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月[不月]

不月[不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不月,拼音bú yuè,病名。《素問·陰陽別論》:“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指經閉,或月經不按月來潮。 

經閉(不月)】發育正常的女子,平均在十四歲左右來經,如果超齡過久(一般 是年過十八歲),仍無月經的;或已來過月經,非因妊娠哺乳月經中斷三個月以上,同時又出現病狀者,稱為“經閉”或“ 不月”。但也有些婦女身體無病而月經又不按月來潮的,如月經 每兩個月來一次的,叫“並月”;三個月來一次的,叫“居經” ,又稱“季經”;一年才來一次月經的,叫“避年”;甚至有的 終身不行經或每月屬期只有腰酸感覺而能受孕的,叫“暗經”, 但這種情況畢竟是極少見的。以上都不屬病態,與經閉的實質不 同。 經閉一般可分為血虛血滯兩大類型。 血虛:因於脾虛的,常 見面色萎黃,疲倦,頭目眩暈,納呆,腹脹不舒等症;因於心腎 虧損的,則見面色蒼白,腰膝酸軟,心悸氣促、目眩耳鳴,手足 心熱等症。 血滯:因於氣滯血瘀的,則見面色紫暗,下腹疼痛 拒按,或痛連脅部;因於寒濕凝滯的,則見面色青白,下腹冷痛 、怕冷、脘悶作嘔,兼有白帶等。 經閉即“閉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