辦學理念

鎮江船艇學院自其肇始,便與船艇結下不解之緣,1978年正式定點鎮江獨立辦學,辦學層次為中專,1991年升格為大專,1996年招收本科生,1999年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鎮江船艇學院,是目前全軍唯一面向陸空軍船艇部隊培養船艇軍事人才的專業性院校。
陸空軍船艇部隊是我軍水上保障的重要力量,擔負著為海、邊防部隊和水網地區部隊戰備、訓練和執勤提供水上運輸保障的重要任務。在30年的發展歷程中,學院緣船而生,因艇而興,伴隨著船艇部隊的發展而成長,伴隨著我國軍事交通事業的興起而壯大。進入新世紀新階段,特別是第十五次全軍院校會議後,學院進一步理清辦學思路,更新教育觀念,主動實現思想觀念的轉型,在人才培養、專業建設、學科研究等方面,堅持以軍事鬥爭準備為龍頭,以船艇部隊需求為牽引,按照“特色辦學、重點突破、內涵建設、創新發展”的辦學思路,進一步明確了“專業為船艇而設、人才為船艇而育”的辦學理念和特色。多年來,學院始終沒有偏離過“以船興院、以艇圖強”的立足點,沒有放棄過“優質育人、特色育人”的基本目標,始終堅持以專業特色創優勢,以人才質量求發展。正是在這持之以恆的堅持和辦學理念的不斷凝練中,學院打造了自己的特色專業群和特色育人模式。新世紀新階段,鎮江船艇學院以勇立潮頭,革故鼎新的進取精神,按照新型軍事人才三條標準,積極貫徹指技合一、軍政兼融、通專結合的人才培養指導思想,創造性地構建了“打牢三個基礎、強化四種能力、提高五項素質”的新型船艇軍事人才培養模式。第十五次全軍院校會議之後,全軍院校被劃分為學歷教育和任職教育兩種類型,院校教育面臨重大轉型。鎮江船艇學院由於所設學科專業的獨特性和唯一性,出現了學歷教育與任職教育並重發展、多種教育類型並存一校的新局面。學歷教育涵蓋了研究生、本科、大專、中專等多個層次,任職教育包括軍官逐級培訓、士官崗前培訓、學兵專業訓練等多種形式。學院主動適應形勢任務發展要求,建立了多層次、多規格、相互銜接、逐級遞進的人才培養體系,實現了船艇專業任職教育、學歷教育、專業兵培訓一體化訓練。針對新型船艇軍事人才培養模式和系統化的人才培養體系,學院加大專業課程整合力度,從有效履行船艇輸送保障作戰任務出發,突出課程的先進性、針對性,建立了以《船艇輸送指揮》等課程為主的特色鮮明、綜合最佳化的專業課程體系。

地理環境

中國人民解放軍鎮江船艇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鎮江船艇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鎮江船艇學院座落於風景宜人的揚子江畔、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鎮江市,地處長江三角洲,位於長江京杭大運河十字交匯處,西接南京、東臨上海,地理位置優越。學院占地約555畝,營院依山而建、錯落起伏,環境幽雅,是“全軍文明衛生軍營和”“全軍綠色營區”。

編制發展

學院隸屬於總後勤部,1978年定點鎮江建設,其間幾經更名、轉隸,1999年正式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鎮江船艇學院。

專業特點

學院成績學院

學院具有學歷教育與任職教育並重發展、多種教育類型並存一校的特點。新世紀新階段,學院進一步理清辦學思路,更新教育觀念,堅持以軍事鬥爭準備為龍頭,以船艇部隊需求為牽引,按照"特色辦學、重點突破、內涵建設、創新發展和“專業為船艇而設、人才為船艇而育”的辦學思路,目前,學院的學歷教育涵蓋研究生、本科、大專等多個層次,任職教育包括軍官逐級培訓、士官崗位培訓、學兵專業培訓等多種形式,真正形成了多層次、多規格的一體化訓練體系。院長嚴立軍講話:我院是全軍唯一培養陸空軍船艇軍事人才的院校,經過近30年的發展,我們建成了營區環境優美,學習氛圍濃厚,各類設施配套,船艇特色鮮明,在軍內外具有一定影響的軍事高等院校。我們熱忱歡迎廣大青年學子在我們船艇學院實現從軍報國夢想,獻身陸空軍船艇部隊建設,獻身我軍軍交運輸事業。

基礎設施

學院教學基礎設施完善配套。經過30多年的建設,現有基礎教育、航海專業、機電專業教學樓,船艇指揮大樓、船艇動力實驗中心、教育技術中心、網路管理中心、文化活動中心和圖書館、運動場、游泳池、體操房,以及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室、各類實驗室等70多個專修室和教學訓練實習基地,編配各型教學實習船艇10餘艘。院校體制編制調整後,2007年,學院新購置教學用地近百畝,對營區建設進行了新一輪的規劃建設,為學院的跨越發展提供了堅強的後盾。

