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丹霞

中國丹霞

“中國丹霞”集地質多樣性、地貌多樣性、生物多樣性及景觀珍奇性於一體。中國丹霞是中國在2009年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申報項目,是全球紅層類特殊地貌景觀,具有赤壁丹崖、群峰聳峙、峽谷深切、風景優美等主要特徵。中國目前約有780多處丹霞地貌。“中國丹霞”2010年8月1日在巴西利亞舉行的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背景

廣東丹霞山廣東丹霞山

丹霞這個術語指的是一種有著特殊地貌特徵以及與眾不同的紅顏色的地貌景觀(即“丹霞地貌”),像“玫瑰色的雲彩”或者“深紅色的霞光”。這個術語在20世紀20年代首次被地質學家引入,作為一類地貌的名稱,起源於中國廣東省丹霞山

在地質和地貌學層面上,丹霞可以定義如下:丹霞是一種形成於西太平洋活性大陸邊緣斷陷盆地極厚沉積物上的地貌景觀。它主要由紅色砂岩礫岩組成,反映了一個乾熱氣候條件下的氧化陸相湖盆沉積環境。這些沉積層經歷了區域地殼抬升、劇烈的斷裂、流水的深度切割侵蝕、塊體運動、風化和溶蝕作用,塑造了群峰、崖壁以及峽谷等有著極大景觀美的絕妙景觀。中國丹霞景觀包括了一個地貌系列:從地貌不太顯著,下切不太發育的青年期,到迷宮般的峰群和峽谷發育較好的壯年期,到以大範圍低地和廣泛河流體系圍繞的孤峰為特徵的老年期。

到目前(2009年9月)為止,在中國已發現丹霞780多處,廣泛分布在熱帶亞熱帶濕潤區,溫帶濕潤-半濕潤區、半乾旱、乾旱區和青藏高原高寒區。據國際上的研究資料所知,世界上紅層廣泛分布在除南極之外的各大洲,發育了與中國丹霞相同或相似的地貌類型。因此,丹霞是一個具有全球意義的特殊自然地理現象和紅層地貌類型。

申報世界自然遺產

2009年1月23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丹霞”正式作為中國2010年《世界遺產名錄》申請項目提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巴黎總部;3月2日,世界遺產中心審核並正式受理“中國丹霞”世界自然遺產申報項目。

“中國丹霞”是2009年中國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申報項目,經過專家組考察和研究,最後確定能夠全面展示丹霞地貌形成演化過程最為理想的6個申報點作為組合項目同時捆綁申報,包括:貴州赤水(青年早期)、福建泰寧(青年期)、湖南崀山(壯年早期)、廣東丹霞山(壯年期)、江西龍虎山(老年早期)、浙江江郎山(老年期)。

2009年9月18日至10月1日,世界遺產中心委派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專家格里姆·沃博伊斯博士、禹卿植博士對項目6個提名地實地考察評估遺產的價值、完整性以及保護管理狀況等。按照聯合國有關規定,IUCN專家實地考察評估後,將根據綜合情況作出評估報告提交世界遺產中心,最後在2010年7月份召開的聯合國世界遺產大會上審議表決“中國丹霞”是否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申報標準

滿足的世界自然遺產標準

依據《世界遺產操作指南》第137款規定:“(系列遺產)是以系列整體(不必是以組成個體)而具有突出普遍價值”。因此中國丹霞作為整體,滿足《操作指南》第77條第 (vii),(viii),(ix) ,(x) ,此外,中國丹霞各提名地又分別獨立滿足至少兩條標準。

(vii)絕妙的自然現象或具有罕見自然美的地區;

(viii)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階段的突出例證,包括生命記載和地貌演變中的地質發展過程或顯著的地質或地貌特徵;

(ix)突出代表了陸地、淡水、海岸和海洋生態系統及動植物群落演變、發展的生態和生理過程;

(x)是生物多樣性原地保護的最重要的自然棲息地,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瀕危物種棲息地。

