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懸棺

古代懸棺.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奇特的喪葬習俗,比如說南方一些民族的水葬,一些少數民族還曾經風行過“腹葬”,就是死者的親朋好友一起把死者的屍體分著吃了,他們認為,這樣死者的靈魂能夠得以安慰。當然,這種非常奇怪的葬禮我們現在已經無法看到了。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另外一種非常奇特的古代喪葬形式。

古代懸棺

千年懸棺主人究竟是誰?
http://www.newssc.org 2006-02-21
--------------------------------------------------------------------------------
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奇特的喪葬習俗,比如說南方一些民族的水葬,一些少數民族還曾經風行過“腹葬”,就是死者的親朋好友一起把死者的屍體分著吃了,他們認為,這樣死者的靈魂能夠得以安慰。當然,這種非常奇怪的葬禮我們現在已經無法看到了。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另外一種非常奇特的古代喪葬形式。
江西龍虎山,沿著盧溪河順流而下,兩岸的千尺絕壁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天然洞穴,抬頭仔細望去,有些洞中暗藏著神秘。
健根:我們以前聽老輩人講金子藏,銀子藏。
這些用木板密封的洞裡究竟藏著什麼?當地百姓的說法不一。
老太太:這個東西啊,那上面有些什麼東西,那上面有東西。有金銀財寶。
謝健根:說什麼無字天書。
裡面藏著無字天書和金銀財寶的說法在龍虎山一帶流傳了很久,但是,由於這些洞穴都在距離水面20到100米的懸崖峭壁上,因此人們無法上去看個究竟。20世紀70年代,一些風化後的木板掉落,洞裡的秘密才露出端倪。
原來,這是一種崖墓葬。隨著更多的封門板跌落,越來越多棺木重見天日。有的是群葬,一個洞穴放置了十幾具棺木,也有夫妻葬,更多的是獨葬。都被放置在峭壁上的天然洞穴里,而且都選擇了朝陽的一面。
期:叫懸棺。因為有半截在外面。第一號洞裡面有半截在外面,半截在裡面,就講那個棺很神秘。那個棺為什麼神秘呢?說晚上在那兒玩可以飄下來,第二天一天亮及神仙又把它弄回洞裡面去了,我當時聽也有點玄乎。
一個秘密的揭開引發了人們心中更多的神秘。這些崖墓的主人是誰?他們生活在哪個年代?他們的後人為什麼要把祖先置於高高的懸崖之上?這些棺木又是怎樣被放上去的?
懸棺葬在中國11個省市都有,比如說最著名的有四川珙縣麻塘壩的懸棺,福建武夷山地區、湖北宜賓,我們坐船瀏覽三峽的時候也能看到兩岸峭壁上的懸棺,還有我們節目剛剛介紹的龍虎山懸棺等等。儘管這些懸棺放置的形式不太一樣,比如說打樁、或者在懸崖上人工鑿洞、或者利用天然洞穴,但是相同的是,它們都高高地懸在距離地面幾十米甚至上百米的懸崖峭壁之上。一直以來,人們將懸棺稱之為千古之謎。就拿龍虎山的懸棺來說吧,他們的主人是誰,生活在哪個朝代?有人說了,你打開棺木看看陪葬品什麼的,不就知道了。考古工作者也是這么想的,問題是,咱也得能上去呀。懸棺的秘密能不能揭開?這個問題很關鍵。
1978年,江西省成立了專門的龍虎山崖墓懸棺考古總作隊。怎么樣能進入絕壁上的崖洞?成為工作隊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健根:開始也議論了好多,我們開始搞這裡面也很玄乎,說用汽油桶搞,把好多汽油桶連起來。可是我們想,要搞幾百隻汽油桶,從南昌運到貴池來,要花多少錢。一買來就浪費了。
汽油桶的方案被否定後,考古隊決定用毛竹搭架子試一試。
謝健根:五千根毛竹,浮在水面上好高。搖搖晃晃,怎么辦呢,就堆了好多泥巴上去,把它壓下去,壓下去以後再搞架子。
高高的竹架讓現代人終於有了與懸棺對視的機會。考古隊首先選擇了懸棺較多的13號洞。但是,誰敢徒手沿著幾十米高的竹架爬上去呢?
