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軍事統帥

世界十大軍事統帥,1998年2月號的英國《焦點》月刊以“世界十大軍事統帥”為題簡要介紹了近百年來世界各國的著名軍事家。這十大軍事統帥分別為:威廉·斯利姆、阿瑟·韋爾斯利和威靈頓公爵、埃爾溫·隆美爾、霍雷肖·納爾遜、拿破崙·波拿巴、格奧爾基·朱可夫、保羅·馮·萊托-福爾貝克、莫爾伯勒公爵約翰·邱吉爾、亞歷山大大帝、尤利塞斯·格蘭特。

1998年2月號的英國《焦點》月刊以“世界十大軍事統帥”為題簡要介紹了近百年來世界各國的著名軍事家。

第一位 威廉·斯利姆

(william slim 1891.8.6-1970.12.14)(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緬甸戰役中擔任英國和大英國協軍隊司令)
指揮兵力:30萬;指揮戰役:5次;獲勝次數:4次;最高官銜:陸軍元帥和帝國總參謀長
斯利姆榮十大將軍榜首是因為二戰期間他在看來無法逾越的逆境中取得了驚人的成功。
新加坡陷落之後,斯利姆接管了一支可能是歷史上士氣最低落、裝備最差和分裂最嚴重的軍隊,但他運用高超的領導藝術很快把這支軍隊的士氣調動起來,並憑藉少得可憐的兵力在噩夢般惡劣的條件下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斯利姆不僅是傑出的戰略家,還是一位有人情味的、受人愛戴的領導人,他手下的人都叫他“比爾大叔”。

並列第二位 阿瑟·韋爾斯利

(wellesley 1769.5.1-1852.9.14);威靈頓公爵 (duke of wellington),曾在伊比利亞半島和滑鐵盧戰役中擔任英國軍隊司令)
指揮兵力:9.6萬;指揮戰役:13次;獲勝次數:12次;最高官銜:陸軍元帥
威靈頓公爵的父親是一個生活邋遢的愛爾蘭貴族,但他卻是一個紀律嚴明的人,而且對其軍隊的福利極為關心。威靈頓不喜歡穿花哨的軍裝,而是注重戰鬥的實際效果。如果一場戰鬥確實沒打好,他甘願承擔責任,而不是把責任推給下屬。
威靈頓的軍隊從未得到充足的給養,而且他的部隊總是由來自不同國家的僱傭軍組成的小部隊,儘管如此,威靈頓敢於同當時最優秀的將軍展開較量,而且僅在比利時的卡特勒布拉戰役中敗給拿破崙一次。但此後不久,他在滑鐵盧戰役中又打敗了拿破崙。

第三位 埃爾溫·隆美爾

(erwin rommel 1891.11.15-1944.10.14)(在二戰期間擔任德國非洲軍團司令,1944年擔任諾曼第德國駐防軍司令)
指揮兵力:50萬;指揮戰役:10次;獲勝次數:5次;最高官銜:陸軍元帥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隆美爾的團被派到法國。他在法國明顯表現出其領導素質,並因此獲得一枚一級鐵十字勳章。隆美爾厭惡政治,才能卓越,談吐坦率。這位“沙漠之狐”是狡猾的戰術家和戰略家,他的部下和敵人都欽佩他。
鑒於隆美爾必須要對希特勒負責,他所取得的成功就更令人欽佩了,因為他厭惡希特勒政權,而希特勒的瘋狂指令使任何將軍都不可能取得真正的勝利,無論這位將軍多么有天才。

第四位 霍雷肖·納爾遜

(horatio nelson 1758.9.29-1805.10.21) (在拿破崙戰爭期間擔任英國海軍司令)
指揮兵力:2萬;指揮戰役:4次重大海戰;獲勝次數:4次;最高官銜:海軍上將
納爾遜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海軍指揮官。他的行為準則、英勇品格和高超的航海技術直到今天還是海軍軍官學習的楷模。納爾遜有統領世界上最龐大和經過最好訓練的海軍的優勢,率領這支海軍一直以出色的謀略智取敵人並取得了一系列歷史性重大勝利。納爾遜是開明的領導人,對愚蠢的人沒有耐心,對於他認為愚蠢的命令不予理睬。納爾遜對部下關懷備至,他們對他的每一項決定都很推崇。

