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氣:每天學點佛學智慧

寬恕的是別人,解脫的是自己 活在當下的人,才是最幸福的 常釋懷,才能真的快樂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月1日)
平裝: 24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64039547
條形碼: 9787564039547
尺寸: 23.6 x 16.6 x 2 cm
重量: 381 g

內容簡介

《不生氣:每天學點佛學智慧》內容簡介:在這個世界上,能夠事事如願以償的人本就沒有幾個。你一心一意做事情,付出很大努力,結果卻不是自己想得到的,你會因此感到沮喪。其實,沮喪或生氣,對結果來說根本沒有任何意義。無論你怎樣沮喪,怎樣生氣,結果已經產生,不能夠再回到開始。這時,你所要做的就是回憶過程,尋找下一個出口。不必留戀昨日的失敗,也不必介意已經成為事實的結果。無論你是否如願以償,都要及時從中跳出來,看清它在整個世界中的真實位置,即它在無限時空中的微不足道。這樣,你得到了不會忘乎所以,失去了也不會氣憤難當。

媒體評論

心量要大,自我要小。
——聖嚴法師
一個人的胸襟開闊,則事事如意,不論到哪裡都會覺得這個世間很美好。
——星雲大

目錄

第一章 戒嗔痴,“糊塗”的人最快活
鄭板橋說:“難得糊塗。”不要為小事斤斤計較,不要被小事氣得怒火衝天。有時候,你會發現糊塗一點會更快樂。當然,這並不是真糊塗。聰明人懂得在適當的時候“糊塗”,進而享受“糊塗”帶給自己的快樂。
有人跟你爭執,你就讓他贏
“糊塗”地寬恕,比教訓有效
心中無事一床寬,糊塗之態最難得
做人無需太較真
吃“糊塗”虧,做聰明人
真聰明容易,假糊塗難得
適當的時候做“糊塗神”
聰明人更需懂得難得糊塗
大智若愚,得理也要讓三分
做一個聰明的糊塗人
當糊塗時,需糊塗
第二章 不寬恕眾生,是苦自己
懂得寬恕的人,都是智慧之人。有句名言說:嫉妒別人,就是承認自己不如別人。同樣,如果不懂得適時地寬容別人、諒解別人,就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所以,做人要將心胸放寬一些。這樣你才能更快樂。
寬容別人與得到寬容是相對的
別怪人不知你,先知人才重要
天下只有各50分的兩個人
寬容別人的過錯,原諒是最大救贖
心有多寬廣,世界就有多大
寬容他人,就是給自己心中留下空間
寬容之心,自在之道
寬容待人,與人為善
以直報怨,才是最大的寬容
智者,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
心境寬一些,快樂才會多一些
做人須有雅量,寬和方能成事
寬容多樂,報復多苦
寬容比報復更有力
寬恕的是別人,解脫的是自己
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第三章 勿貪婪,莫苛求
進取、獲得,都不是壞事。人需要一顆進取的心,但是不能貪得無厭。得到總要有個度,否則就會物極必反。所以,無論追求怎樣的目標,都要把握好度,別在追求中失去自我。
勿沉溺於物慾,失去本心
減少貪念,才能遠離禍患
做好一件事情就足夠
包容不完滿,才能獲得完滿
欲望讓人迷亂,別讓欲望蒙蔽雙眼
放下心中的欲望,會得到更多
別苛求,你不能讓所有人滿意
不足也是一種自然,看開最重要
不要強求,萬事順其自然
慾念,往往是痛苦的根源
第四章 欲望如繭,欲望愈多,縛繭愈厚
陶淵明詩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說的就是一種淡然,知足的狀態。每天生活在物慾中的人,必定會痛苦不堪。因為內心的欲望總是沒有被滿足的時候。但是,知足者卻不同,他們能看淡一切。只有知足者才能真正地體會人生的樂趣。
物質不是生活的目的
無欲,則人生可通達
放下欲望,才能享受生活的恬淡
別讓欲望成為累贅
懂得知足,才能懂得快樂
享受寂寞,修煉德行
學會知足,別讓欲望毀了生活
看淡名利,心境自然變得自在
世上沒有盡善盡美之事
第五章 動心忍性,小忍才能大成
忍不僅是一種境界,而且是一種心態。別說忍讓是一種懦弱的表現,恰恰相反,因為懂得忍讓,很多人得到了他們不能得到的。也有許多人,因為忍讓達到了他們本無法達到的境界。忍讓過後,你會發現,忍讓會給自己帶來更多。
常勝之道日柔,忍是一種境界
把自己看低一些,才能離成功近一些
看透浮華,安身而退
滿罐水不響,才是大智慧
動心忍性,謹慎方能成事
放低姿態,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
安貧樂道,人生要懂得退步法
退一步,人生之路才廣闊
忍一時之氣,成一世之功
面對批評不生氣,才能真正進步
第六章 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人需要有一顆感恩的心。無論是普通大眾,還是修行高深的智者,最可貴的,就是擁有一顆感恩之心。感恩是人類最珍貴的品德之一。有了感恩,人們的生活才溫馨;有了感恩,人們的生活才快樂。
感恩不是精神而是行為
不要只看見你沒有的,而要珍惜你擁有的
擁有一顆感恩之心,才是真正修行
胸懷天下,以出事之心做入世之事
事情都有機緣,珍惜現在擁有的
最該感謝的是那些尋常小事
不要吝惜道一聲“感謝”
以感恩的心看待身邊的一切
感恩是一種誠懇的表達
……
第七章 勞生無了日,妄念起微塵
把握今朝,珍惜擁有
順應當下情況,路才走得順暢
別退卻,做當下該做的事情
看清自己的價值,方能發揮最大價值
人生短暫,珍惜今朝
無論得意還是失意,都應珍惜
學會珍惜,自然快樂
活在當下的人,才是最幸福的
第八章 勿強求,施予莫存回報心
捨得之間互為因果
不求,反而會得
人生的真諦,不是索取而是奉獻
先度自己,再度他人
幫別人其實就是幫自己
捨得付出,會得到更多
幸福來自於禮愛他人
善行,會令人心生敬意
施予不存回報心,才能快樂
第九章 嗔恨妒,憂悲苦,當放下時且放下
超然物外,才不會為富貴所累
放下是原諒,放下才快樂
拿著是累贅,放下是超然
凡事有度,放下即是度
放下過去,才能重新開始
清心寡欲,淡泊名利
不放下,煩惱會永遠隨行
面對誘惑,放下欲望才能不喪失心智
人生大意,並不只在虛妄符號中
切莫太執著,該放必須放
第十章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人生不是沒有陽光,而是缺乏感受陽光的心
讓快樂隨行,需有平和的心態
常釋懷,才能真的快樂
只想著別人忘了自己,自然不會快樂
不必為無謂的爭執傷了自己
找到所喜,才真的找到快樂
豁達樂觀,快樂常在
別讓自己的心背上沉重的包袱
別跟自己過不去,擁有一顆平常心
放下、看開,人生自會快樂
學會接納,也就學會了快樂
角度變了,心情就變了
從容面對,把壞心情丟棄
第十一章 隨緣自適,煩惱即去
與其埋怨,不如踏實做好每件事
跨越心障,把握命運
千錘百鍊,雕塑完美的自己
別抱怨環境,凡事貴在堅持
人貴自立,自立是生存的根本
與其埋怨別人,不如自己爭氣
堅持把最容易的事情做好
道路雖坎坷,卻最磨鍊心智
別埋怨,堅持最重要
有螞蟻啃骨之精神,必會成功
堅持,則必見佛心
實實在在去做,則必能成功
踏實做事,切莫投機取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