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星

中南星

中南星,中藥名。為天南星科天南星屬植物高原南星Arisaema intermedium Blume的塊莖。分布於雲南西北部、西藏東南部。具有健脾和胃、燥濕化痰,降逆止咳之功效。用於胃脘脹痛,胃炎,胃潰瘍嘔吐,咳嗽痰多,妊娠嘔吐。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塊莖。

性味

味辛,性溫。

功效

健脾和胃、燥濕化痰,降逆止咳。

主治

用於胃脘脹痛,胃炎,胃潰瘍嘔吐,咳嗽痰多,妊娠嘔吐。

用法用量

內服:3-10g;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

有毒,反烏頭。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挖,去淨地上部分及泥沙,曬乾或切片,曬乾。

形態特徵

塊莖扁球形,直徑2-4厘米。鱗葉2-3,線狀披針形,內面的長16-20厘米,下部綠色,上部紫色。葉1-2,葉柄長15-50厘米,下部粗1-1.5厘米,綠色。葉片3全裂,裂片無柄或具短柄,中裂片卵形、菱形或橢圓形,通常長勝於寬,銳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長(7-)9-12厘米,寬3-11厘米;側裂片斜卵形或菱形,外側較內側寬,與中裂片近等大,側脈脈距1-1.5厘米,集合脈距邊緣5-8毫米。花序柄短於葉柄,長10-26厘米,較葉柄纖細,綠色。佛焰苞暗紫色或綠色,具綠色或百色條紋,管部寬圓柱形,長(3-)4-8厘米,直徑1.5-2.5厘米,內面光滑,喉部邊緣斜截形;檐部卵狀披針形,深紫色、黃綠色或綠色,長7-16厘米,寬2-6.5厘米,長漸狹至具2-5厘米長的尾尖。肉穗花序單性,雄花序長2厘米,花疏;雌花序長1.5厘米,花密;附屬器長鞭狀,長15-45厘米,下部增粗成紡錘形或圓錐形,粗可達1厘米,基部漸狹為柄,非截形,伸出佛焰苞後明顯漸狹,暗紫色,之字形彎曲,上部線形下垂。雄花通常花葯4,黃色,裂縫馬蹄形。雌花:子房倒卵圓形,花柱短,柱頭小。花期5月(西藏),8-9月(雲南)。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500-3500m的高山草地、灌叢中、林下、路旁或田邊。分布於雲南西北部、西藏東南部。

附註

西藏的部分地區作半夏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