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作23

主要特徵特性:春播生育期180天左右,中晚熟品種。 產量表現:1991年中國農科院作物所作物所品比試驗,平均畝產461.2公斤,較對照中花8號增產14.1%。 1992年天津市原種場品比試驗,平均畝產454.5公斤,較對照津稻1187增產2.7%。

中作23(中作8923)
審定編號:津審稻1997001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親本來源:遼粳5號/中花9號
品種來源:中國農科院作物所用遼粳5號作母本,中花9號作父本雜交,1989年選育而成。1992年天津市種子管理站引入我市。
主要特徵特性:春播生育期180天左右,中晚熟品種。高桿,株高100-115厘米,株型較緊湊,分櫱力強,有效分櫱4-5個。穗鬆散型,大穗大粒。籽粒飽滿,長寬比1.8,有芒,殼薄,千粒重23-27克,出米率高。米質優,適口性好。經品質分析:糙米率82.61%,精米率75.98%。整精米率74.25%,堊白率15%,糊化溫度鹼值7.0,膠稠度78毫米,直鏈澱粉21.20%,蛋白質9.1%,接種鑑定,葉瘟2級,白葉枯3級,田間鑑定,稻瘟病中抗偏上,高抗白葉枯病和稻飛虱。抗寒性強,耐鹽鹼性強,秧齡彈性大。灌漿快,後期不早衰,活棵成熟,省肥,適應性廣,適宜水質較差的條件下種植。肥大易倒伏,感乾尖線蟲病。
栽培技術要點:①嚴格進行種子消毒,防治乾尖線蟲病和惡苗病。②大壟稀植,全生育期氮肥(折合尿素)不能超過27.5公斤。以底座為主,少施分櫱肥。③分櫱盛期烤田,控制旺長。後期不宜停水過早。
產量表現:1991年中國農科院作物所作物所品比試驗,平均畝產461.2公斤,較對照中花8號增產14.1%。1992年天津市原種場品比試驗,平均畝產454.5公斤,較對照津稻1187增產2.7%。1994、1995年天津市春稻區域試驗,各四點平均畝產分別為493.4公斤、494.6公斤,分別較對照津稻1187增產3.2%,減產2.2%。1995、1996年天津市春稻生產試驗,各四點平均畝產分別為502.6公斤、539.6公斤,分別較對照津稻1187增產3.5%、10.2%。
適應範圍:適宜天津市中上肥地區一季春稻栽培利用。
備註:
1997年通過天津市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