當地幾位經常攀岩採藥的藥農自告奮勇。
謝健根:你上去好好地給我弄,什麼東西都原原本本地給我拿下來,一上去就搞得莫名其妙,那上面沒有什麼好東西,罈罈罐罐,篾片什麼東西都丟下來。
這些在藥農眼裡的破破爛爛很快被送往文物鑑定部門,整個考古隊邊整理其它的棺木,邊焦急的等待著訊息。
謝健根:就是就這幾東西,到國家文物局去鑑定,用碳14鑑定,離我們現在2千多年。
兩千六百多年,也就是說,13號洞的懸棺主人生活在我國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期。
江西龍虎山發現春秋戰國時期懸棺的訊息引起了國內外的關注。考古隊員們經過培訓,也大著膽子沿著竹架進了13號洞。
根據諸多的陪葬品。考古隊判斷,13號洞懸棺的主人是我國古代的百越民族。春秋戰國時期,百越民族生活在今天的武夷山和龍虎山一代。他們遇水而安,擇水而居,死後也選擇臨水而葬。有專家認為,現在湖北、四川懸棺葬的民族也都是百越人的後代,沿襲了百越人這種奇特的喪葬習俗。
謝健根:我也查了一下資料,古代有個伯人,他有一個記載,就是祖輩葬得越高,離天堂就很近,升天很快,而且還有一個說法很稀奇,祖宗葬得越高,就像天上的太陽,月亮,星星一樣看著我們子孫後代繁榮富強。
考古隊一共發掘了18具棺木,這些棺木都是獨根的楠木製成,有房形棺、船形棺等多種樣式,大的有一千多斤重,最輕的也有300多斤重。放置懸棺的地方,上至峰頂、下距水面或者空谷,都有數十米甚至一百多米,而且上下左右都是異常陡峭的石壁。2000多年前,古人是怎樣將這些懸棺放置到懸崖峭壁上的洞穴里呢?
一直以來,懸棺都被包裹在重重迷霧之後,而如何把幾百斤重的棺木放到懸崖峭壁之上,始終是這個千古之謎的謎中之謎。
遊客:最神秘的就是怎么把它倒騰上去的。
1997年,龍虎山旅遊集團面向社會懸賞30萬人民幣,招募破解龍虎山懸棺懸謎的智慧之士。
遊客:我覺得是熱氣球,漂浮物。
兩千多年前,有沒有熱氣球還尚待考證,試想,古人駕駛著熱氣球,拉著數百斤甚至上千斤的棺木,就算他能用熱氣球帶著棺木飛到幾十米的高空,那他怎么樣才能把棺木放進去?抬起一個三百斤的棺木怎么也需要三四個壯勞力吧,更何況還有一千多斤重的棺木,這些壯勞力怎么抬著棺木進洞啊,要知道,那不是平地,是在空中。所以,我覺得熱氣球這個辦法不太靠譜。熱氣球是掙不到這三十萬了,咱們去看看其它的高招行不行?
堆土說。有人認為,是從山下堆土至洞口,把棺木放進去後,然後再把土運走。
小吳:但是我覺得這個方法不太正確。因為像灌木,離得高的有五六十米,你說堆多少圖地這是那樣地區,春天的時候,下大雨會漲水,衝掉了,怎么可能呢。
堆土法遭到了大多數專家的反對,尤其是龍虎山地區,懸棺大多在臨水的懸崖上,顯然,堆土法無法實現,尤其像13號洞這樣的家族群葬,每個人死的時間都不一樣,假若用堆土法,那該是怎樣費時費力的浩大工程。
堆土法不成立,有的人提出了地質變遷說。即兩千多年前,盧溪河的水位比現在高出很多,那些今天看來高高在上的洞穴當時距離水面很近,人們用船把棺木運到洞口,很輕鬆就放進去了。
謝健根:我也訪問了一些比較有權威的地質學家,向他請教。他說在2600多年的範圍之內,地理落差那么大,不太有可能。抬升也沒有那么快的時間,除非你是突然地升,山體滑坡,山體異位,地震。
地質研究表明,龍虎山的丹霞地貌早在一億年前就已經形成,在最近的三千年以內,龍虎山地區並沒有發生過大的地質變遷。因此,地質變遷造成懸棺現象的說法無法成立。
緊接著,“漲水說”被提出來,有人認為,洪水季節,盧溪河的水位會上升很多,這樣比較容易把棺木放上去。
小吳:這個漲水法也是不太可行的。
記者:為什麼?