赤水是中國丹霞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系列提名地地質演化過程中青年早期的典型代表。赤水地處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結合部的中國最大的丹霞分布區。高原的劇烈抬升與流水的強烈下切造成了地形的巨大反差。這裡發育了最為典型的階梯式河谷與最為壯觀的丹霞瀑布群,成為青年早期-高原峽谷型丹霞的代表。

提名地保持了最完整、具有代表性的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和物種多樣性,形成“丹山”、“碧水”、“飛瀑”、“林海”有機結合的丹霞景觀。

滿足世界遺產標準(vii), (viii),(ix),(x)。

赤水 赤水

泰寧是中國丹霞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系列提名地地質演化過程中青年期的典型代表。

泰寧盆地記錄了白堊紀以來華南板塊東部大陸邊緣活動帶的演化歷史;丹霞地貌區保存了清晰的古剝夷面,被密集的網狀峽谷和巷谷分割為破碎的山原面;獨特的崖壁洞穴群、密集的深切峽谷曲流和原始的溝谷生態構成罕見的自然特徵,成為青年期低海拔山原峽谷型丹霞的代表;峽谷急流與密集峰叢緊密結合,山水景觀優美;保持了生態環境的原生性、生物和生態多樣性。

滿足世界遺產標準(vii), (viii), (ix)。

泰寧 泰寧

崀山是中國丹霞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系列提名地地質演化過程中壯年早期的典型代表。崀山處於華南板塊與揚子板塊交匯處和中國地勢的Ⅱ、Ⅲ階梯過渡地帶,經歷了多次間歇性地殼抬升。

階梯過渡地帶,經歷了多次間歇性地殼抬升。崀山以圓頂密集式丹霞峰叢-峰林為特點,如萬筍插天,若萬馬奔騰;巷谷、線谷和天生橋規模宏大,丹霞喀斯特獨特;植被“生態孤島效應”和生境狹窄特有現象突出,是丹霞植物群落演替系列最完整的地區和動植物協同進化的代表地;其丹霞景觀具有罕見自然美和原始屬性。在系列提名地中是壯年期峰叢-峰林地貌的代表及丹霞主要類型和基本特徵的模式地。

滿足世界遺產標準(vii), (viii), (ix)。

崀山 崀山

丹霞山是中國丹霞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系列提名地地質演化過程中壯年期的典型代表。

丹霞山發育在南嶺褶皺帶中央的構造盆地中,具有單體類型的多樣性和地貌景觀的珍奇性,是中國丹霞地貌的命名地及主要類型和基本特徵的模式地;是發育到壯年中晚期簇群式峰叢峰林型丹霞的代表;在系列提名中熱帶物種成分最多,溝谷雨林特徵最突出;是丹霞生物譜系、丹霞“孤島效應”與“熱島效應”研究的模式區域。

滿足世界遺產標準(vii),(viii), (ix),(x)。

丹霞山 丹霞山

龍虎山是中國丹霞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系列提名地地質演化過程中老年早期的典型代表。

龍虎山所在的信江盆地,早白堊世火山活動、晚白堊世膏鹽沉積和風沙堆積以及恐龍災變等重大地質事件,記錄了該地區白堊紀重要地質演化;突出的侵蝕殘餘峰叢、峰林、孤峰、殘丘組合特徵,表明這裡屬於老年早期疏散峰林寬谷型丹霞的代表。區內保留了難得的低海拔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是重要的珍稀瀕危物種重要的棲息地;懸崖洞窟中眾多的古代懸棺群,中國道教祖庭的文化景觀等巧妙結合,構成一幅多彩多姿的山水畫卷。

滿足世界遺產標準(vii),(viii),(x)。

龍虎山 龍虎山

江郎山是中國丹霞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系列提名地地質演化過程中老年期的典型代表。江郎山所在的峽口盆地是一個位於深斷裂上的構造盆地。堅硬的方岩組火山碎屑構成的紅層,是江郎山孤石撐天地的物質保障。抗侵蝕性不同的岩石由於受到差異性侵蝕而形成地貌上突出的孤峰;地形底部大部分是古代剝夷面。

