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勒畫聖母子

丟勒畫聖母子

丟勒畫聖母子是一幅油畫作品,創作於1512年,作者是丟勒。

【名稱】丟勒畫聖母子

【類別】油畫名畫

【年代】約作於1512年

【作者】丟勒

【規格】49×37厘米

【屬地】現藏維也納美術史博物館

【簡介】

1500年是丟勒的創作轉變期,從這個時期起,他以研究古典作品的人物形象為基礎,改進他前期形象的創作結構。為此,他悉心研究人體,力求尋找理想的比例。他不僅畫許多裸體素描,還寫了三本總結性的《比例論》,記載他不同的人體素描中所獲得的比例依據。這部書從1515年起,辛勤筆耕十餘年,記下了丟勒早期的大量實驗數據。這種對人體與古典藝術法則的研究,是與當時人們對科學的探索有共同性的。但藝術創作僅僅憑科學數據是不能奏效的。不過他確實從中找到了古典藝術的實踐規律。丟勒在肖像畫上似乎研究得更深刻些,因而在現實主義藝術中作出了偉大的貢獻。這一幅《聖母子》也是這個時期的實驗性傑作之一。

從丟勒這一幅繪於板上的《聖母子》的形象上,我們似乎可以發現這種轉變期的痕跡。在此以前,他已創作了《亞當》、《夏娃》(1507年,藏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婦女肖像》(約1507年,藏柏林)、《玫瑰冠的節日》(1506年,藏布拉格美術陳列館)等作品,那些作品是他從義大利威尼斯遊學時所得的記憶。在性格描繪方面,他在調和自己以往的藝術個性,盡力參照義大利的肖像畫。在這《聖母子》上,聖母的形象有著明顯的尼德蘭聖母風格,而聖母手上的基督,卻是米開朗基羅的人體風格。這是實驗創作的產物,使聖母與聖子的繪畫形象未能完全統一。

偉大的藝術家總是在不斷地追求著,他們從不滿足於已得的經驗。丟勒也是如此。他於1505~1506年間再度去威尼斯,一種新的藝術衝動使他去作這種實驗。不管是否成功,他在人體和性格描繪上要找到一種平衡。這種努力是有益的,丟勒終於在1520年後進入了他的創作成熟期,並向人文主義藝術思想大大邁進了一步。 《聖母子》約作於1512年,尺寸為49×37厘米,現藏維也納美術史博物館。</CC>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