第五位 拿破崙·波拿巴

(napoleon bonaparte 1769.8.15-1821.5.5)
指揮兵力:60萬;指揮戰役:18次;獲勝次數:15次;最高官銜:皇帝
拿破崙是歷史上最天才的戰術家,而且是建立了開明的、反封建政府的傑出政治家。
他被他的官兵奉若神明,他對事實和數字有極為濃厚的興趣,而且有令人驚愕的記憶力。
但作為皇帝,拿破崙使用的兵力不受限制,他也無需對任何人負責。另外,他不顧惜人命,在其軍事生涯中使25萬人喪生,令人驚駭。

第六位 格奧爾基·朱可夫

(georgy zhukov 1896.12.1-1974.6.18) (在二戰期間蘇聯的所有重大勝利都是在他領導下取得的)
指揮兵力:250萬;指揮戰役:6次;獲勝次數:6次;最高官銜:國防部長
朱可夫於1915年應徵加入沙皇騎兵部隊,於1923年加入紅軍。朱可夫在其同僚中幾乎是唯一一個沒有被史達林的清洗運動整死的人,但他不得不在這位“獨裁者”的陰影中度過整個生涯。
他是富於革新精神的傑出戰術家,儘管對達不到其高標準要求的軍官非常嚴厲,但在普通士兵中間威望很高。

第七位 保羅·馮·萊托-福爾貝克

(paul von lettow-vorbeck 1870.3.20-1964.3.9)(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德屬東非——現稱坦尚尼亞——的德國軍隊司令)
指揮兵力:1萬;指揮戰役:廣泛的游擊戰;戰果:牽制了16萬英帝國軍隊;最高官銜:上將
萊托-福爾貝克足智多謀、在面臨危險的時候能保持鎮定,而且講求實際、富于思想、樂於接受新見解。他因自己的普魯士貴族身份而自豪,在必要時殘酷無情。
雖然福爾貝克的軍隊在數量和武器方面遠不及對手,但他用他的兵力使英國人陷入極為尷尬的境地,從而成功地阻止了英國人把非洲變成一個大戰區。

第八位 莫爾伯勒公爵

(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期間擔任英荷聯軍司令)
指揮兵力:11萬;指揮戰役:5次;獲勝次數:5次;最高官銜:總司令
莫爾伯勒公爵約翰·丘吉爾富於個人魅力、聰明、擅長搞政治陰謀,還是一位戰略大師,這一點在他對後勤和通訊的掌握上尤為突出。
像威靈頓一樣,莫爾伯勒公爵對其軍隊的福利非常關心。他從未打過敗仗。

第九位 亞歷山大大帝

(alexander 1893.7.20-1920.10.25)(馬其頓和希臘國王,曾統治北起雅典南至印度的龐大帝國)
指揮兵力:5萬;指揮戰役:4次;獲勝次數:4次;最高官銜:國王
亞歷山大性格勇敢、無所畏懼,在戰略和戰術方面都是天才,但容易衝動、殘酷無情。他在人類歷史上留下深刻影響,使政治形勢、軍事實踐和經濟都發生了變革。

第十位 尤利塞斯·格蘭特

(ulysses s. grant 1822.4.27-1885.7.23)(在美國內戰期間擔任北方聯軍司令)
指揮兵力:50萬;指揮戰役:12次;獲勝次數:8次;打成平手:1次;最高官銜:總統
格蘭特是位意志堅定的男子漢,即使在極端沉重的壓力下也從未失去自製。格蘭特打過敗仗,曾使許多人喪生,但由於能充分理解後勤的重要性,他往往打勝仗。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