除了孤峰以外,地貌特徵還包括狹窄的巷谷、巨大的近垂直的石牆。這裡主要處於地貌發展的老年期。聳立在海拔500米古剝夷面之上的三片孤石,講述了一個活化的老年期-高基座蝕余孤峰型丹霞的科學故事。

滿足世界遺產標準(vii), (viii)。

江郎山 江郎山

命名來源

2009年3月,“中國丹霞”申遺材料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審核,正式成為“申遺”提名項目,拿到了2010年世界遺產大會的“入場券”。

丹霞申遺的最大困難:“地貌是一個地理、地質學概念,但‘丹霞地貌’只是中國學者的命名,沒有得到國際地學界認可。”丹霞地貌所處的地層,國際地學界已有定論,叫做“紅層”。拿一個國外學者沒見過的名詞去申遺,無異於問道於盲。丹霞景觀有獨特的美學價值,因此有專家建議用“丹霞景觀”代替“丹霞地貌”來申遺。但此建議遭到丹霞地貌專家彭華教授的反對,在他看來,“景觀”失去了地理地質學上的意義,貶低了中國學者研究了近一個世紀的學術成果。“如果一堆紅色石頭景觀都可以申遺,世界自然遺產的價值顯得太低!”

以申遺促學術,是中國學者希望達到的成果之一。如果丹霞地貌能成功申遺,意味著這一概念得到國際地學界的認可,這是丹霞地貌走出國門的一個途徑。但國外專家認為,科學無捷徑,只有通過在國際權威刊物上發表論文,先確立丹霞地貌的國際學術地位,然後用“丹霞地貌”申遺才順理成章。 經過會議討論,最終採納折中方案,將申遺名稱中的“丹霞地貌”改為“中國丹霞”。

中國丹霞是一個世界自然遺產“系列提名”,根據國際、國內專家的意見,經過幾輪篩選,最後上報的提名地由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福建泰寧、江西龍虎山、貴州赤水、浙江江郎山等中國南方濕潤區6個著名的丹霞地貌景區組成。

世界自然遺產是世界上現存的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自然要素頂級品牌,是全人類珍貴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列入自然遺產的項目將按照《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要求得到永久保護。“丹霞地貌”是已故著名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馮景蘭和陳國達先生二十世紀20-30年代在廣東韶關丹霞山命名,並在中國發展起來的一個特殊地貌類型,被稱為中國的“國粹”。

因此,以“中國丹霞”系列提名的方式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意義,遠遠勝過任何一個點的申報。不僅是一次有多個點入選,更重要的是被認可了一種地貌類型。首先,丹霞地貌在國內被前所未有的重視,六個省從提名地到省政府,從官員到學者到老百姓,層層關注丹霞,申報過程成為一個推動丹霞地貌深入研究的過程,是一個宣傳和普及丹霞地貌科學知識的過程;同時,申遺過程也是一個提升中國丹霞地貌旅遊區保護與開發品質的過程。其次,中國丹霞地貌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受到國際地學界的重視,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和國際地貌學家聯合會的參與,使一個國際性的丹霞地貌對比研究已經開始,是在中國誕生和發展的丹霞地貌學術事業走向世界的重要過程。如果申遺成功,級別和品牌的提升將有利於更好地推動丹霞地貌的全球性研究工作,保護一類特殊的地質地貌遺產,提高丹霞地貌旅遊開發的科學文化品位和知名度,使之能夠為人類永續利用,成為世界上丹霞地貌永久的科教基地。同時,對於發展旅遊、推動丹霞地貌區地方經濟、社會與環境的持續發展產生長期效益。

本次提名地遴選堅持了“地貌發育的典型性、區域的連續完整性、生態環境的原生性、地貌景觀的優美性、研究程度的深入性和管理條件的可行性”原則,選擇了亞熱帶濕潤區6個最好的提名地,總體上構成了東南部濕潤區不同發育階段的低海拔峰林-峰叢型丹霞的完整系列,具有全球意義的突出普遍價值。能夠滿足世界自然遺產的所有四條標準,即具有突出普遍的景觀美學價值、地球科學價值、生態學價值與生物多樣性價值。