被訪者:這個水漲到五六十米高,這個得升高多少,周圍都淹掉了。
此外,一些資料中還提到了“棧升說”,說古人先在山崖上修棧道,然後沿著棧道把棺木放上去,再毀掉棧道。這些說法的依據是,今天四川麻塘壩地區的懸棺四周,仍然能看到整齊的樁眼,這難道就是古人修棧道留下的痕跡?
且不說修建棧道的巨大工程量古人是否能夠承受,問題是,人們如何在這些窄小危險的棧道上抬著沉重棺木攀上數百米高的懸崖呢?而且,在龍虎山地區,並沒有任何修建棧道留下的痕跡。
小吳:修棧道我也聽說過,修棧道修上去,你也得找到打樁的眼那,但是現在打樁的眼都找不到,修棧道這種方法也不太可能。
1978年第一次崖墓懸棺考古結束後,古人如何放置棺木的問題也成為謝健根心中最大的疑惑。他觀察了很多的懸棺,感覺自己仿佛看見了迷霧中的一絲光亮。
謝健根:開始陸敬嚴教授到我這裡來,說老謝,這個棺材怎么吊上去的,怎么弄上去的。我說是吊的。他說你的依據在哪裡?我說你看看我們現在的棺木,棺木的兩頭,都是有擔架的手臂,或者是有洞。洞肯定是穿繩子的,手柄肯定也是綁什麼東西的,不管用什麼綁,反正總是吊,用手抬不可能,用什麼吊。
20世紀80年代,上海同濟大學與貴溪市博物館聯合成立了一個“中國懸棺課題組”,研究期間,謝健根和陸教授走遍了中國11個有懸棺的省市。終於,在四川麻糖壩的一個小山村里,他們有了巨大的收穫。
村里一位89歲高齡的老人告訴謝健根,她小的時候聽家裡的老人說過,懸棺是用天車絞上去的。
懸棺是用天車絞上去的!什麼工具能絞動重物?課題組聯想到了轆轤。考古發現證明,早在商周時期,古人就發明了轆轤,有的地方也叫絞車。用天車絞懸棺的話啟發了課題組,在陸敬嚴教授的帶領下,課題組搞了很多次模擬試驗。
在這些放置懸棺的峭壁背面,大多是山的緩坡,人可以從另一面爬上山頂。那么,古人會不會像從用絞車把棺木從山頂上慢慢地放到洞口,然後再想辦法擱進去呢?
更多的人認為,棺木是從下往上吊的。在山崖上安裝一個定滑輪,利用滑輪,不費多大力氣,棺木就可以吊到足夠的高度。但是,又怎么樣在懸崖上固定滑輪呢?
謝健根再次想到那幾個身手不凡的藥農。他認為,既然現在還有人能夠藉助一根繩子出沒於懸崖峭壁,那么古代人也就能做到這一點。因此,他認為在懸崖上固定一個滑輪並非無法辦到的事情。
採訪:四兄弟我們訓練的基礎,我們基礎比較紮實,我們七八歲,十來歲的時候改開始砍柴了,砍柴就開始爬山,這么高的山,爬來爬去,還挑一擔柴火下來,挑一百多斤,七八十斤,挑上挑下,慢慢地上高空沒什麼感覺。
滑輪的問題得到解決,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吊起來的棺木雖然到了洞口,但是它怎么進去呢?
課題組認為,只要給棺木的一頭繫上繩子,然後讓事先進入洞裡的人把棺材拉進去,這個問題不久解決了嗎?
