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

(2)、不忍耐;不忍受。 除了“不忍”, 除了“不忍”,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bù rěn
(1)、不忍心,感情上覺得過不去,不願割捨。
《穀梁傳·桓公元年》:“先君不以其道終,則子弟不忍即位也。”
史記·項羽本紀》:“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五回:“秦之施於君者厚矣!嫪毐之逆,由君始之,寡人不忍加誅,聽君就國。”
(2)、不忍耐;不忍受。
《論語·衛靈公》:“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晉·乾寶《搜神記》卷十二:“ 阮士瑀傷於虺,不忍其痛,數嗅其瘡。”
宋·蘇軾《休兵久矣而國用日困策》:“不忍藥石之苦、針砭之傷,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則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藥石,而傷之不止於針砭也。”
(3)、不收斂。
楚辭·離騷》:“ 澆身被服強圉兮,縱慾而不忍。”
漢·朱浮《為幽州牧與彭寵書》:“高論堯、舜之道,不忍桀、紂之性,生為世笑,死為愚鬼,不亦哀乎?”
(4)、不能忍受;不願意。
孟子·離婁下》:“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
《史記·亷頗藺相如列傳》:“ 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
《三國志平話》卷上:“[妻子]到於庵門,見學究疾病,不忍見之,用手掩口鼻,斜身與學究飯吃。”
(5)、捨不得。
清·李漁《閒情偶寄·詞曲》:“予初閱時,不忍釋卷。”
清·趙翼《甌北詩話·白香山詩》:“[香山 詩]古體則令人心賞意愜,得一篇輒愛一篇,幾於不忍釋手。”
郭小川《木瓜樹的風波》詩:“此刻呀,他還不忍和同志們告別。”

不忍的起源

世說新語》載:石崇每邀客宴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飲不盡者,使黃門交斬美人。王丞相(導)與大將軍王敦,嘗共詣寵,丞相素不能飲,輒自勉強,至於沉醉。每至大將軍,固不飲以觀其變。已斬三美人,顏色如故,尚不肯。丞相讓之,大將軍曰:“自殺伊家人,何預卿事?”

基本信息

篇名:不忍
體裁:現代詩
作者:冰心
創作時間:1922年7月11日

作品原文

我用小杖
將網兒挑破了,
辛苦的工程
一霎時便拆毀了。
我用重簾
將燈兒遮蔽了,
窗外的光明
一霎時便隱沒了。
我用微火
將新寫的字兒燒毀了,
幽深的詩情
一霎時便消滅了。
我用冰冷的水兒
將花上的落葉沖走了。
無聊的慰安
一霎時便洗盪了。
我用矯決的詞兒
將月下的印象掩沒了,
自然的牽縈
一霎時便斬絕了。
這些都是“不忍”啊——
上帝!
在渺茫的生命道上,
除了“不忍”,
我對眾生
更不能有別的慰藉了。

作品賞析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以孟子為代表的“性善說”和以荀子為代表的“性惡說”就展開了激烈的爭鳴。然而,他們還是有一個共同點:希望富有善心、多行善事的人多起來。荀子認為,通過教育、學習,人可改惡為善。孟子認為,善心中最重要的是“惻隱之心”,也就是“不忍”之心。
這種不忍之心本是我們中華民族善良天性中的燦爛光環。千百年來,多少詩文在歌頌它,多少詩文則鞭韃它的反面——殘忍。不忍和殘忍的對立鬥爭也延續了千百年。所以,重讀冰心七十年前寫的短詩《不忍》,仍具有積極的意義。
《不忍》詩中,連續用五個小節、每小節四行的詩句,向讀者亮出五種應予珍愛的景、物:辛苦的工程(蛛網)、窗外的光明、幽深的詩情、無聊的慰安(花上落葉)和自然的牽縈(月下的印象)。善良的人們吶,怎么會破壞這些溫馨美好的事物呢?
然而,作者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先用“破壞”這些美好事物的寫法,說“我”“用小杖”挑破了蛛網,“用重簾”隱沒了光明,“用微火”燒毀了詩情,“用冰水”洗盪了慰安,“用矯決的詞兒”斬絕了自然的牽縈……直讀到第六小節,即全詩最後一節時,作者才回灣一轉:“這些都是‘不忍’呵”,不忍“破壞”這一切美好、一切溫馨、一切光明、一切珍良。
這時,當我們再重讀前五小節時,則會自然地在每節第一行的“我用”兩字之間,加上“如果”二字,變成了“我如果用小杖”挑破了蛛網,如果用重簾隱沒了光明,如果用微火燒毀了詩情,如果用冰水洗盪了慰安,如果用矯決的詞兒斬絕了自然的牽縈……而“這些都是‘不忍’啊”! 正因為作者有這樣一顆善良的不忍之心,所以,她才在詩末明白而莊嚴地向上帝、向人類、向全世界宣告——
在渺茫的生命道上,
除了“不忍”,
我對眾生
更不能有別的慰藉了。
冰心自幼受到中國古典文學的薰陶,多少優美雋永的古詩詞疊印於腦海,以至她創作的新詩中都有中國古詩的神韻和靈魂。當然,她不再追求嚴格的對仗、韻律,但卻注意內在的節奏和音樂美。就以《不忍》前五小節來看,每小節的第一、二、三、四行的對映竟是那樣的工整而不失自然。每小節的第一行都是“我用××”,第四行都是“一霎時便××了”。第二、三行亦然。特別是第三行的五個字“辛苦的工程”、“窗外的光明”、“幽深的詩情”、“無聊的慰安”和“自然的牽縈”,沒有中國古典文學深厚功底的人,是決然寫不出這樣的“新詩”的!