學科特點、方向

鎮江船艇學院鎮江船艇學院

學院具有鮮明的船艇專業優勢。船艇指揮專業已列入全軍院校“2110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專業,進一步確立了船艇海上輸送指揮、船艇海上偵察指揮、船艇邊防巡邏指揮、船艇部隊、分隊指揮、民船戰時輸送組織指揮等研究方向;船艇動力工程專業被列入總後院校"530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專業,並進一步確立了船艇動力運用指揮、船艇損害管制指揮、船艇輔助機械運用指揮等研究方向。學院堅持以重點學科專業建設為平台,建成了一批以“船艇指揮綜合模擬實驗室”、“船艇動力指揮模擬訓練實驗室”為代表的在軍內外高校中處於領先水平的實驗室。同時,以重點學科為牽引,新建了裝備保障指揮、艦船與海洋工程、軍港管理等多個專業,形成了具有陸空軍船艇特色的專業體系。

人才隊伍建設

學院堅持把人才隊伍建設作為發展的關鍵。擁有一批政治強、業務精,以博士、碩士為骨幹的教學、科研和保障隊伍。近幾年,有30餘人獲準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軍隊專業技術人才崗位津貼,20餘人被評為中青年技術專家和總後科技銀星、科技新星,培養了一批以"全軍愛軍精武標兵"張凱、全軍優秀教員王永順為代表的學科帶頭人。

教學管理

不斷完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通過教學督導、公開課等制度加強教學質量監控;以嚴格全程淘汰制為重點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通過實施第二課堂、學員科研訓練等措施,加強學員創新能力的培養。先後完成科研訓練任務百餘項,教學質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在校學員考研通過率達20%,全國大學生英語四、六級統考、江蘇省計算機等級考試一次性通過率均在85%以上,先後有14名學員獲得中國航海學會航海獎學金,20餘名學員在全國和江蘇省各類比賽中獲獎。

教研結合

學院探索形成了認識性實習、課程實習、模擬訓練和畢業綜合演練"四位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實驗室、車間和教練船艇緊密結合,校內實習與校外實踐相結合,陸上操作和水上演練並重的實踐性教學模式。特別是幾年來堅持按實戰要求,組織具有戰術背景的綜合演練,多次與友鄰部隊聯合開展模擬實戰演習,全面提高了學員的組織指揮能力、應急作戰能力和協調組織能力。“船艇指揮'四位一體'實踐性教學體系研究與實”等5項成果獲得軍隊級教學成果二、三等獎。

服務部隊

充分發揮人才和智力優勢,積極與部隊開展聯合技術攻關,紮實抓好實踐性科研學術工作。有十多項科研成果在軍內外獲獎,其中: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三等獎近10項,已成為船艇部隊重要的科研基地和科技創新中心,70%的研究成果已經向全軍船艇部隊推廣套用,同時,數次派遣百餘名教員到部隊代職鍛鍊、指導部隊完成重大演練和科技練兵活動等,有力地推動了部隊的演練和科技練兵的針對性、科學性。  

信息化建設

一方面加強硬體建設,大力加強信息化條件下船艇訓練模擬器、船艇裝備信息化改造等重大項目的研究與研製,取得數十項成果,1項獲得十五期間全軍後勤重大科技進步獎。另一方面加強軟體建設,推動信息資源建設和多媒體課程建設,一批重點學科專業網站和網路課程、多媒體課件在全國或全軍的評比中獲獎。學院政委劉勇講話:軍隊院校是培養軍事人才的搖籃。作為軍隊一所特色鮮明、地位重要的初級指揮院校,我們真誠歡迎大家報考我院。

科學研究

教學實習基地

作為船艇軍事人才的培養基地,鎮江船艇學院始終堅持教學與科研相長,服務船艇部隊的基本目標,自定點鎮江獨立辦學以來,累計為船艇部隊培養了數萬名船艇專業人才。進入新世紀新階段,學院加大了教育改革力度,更加注重學員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加大了實裝操作、想定作業、實兵實裝演練等實踐性教學的比重,探索了認識性實習、課程實習、模擬訓練和畢業綜合演練“四位一體”,實驗室、車間和教練船艇緊密結合,校內實驗和校外實踐結合,陸上操作和水上演練並舉的獨具特色的實踐性教學新模式。特別是畢業學員綜合演練,學院大膽走出校門,主動與軍區某防空部隊、空軍某船運大隊等作戰部隊聯繫,聯合組織實施渡海登入輸送保障演練。通過與作戰部隊的合演、合練、合研,大大提高了實踐性教學起點,增強了實戰性,提高了學員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戰場應變能力,也為作戰部隊研究、探討、解決渡海登入作戰兵力輸送中的重難點問題,提供了新的途徑。2005年,“船艇指揮‘四位一體’實踐性教學體系研究與實踐”等5項成果獲軍隊級教學成果二、三等獎。另外,學院還通過實施第二課堂、本科學員科研訓練等措施,加強學員創新能力的培養。從2003開始,學院每年拿出數萬元設立本科學員科研訓練專項經費,鼓勵和資助學員在導師指導下申請科研項目,開展科學研究。5年來,累計完成本科學員科研訓練任務百餘項,取得一批頗有價值的研究成果。“著眼素質教育,認真開展第二課堂”獲總部教學成果二等獎。
學院充分發揮人才與智力優勢,積極與部隊開展聯合技術攻關,幫助部隊解決訓練中重難點問題。“十五”期間,先後與軍區、部隊聯合開展了多個重大項目攻關,主動承擔了多項重難點技術攻關,取得了數十項研究成果。其中,十餘項成果獲軍隊科技進步等級獎,70%%的科技成果在船艇部隊得到推廣套用,大大提高了部隊訓練水平。另外,近兩年,學院還先後派遣了百餘人次參與總部、軍區組織的重大軍事演習中海上輸送方案的擬定工作,幫助部隊提高演練的針對性和科學性。同時,在為部隊提供服務中,也發現了一些新問題,帶回了一些新成果,實現了院校教育與部隊服務的互動,促進了學院教學科研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近年來,學院加大了服務船艇部隊信息化建設力度,著眼建設信息化船艇部隊,提高信息化條件下保障能力,學院大力開展信息化條件下船艇訓練模擬器、船艇裝備信息化改造等重大項目的研究與研製。“十五”期間,累計取得了數十項重大研究成果,其中1項成果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十五”全軍後勤重大科技成果獎,另有十餘項成果獲軍隊科技進步二、三等獎。這些對船艇部隊信息化建設和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指導作用的科技成果,已經被陸空軍船艇部隊廣泛採用。

