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洋流

世界洋流

洋流是地球上熱量轉運的一個重要動力。洋流調節了南北氣溫差別,在沿海地帶等溫線往往與海岸線平行就是這個緣故。海洋下墊面的性質是不均一的,其差異主要表現在冷、暖洋流上。洋流的形成有許多原因,主要原因是由於長期定向風的推動。

季風洋流

季風洋流是洋流的一種特殊形式在季風的影響下隨著季風的變化而在一年中發生兩次流向相反變化的洋流。赤道以北的印度洋最典型它位於熱帶季風區夏季半年洋流在西南季風吹送下作順時針方向流動加強了南赤道洋流冬季半年刮東北季風洋流作反時針方向流動形成顯著的赤道逆流。西風漂流位於南北緯40°60°之間西風帶的海域內因受強大的西風推動海水自西向東連續不斷的流動而形成的洋流。在南半球因沒有大陸的阻擋西風漂流橫穿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南部形成環流性質稱為西風環流。在北半球為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

洋流的作用

世界洋流模式圖世界洋流模式圖

海流對海洋中多種物理過程、化學過程、生物過程和地質過程以及海洋上空的氣候和天氣的形成及變化都有影響和制約的作用

1.暖流對沿岸氣候有增溫增濕作用寒流對對沿岸氣候有降溫減濕作用。

2.寒暖流交匯的海區海水受到擾動可以講下層營養鹽類帶到表層有利於魚類大量繁殖為魚類提供誘餌兩種洋流還可以形成“水障”阻礙魚類活動使得魚魚群集中易於形成大規模漁場如紐芬蘭漁場和日本北海道漁場有些海區受離岸風影響深層海水上涌把大量的營養物質帶到表層從而形成漁場如秘魯漁場。

3.海輪順洋流航行可以節約燃料加快速度。暖寒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霧對海上航行不利。此外每洋流從北極地區攜帶冰山南下給海上航運造成較大威脅。

4.洋流還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質攜帶到其他海域有利於污染的擴散加快淨化速度。但是其他海域也可能因此受到污染是污染範圍更大。

故了解和掌握海流的規律、大尺度海-氣相互作用和長時期的氣候變化對漁業、航運、排污和軍事等都有重要意義。

暖流和寒流

暖流在與周圍環境進行交換時,失熱降溫,洋面和它上空的大氣得熱增濕。我們以 墨西哥灣暖流為例,"灣流"每年供給 北美海岸的能量,大約相當於在每厘米長的海岸線上得到600噸煤燃燒的能量。這就使得北美的西部和北部的平均溫度比其它同緯度地區高出16~20℃,甚至 北極圈內的海港冬季也不結冰。俄羅斯的 摩爾曼斯克就是 北冰洋沿岸的重要海港,那裡因受 北大西洋暖流的恩澤,港灣終年不凍,成為蘇聯北洋艦隊和漁業、海運基地。再如,對我國東部 沿海地區的氣候影響重大的"黑潮",是 北太平洋中的一股巨大的、較活躍的暖性洋流。它在流經 東海的一段時,夏季表層水溫 常達30℃左右,比同緯度相鄰的海域高出2~6℃,比我國東部同緯度的陸地亦偏高2℃左右。黑潮不但給我國的沿海地區帶來了溫度,還為我國的夏季風增添了大量的水汽。根據觀測資料進行的計算和不同區域的比較都充分說明:氣溫相對低而且氣壓高的北太平洋海面吹向我國的夏季風,只有經過“黑潮”的增溫加濕作用以後,才給我國 東部地區帶來了豐沛的夏季降水和熱量,才導致了我國東部地區受夏季風影響的地區、形成夏季高溫多雨的氣候特徵。

而寒流在與周圍環境進行熱量交換時,得熱增溫,使洋面和它上空的大氣失熱減濕。例如, 北美洲的拉布拉多海岸,由於受 拉布拉多寒流的影響,一年要封凍9個月之久。寒流經過的區域,大氣比較穩定,降水稀少。象 秘魯西海岸、 澳大利亞西部和 撒哈拉沙漠的西部,就是由於沿岸有寒流經過,致使那裡的氣候更加乾燥少雨,形成沙漠。

洋流對氣候的影響

主要是通過氣團活動而發生的間接影響。因為洋流是它上空氣團的下墊面,它能使氣團下部發生變性,氣團運動時便把這些特性帶到所經過的地區,使氣候發生變化。一般說,有暖洋流經過的沿岸,氣候比同緯度各地溫暖;有冷洋流經過的沿岸,氣候比同緯度各地寒冷。

正因為有洋流的運動,南來北往,川流不息,對高低緯度間海洋熱能的輸送與交換,對全球熱量平衡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從而調節了地球上的氣候。

太平洋

洋流名稱 地理位置 出現頻率 (%) 流速

(公里/小時)