滿足的世界自然遺產標準

依據《世界遺產操作指南》第137款規定:“(系列遺產)是以系列整體(不必是以組成個體)而具有突出普遍價值”。 根據《操作指南》規定,中國丹霞作為整體,滿足77條第 (vii), (viii), (ix) , (x) 標準: (vii) 中國丹霞是一個由陡峭的懸崖、紅色的山塊、密集深切的峽谷、壯觀的瀑布及碧綠的河溪構成的景觀系統,整體為臨水型峰叢-峰林景觀,被天然森林廣泛覆蓋。構成丹山-碧水-綠樹-白雲的最佳景觀組合,是中國和世界上最美麗的丹霞景觀的例證。 (viii) 提名地的盆地演化清楚地記載了白堊紀以來中國南方區域地殼演化的歷史,發育了一種具有全球性突出普遍價值的特殊地貌景觀,是地球上一種特殊的自然地理現象和獨特的自然區域。 (ix) 提名地突出而完整地代表了最具世界特色的由東南季風驅動下發育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生物群落結構及演替的生理生態過程,是冰後期生態演替的典型區域。 (x) 提名地是Udvardy (1975) 世界生物地理系統中2個生物省生物多樣性的系統代表。位於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全球200個生物區的“中國東南部-海南潮濕林生態區”,具有區系的古老性和群落的原始性,棲息著近400種各級珍稀瀕危生物物種,具有區域特有的生物物種40多種,有突出的保護價值。

突出的自然遺產價值

中國丹霞集地質多樣性、地貌多樣性、生物多樣性及景觀珍奇性於一體,其突出的自然遺產價值表現在: A、記錄了中生代白堊紀以來歐亞板塊華南區域陸殼斷陷盆地的地質歷史和地球中生代以來古地理環境及古氣候變遷歷史。展示了早白堊世陸相火山爆發、晚白堊世炎熱乾旱氣候條件下的膏鹽沉積、風沙堆積和恐龍災難、盆地隆升與地殼形變等重大地質事件的重要證據; B、孕育了世界上濕潤已知丹霞(紅層)地貌中分布最密集、造型最精美的地貌形態; C、包含了多種典型而突出的珍稀瀕危生物物種及棲息地; D、是一個人類適應自然環境的歷史,證明了人和自然的和諧共處; E、被國家或區域政府很好地保護和管理的系列點。

世界比較價值

中國丹霞是目前唯一以丹霞系列提名的世界自然遺產提名地,系列總體的科學價值、美學價值和生態學價值勝過所有目前已有的世界自然與混合遺產中以丹霞(紅層)地貌為申報要素的遺產地,為任何一個現有遺產地所不可替代;世界紅層的遍在性和形成時間、空間分布的差異性表明中國丹霞是世界紅層地貌和丹霞發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中國丹霞相對現有世界遺產,是山-水-林配置最好的丹霞(紅層)地貌區,使中國丹霞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典型、最優美、生態環境多樣、景觀配置最佳的傑出的丹霞景觀的代表。 中國丹霞與涉及丹霞(紅層)地貌的世界文化遺產地相比,具有更突出的丹霞地貌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具有更加良好的生態環境價值;以丹霞為載體形成的丹霞文化更注重天人和諧,反映了一種世界意義的地貌文化的突出普遍價值。

