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峽

中國三峽

《中國三峽》是由郭本敏導演的一部全景式反映三峽工程的官方電影。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中國三峽
國家/地區:中國
類型:紀錄片
藝術指導(出品):郭本敏
藝術總監(發行):安為民
導演/製片人:楊書華
攝影:馬東戈
導演助理:吳帥
製片:張義

導演闡述

大型文獻紀錄電影《中國三峽》是全球首部全景式反映三峽工程的官方電影。由國務院三峽辦、湖北省人民政府重慶市人民政府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聯合投資,歷時5年精心策劃、精心拍攝、精心打造的一部精品力作。
三峽工程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中國人感到最驕傲的一項工程。《中國三峽》從國家的層面對三峽工程進行了全面總結和展示,其高規格、高質量的水準奠定了它的權威性、唯一性和典藏性。
該片從“水與人類文明”的人文高度,和“治水與治國”的哲學深度,以及“人水關係”的客觀角度,全方位、多層面、立體化的解讀三峽工程這一人類“治水興利”的偉大創舉。
影片選擇了以災難片的表現手法,再現長江洪災的慘景;以此凸現是長江水患和百姓安危迫使中國不得不選擇修建三峽工程,這種核心動因和價值取向一直作為背景線索貫穿劇本的始末。影片以史詩電影的基調,採用敘事與政論相結合的手法,在文獻性和史詩感的底蘊上追求大氣、唯美、厚重的風格。並以電影所獨具的視覺衝擊力和藝術感染力讓觀眾獲得一種心靈的震撼。
在題材把握上,我們力求“做足精、氣、神,把好五個度”。精:即是精心策劃、精心攝製、打造精品。氣:就是以治水文明為底氣、展民族工程之大氣、揚中華兒女志氣。神:就是要展現決策者的民主科學精神、建設者們的創新奮鬥精神、百萬移民的奉獻協作精神。五個度:就是人文高度、哲學深度、客觀角度、公正尺度、大國氣度。
由於三峽工程歷史跨度漫長,論證過程複雜,需展示的成就眾多,難以取捨和把握。因此,我們跳出三峽看三峽,以“水與人類文明的演變進化過程”為縱向坐標,以“築壩防洪、治水興利”的世界建壩史和水利史為橫向坐標,建立一個坐標系,把三峽工程放在這個坐標繫上進行定位。為了避免影片出現假、大、空的現象,我們力求通過放大細節,拍活情節讓影片生動而豐滿。同時還運用“對比”與“揭秘”等方式,力求使影片在充滿人文特性並富有理性色彩的同時,做到思想性、文化性、普世性兼備,史詩感、藝術感、認同感皆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