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襲罔替

世襲罔替

世襲罔替即世襲次數無限、而且承襲者承襲被承襲者的原有爵位。 罔替:不更替;不廢除。 從魏晉時代開始,中國的世襲制度被進一步區分為世襲罔替和普通世襲,後者是世襲次數有限、而且每承襲一次,承襲者只能承襲較被承襲者的原有爵位低一級的爵位。到了宋代,世襲罔替基本被取消,更出現了不能被繼承的終身爵。明朝,皇族封爵為王爵,郡王爵,外姓封爵依次為國公、侯爵、伯爵,明朝所有爵位都是超品的存在,並且世襲罔替。

世襲罔替是清朝的一種爵位繼承制度,俗稱鐵帽子王。清朝封爵一般有兩種,一種因為在戰爭中立有戰功而受封,為功封;另一種因是皇帝之後而受封,為恩封。按照制度,後代在承襲前人的爵位時,要降一級。但清朝共有十二位王的後人在繼承爵位時無需降級,作為皇帝對其功勞的賞賜,稱為世襲罔替,或者鐵帽子王。

這十二位王中,有八位是在清朝開國之初立下戰功的皇親宗室,另外四位是中後期在政治鬥爭中得到皇帝重用而受封。

開國八大“鐵帽子王”

禮親王代善

鄭親王濟爾哈朗

睿親王多爾袞

豫親王多鐸

肅親王豪格

莊親王碩塞

克勤郡王岳托

順承郡王勒克德渾

中後期所封的四位“鐵帽子王”

怡親王允祥

恭親王奕訢

醇親王奕譞

慶親王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