世界遺產中的中國丹霞

中國是一個丹霞最被認可的國家,有著700餘處紅色砂岩地貌景觀,而且可能是唯一一個擁有暖濕和乾旱丹霞地貌完整發育序列和完整地貌類型的國家。因而在中國大部分的保護區中包含丹霞地貌景觀是不足為奇的,如表3-4所示,但是在中國現有的37個世界遺產中只有6個是以紅層地質地貌而聞名的。 除了武夷山,現今的6個世界遺產地中的丹霞地貌都發育的不太好。武夷山是單面山--峰林型壯年期丹霞地貌的代表,赤壁丹崖發育,尤其是在九曲溪地段,形成美麗的丹山碧水景觀,而最美的丹霞景觀是在天游景區。然而一些地貌特徵十分發育,如峰林,所有地貌在1個或其他6個系列提名地中會更好的被展示。此外,武夷山的面積比較小,而且武夷山的丹霞景觀區域的原始森林十分少。 結論 和本次中國丹霞捆綁申遺提名地相比,國內的現有的世界遺產中的丹霞地貌在國內均屬於一般性的丹霞地貌區,除了武夷山景觀較好,並有一定的丹霞地貌研究之外,其他幾處世界遺產地的丹霞地貌景觀一般並且研究不足,其科學價值和景觀價值在國內尚不具備代表性。 中國丹霞地貌提名地與建立在丹霞地貌基礎上的國內世界遺產地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特徵: (1)中國丹霞地貌提名地更具有典型性、獨特性和系統性,有類型齊全、典型而獨特的丹霞地貌景觀,具有突出的美學價值。 (2)提名地地質構造和丹霞地貌包含了中國南方而不是個別地區從中生代以來重要的地質、環境和生物演化信息和正在進行的地質作用,能充分反映中國南方大陸地殼特定的演化歷程;現有的世界自然遺產和以丹霞地貌為基礎的文化遺產均不可替代這種價值。 (3)提名地具有能夠反映中國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物地理區的整體特徵的生態系統和物種多樣性,個性鮮明的丹霞生態系統在晚近地質歷史時期生態演替的典型區域;孕育和保持了良好的物種多樣性,為中國現有丹霞地貌區以物種多樣性入選世界遺產的所有遺產地所不可比。

申遺成功

據巴西利亞當地時間8月1日18時(台北時間8月2日5時)訊息,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一致通過將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福建泰寧、貴州赤水、江西龍虎山、浙江江郎山“捆綁”申報的“中國丹霞”列為世界自然遺產。這宣告歷時四年不懈努力,中國丹霞申遺工作獲得圓滿成功!至此,中國擁有了40項世界遺產(其中文化遺產28項、自然遺產8項、自然與文化雙遺產4項)。
中國丹霞以其獨特的丹霞景觀展示了罕見的自然美,是紅層地貌發育中的一個傑出例證,其地貌的豐富性無與倫比,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地貌演化序列。中國丹霞的突出普遍價值,中外專家和遺產大會都給予了高度評價。
中國丹霞申遺工作啟動於2006年,由湖南崀山率先倡議全國丹霞景區聯合申報世界遺產,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是該項目的牽頭單位。四年來,中國丹霞項目一路過關斬將,連連闖關。2009年1月,中國丹霞項目在全國180多家申報單位中脫穎而出,最終成為中國政府2010年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唯一項目向聯合國申報。隨後,各提名地以世界自然遺產為標準,積極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綜合整治。2009年9月,中國丹霞項目以其突出的遺產價值和較高的保護和管理水平折服了實地考察的聯合國特派專家並受到高度評價,最終在本屆遺產大會上予以表決通過。
“中國丹霞”是我國自1985年加入《世界遺產公約》以來涉及範圍最廣、參與單位最多、申報難度最大的項目。今年申報成功,不但表明中國丹霞6個提名地的遺產價值的獨特性、完整性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同時為中國贏得了又一個國際品牌,這對於進一步提升國際形象,推動遺產區域環境、文化、經濟、社會發展將產生積極的影響,為當地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各提名地政府及景區管理機構紛紛表示,列入遺產名錄不僅是一種成功,更是一份責任。今後,各地將切實履行《世界遺產公約》要求,不遺餘力的加大丹霞景區保護力度,使這朵世界遺產的奇葩得到永續的傳承和發展。

中國的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地域名稱批准時間遺產種類
湖南武陵源國家級名勝區1992年12月自然遺產
四川九寨溝國家級名勝區1992年12月自然遺產
四川黃龍風景區1992年12月自然遺產
雲南三江併流2003年7月自然遺產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2006年7月自然遺產
中國南方喀斯特 2007年6月自然遺產
江西三清山2008年7月自然遺產
江西龍虎山龜峰2010年8月自然遺產
中國丹霞2010年8月自然遺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