北赤道暖流 大體沿北緯10°流動 25-75 0.9-2.8

台灣暖流( 日本暖流,即黑潮) 沿 台灣省東岸、 日本群島南岸及東岸流動 25-75以上 0.9-2.8

北太平洋暖流 平行於北緯40°流動 25-75 0.9-1.9

阿拉斯加暖流 沿 阿拉斯加灣岸流動 夏季25-50,冬季25-75 0.9-1.9

堪察加寒流(親潮) 沿 堪察加半島東岸流動 25-75 ≤0.9

千島寒流(親潮) 沿 千島群島東岸流動 25-75 ≤0.9

濱海寒流 沿蘇聯 遠東區 濱海邊區南部沿岸流動 夏季25-50,冬季25-75 ≤0.9

加利福尼亞寒流 沿北美洲西岸流動 ≤25 ≤0.9

赤道逆流( 反赤道流,系暖流) 大體平等於北緯5°-8°流動 冬季25-75夏季25-75以上 0.9-2.8以上

棉蘭老暖流 沿 菲律賓 棉蘭老島東岸流動 25-75 0.9-2.8以上

南赤道暖流 沿赤道南側流動 25-75以上 0.9-2.8

東澳大利亞暖流 沿澳大利亞東岸流動 25-75 0.9-1.9

西風漂流(寒流) 平行於南緯45°-50°流動 25-50 0.9-1.9

合恩角寒流 沿 火地島西南岸流動 25-75 0.9-1.9

秘魯寒流( 洪堡德洋流) 沿 南美洲西岸流動 25-75 ≤0.9

埃爾.尼紐暖流 南美洲秘魯西北岸附近 —— 約1

大西洋

洋流名稱 地理位置 出現頻率 (%) 流速(公里/小時)

北赤道暖流 平行於北緯15°-20°流動 25-75以上 0.9-1.9

蓋亞那暖流 沿南美洲東北岸流動 25-75以上 0.9-2.8

加勒比海暖流 沿 安的列斯群島往南 25-75以上 0.9-2.8以上

佛羅里達暖流 佛羅里達半島東南海域 ≥75 ≥2.8

安的列斯暖流 沿安的列斯群島往北 25-75以上 0.9-1.9

墨西哥灣暖流 (簡稱灣流) 沿北美洲東南岸往北到西經40°附近 25-75以上 0.9-2.8以上

北大西洋暖流 從西經40°附屬檔案往北到 不列顛群島北岸 25-75 0.9-1.9

伊爾敏 格爾暖流 冰島以南海域 25-75 <0.9

西格陵蘭暖流 沿 格陵蘭島西南岸流動 25-75 0.9-1.9

拉布拉多寒流 沿 加拿大 拉布拉多半島東北岸流動 25-75 0.9-1.9

加那利寒流 沿 非洲西北岸流動 25-75 0.9-1.9

赤道逆流(暖流) 沿平行於北緯5-10°流動 25-75 0.9-2.8

幾內亞暖流 沿非洲 幾內亞灣岸流動 25-75以上 0.9-2.8以上

南赤道暖流 沿赤道南側流動 25-75以上 0.9-2.8

巴西暖流 沿 南美大陸東南岸流動 25-75 0.9-1.9

合恩角寒流 沿南美洲南端流動 25-75 ≤0.9

馬爾維納斯(福克蘭)寒流 由馬爾維納斯(福克蘭)群島往北 25-75 0.9(冬季達1.9)

西風漂流(寒流) 平行於南緯42-48°流動 25-75 0.9-1.9

本格拉寒流 沿 南部非洲西岸流動 25-75 0.9-1.9

厄加勒斯暖流 沿 非洲大陸以南海域流動 25-75 0.9-2.8

印度洋

洋流名稱 地理位置 出現頻率 (%) 流速(公里/小時)

季風暖流 印度洋北部赤道以北海域 25-75以上 0.9-2.8

赤道逆流(暖流) 沿平等於南緯5°流動 25-75 0.9-1.9

南赤道逆流 沿平行於南緯10°-15°流動 25-75以上 0.9-2.8

索馬里暖流 沿 索馬里半島沿岸流動 50-75以上 夏季0.9-2.8 冬季0.9-1.9

莫三比克暖流 沿 莫三比克海峽的大陸沿岸流動 25-75以上 冬季0.9-2.8 夏季0.9-1.9

馬達加斯加暖流 沿 馬達加斯加島東岸流動 25-75以上 0.9-1.9

厄加勒斯暖流 沿非洲大陸東南岸流動 25-75以上 0.9-2.8以上

西風漂流(寒流) 位於南緯40°-50°間 25-75 0.9-1.9

西澳大利亞寒流 沿澳大利亞西岸流動 25-75 ≤0.9

北冰洋

洋流名稱 地理位置 出現頻率 (%) 流速(公里/小時)

挪威暖流 沿 挪威西岸流動 25-75 0.9-1.9

北角暖流 沿挪威北岸流動 ≤25 0.9-1.9

斯匹次卑爾根暖流 沿 斯匹次卑爾根群島西南、西岸流動 25-75 0.9-1.9

北冰洋寒流 沿北冰洋 北極地區大陸架流動 25-75 0.9-1.9

東格陵蘭寒流 沿格陵蘭島東岸流動 25-75 0.9-1.9

東冰島寒流 沿冰島東北岸流動 25-50 0.9-1.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