教研結合

學院探索形成了認識性實習、課程實習、模擬訓練和畢業綜合演練"四位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實驗室、車間和教練船艇緊密結合,校內實習與校外實踐相結合,陸上操作和水上演練並重的實踐性教學模式。特別是幾年來堅持按實戰要求,組織具有戰術背景的綜合演練,多次與友鄰部隊聯合開展模擬實戰演習,全面提高了學員的組織指揮能力、應急作戰能力和協調組織能力。“船艇指揮'四位一體'實踐性教學體系研究與實”等5項成果獲得軍隊級教學成果二、三等獎。

合作交流

教學訓練成果展

解放軍鎮江船艇學院舉辦了教學訓練成果展。看著這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成果,筆者發現,該院所獲得的每一項重大教學科研成果,無一例外地都與軍事鬥爭準備息息相關。看到筆者探詢的目光,該院嚴立軍院長說:“這都是學院堅持為軍事鬥爭服務的結果。” 
前些年,這個學院曾獲得幾十項科研成果,並榮獲了軍隊科技進步獎。但令人遺憾的是,成果數量雖多,但層次卻不高,別說國家級科研大獎,就連軍隊高等級獎勵也與之無緣。
按理說,學院師資力量不弱,技術資源也相當豐富,為啥出不了科研精品?這一現象引起了院黨委“一班人”的深思。經過反覆思考,他們決定另僻蹊徑。學院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把科研目標鎖定在了為軍事鬥爭準備服務上,並從部隊訓練一線找回了第一個課題:“陸軍船艇港灣碼頭監控指揮系統”。

學院綜合素質

學院迅速組織力量進行集體攻關。經過3年多的艱苦努力,集碼頭現場油水電供給、港口水域及船艇動態管理於一體的科研成果終於問世。該系統因具備多層次、全方位的監控、指揮、調度能力而備受部隊青睞。2005年底,該成果順利通過專家組鑑定,並一舉打破了學院與科研大獎無緣的局面,榮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嘗到甜頭後,學院更加堅定了科研為軍事鬥爭準備服務的方向,不斷加大科研力度,一年內就有20多項成果獲獎,所有成果均在船艇部隊得到了推廣套用。
科研成果迭出,推動了教學質量的躍升。一時間,學院門庭若市,請求專家教授到部隊傳經送寶的電話絡繹不絕,各種邀請函像雪花般飛來,尤其是學院近年來在“水上輸送與海洋艦船”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更是備受部隊歡迎。
為部隊官兵講學授課,就是為軍事鬥爭準備服務,就是為提升部隊戰鬥力服務。學院劉勇政委擲地有聲:為部隊服務是院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為此,學院分批次派出專家組赴各部隊講學授課。幾年來,學院相繼派出了30餘批專家組,及時把最新研究成果送到了部隊。學院陳希真教授在南京軍區某集團軍講授的“水上輸送與海洋艦船”知識講座,受到了該部隊指戰員的熱烈歡迎。

承辦船艇部隊“雙爭”活動研討會

金桂飄香的季節,總後軍交部在鎮江船艇學院組織召開了全軍船艇部隊“雙爭”活動研討會。來自全軍8個大單位的50餘名代表參加了研討。會議期間,代表們回顧總結了全軍船艇部隊廣泛開展“爭創先進船艇、爭當優秀士兵”活動的情況,交流了近年來“雙爭”工作的經驗,觀摩了“雙爭”活動圖片展,聽取了專題報告並參觀了鎮江船艇學院船艇教練大隊和模擬訓練中心、船艇維修訓練中心等重點實驗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