按照模型,課題組大膽地在龍虎山的1號崖墓洞進行了一次試驗。
1號洞距離水面約24米,定滑輪固定在懸崖上方的峭壁上,仿古絞車放置在山下的石階上。仿製的棺木用船運到了洞穴下方。
兩位藥農從後山而上,到達山頂後,把一條繩索固定與1號洞垂直的山頂上,繩索的另一頭在山下夥伴的手裡。
按照當地的風俗,巫師先跳起了的儺舞,大概是起到驅鬼避邪、保佑祖先順利升天的意思,儺舞是葬禮即將開始的信號。
山頂上響起鞭炮聲,以求吉利。
第一個藥農抓著繩索順崖而下,在古代,他應該是整個葬禮的先行官。山下的人都替先行官捏了一把汗。他的動作很快,到了洞口,山下的人將繩子一拽,借著這個力,他一躍進入洞中。第二個先行官如法炮製,只不過,他進入洞時絕對不能放手中的繩子。
兩個先行官準備就緒,此時,繩索的另一頭被牢牢地綁在棺木上。
鼓樂聲中,棺木被慢慢地吊起。
一陣期待之後,棺木被成功地拉進洞中。
小吳:想想還是這種升棺法,還是比較切合實際的,因為它裝備比較簡單。謝健根:有的是只點在上面的,往下吊的,有的是從下面往上吊的,也有的是從側面往斜拉的。因為它山體位置不一樣了。位置在這個地方,我要到那兒去,從這邊往那邊拉過去。這不可能吊的。所以我們也設計了好幾個方案,但是我們今天用的這種方法,就是我們那幾種方法中的一種,但是也不是惟一的一種。
剛才的試驗不知道大家看清楚沒有,這樣吧,我在這兒再給大家演示一下,葬禮開始之前的那個儺舞咱就省略了,因為我也不會跳。您看,兩個先行官順著這條繩子從山頂下來,進入洞中,第二位進洞後必須抓著繩子,然後,山下的人把繩子的另一頭系在棺材上,準備就緒,絞車開始工作……好了,大功告成。不過呀,也有很多人對這種方法提出了疑問,比如說,四川的懸棺大多都是打兩個樁,然後把棺木放在樁上,就這樣。這種情況下,即便用絞車把棺材吊起來,可是它怎么放在樁上?這上面也沒有先行官的立足之處。不僅如此,就連參與試驗的人,對這種方法也有些不解之處。
採訪:
乙:以前怎么紡出這么大的繩子出來?這么大的繩子,是不是能吊得起它?
甲:你說吊,有些上面一點柴火(音)都沒有,上面就棺木,它是怎么吊上去的,那就不現實。以前也沒什麼乾基也沒什麼東西,上面也沒有打窟窿。
謝健根:峰上面有洞吧?
被訪者:有,有洞。對,他怎么上的,上面一根柴火都沒有,他綁在哪裡,要我說不現實的,要我說就是一個架子一個架子搭上去的。
乙:肯定是這樣子。不是這樣,就是飛上去了,那就沒有辦法,想不出來了。
甲:現在就兩點,一個是這樣吊,一個就是搭架子。
在龍虎山崖墓的山體上,的確沒有任何打樁或者人工鑽鑿的痕跡,也就是說,科學家並沒有找到固定滑輪和繩索的地方。
謝健根:這個迷揭開究竟是哪個,到底還有哪些方法,真正吊上去,還有沒有方法,我們現在正在徵求這方面的方案,這就說明,因為科學是在不斷進步,也可能我們的子孫後代,比我們想到更科學的辦法
見過懸棺的人,第一感覺都是特別的神秘,而神秘之中的神秘,就是古代人在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下,是怎么把這些沉重的棺木放到高高的懸崖峭壁之上的。這個問題也是懸棺千古之謎的核心,今天的節目裡,我們提到了堆土法、漲水法、地質變遷和絞車等多種方法,然而這些方法似乎都無法合理地解釋這個謎中之謎。我們也期待著,有一天科學能為我們揭開這個懸了幾千年的懸棺懸謎。

相關他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