火影忍者中的“不忍”

火影中的不忍,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強盜組織。自稱為不忍,其實是各國家的逃亡忍者,運用忍者的招數,四處搶劫,進入一戶人家後,會掠走所有財產,並殺害所有的人(目的是不留下一個目擊者)。
不忍的人數無法進行詳細統計,只知道有幾個重要成員。
頭領:修羅。手持一把傘,傘柄可以抽出來變成一把刀,傘可以噴射出火焰,也可以帶著人在空中自由飛翔。
成員:文殊。武器是線。從身體中產生的線,堅如鋼鐵,綿延不絕,線會隨溫度的升高而纏繞的更緊。被纏上的人半小時後就會被線切碎。後被鳴人發現線會遇水變軟,可以用牙齒撕碎!
丸鐵。原是不忍中的一名,後因不堪忍受不忍的行事狠毒,而偷走了不忍所有的財產,並故意被官方抓住,引來不忍,想藉助官方的力量將不忍繩之於法!丸鐵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在不忍殘殺的家庭中,救出了那些人家的孩子,並將他們全部收容在一個山洞裡,給他們吃住。
出場集數: 209 敵人是“不忍”
210 迷路森林
211 火之記憶
212 各自不同的道路

《不忍》雜誌創刊

《不忍》 - 概述

不忍》 雜誌是康有為在辛亥革命後自己創辦、自任主編、專登康氏一人著述的雜誌

《不忍》 - 簡介

不忍》於民國2年(1913年)2月創刊。月刊。廣智書局發行。康有為的學生陳遜宜、麥鼎華、康思貫等先後編輯。採用孔子紀年。同年11月出版第8冊後,因康有為母喪停出。
民國7年(1918年)續出第九、十冊合刊,由潘其鏇編輯。

《不忍》 - 創刊宗旨

發刊詞中表明創刊宗旨:“見諸法律之蹂躪,睹政黨之爭亂,慨國粹之喪失,而皆不能忍,此所以為不忍雜誌”,認為“共和政體不能行於中國”。鼓吹尊孔教為國教,復辟清室,實行君主立憲

《不忍》 - 欄目

該刊設政論,教說,藝林等欄目。
所刊文章,除國聞、附錄外,均系康有為個人撰述。停刊日期不詳

《不忍》 - 創辦人簡介

康有為(1858—1927),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廣東南海(今廣州)人。清末資產階級改良派領袖,後為保皇派首領。他先後7次上書,請求變法圖強,其中以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後的“公車上書”最為有名。
他與梁啓超等人一起創辦《萬國公報》,建立強學會,發行《強學報》,為維新變法製造輿論。1898年與梁啓超等人發動戊戌變法運動。變法失敗後,逃亡國外。
1913年返國,在上海主編《不忍》雜誌,發表反對共和、保存國粹的言論,並任孔教會會長。晚年在上海辦天遊學院,講授國學。

主要著作

《康子篇》、《新學偽經考》、《春秋董氏學》、《孔子改制考》、《日本變政考》、《大同書》、《歐洲十一國遊記》、《南海先生詩集》、《廣藝舟雙楫
1913年3月22日,不忍》雜誌在上海創刊。撰寫人為康有為,及弟子陳遜宜、麥鼎華、康思貫、潘其璇任編輯,上海廣智書局刊行,該刊為月刊。宗旨宣揚尊孔讀經,尊孔教為國教,復辟清室,實行君主立憲。
康有為《不忍雜誌序》,提出10個"不能忍":
民國成立以後,"睹民生之多艱,吾不能忍也;哀國土之淪喪,吾不能忍也;痛人心之墮落,吾不能忍也;嗟紀綱之亡絕,吾不能忍也;視政治之窳敗,吾不能忍也;傷教化之陵夷,吾不能忍也;見法律之蹂躪,吾不能忍也;睹政黨之爭亂,吾不能忍也;慨國粹之喪失,吾不能忍也;懼國命之亡,吾不能忍也。.....此所以為不忍雜誌耶"。
《不忍》出八期後,於同年11月停刊。1917年12月又復刊,出九、十期合刊為一冊。

單詞意釋

: 不 bù 副詞。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
: 忍 rěn 耐,把感情按住不讓表現:忍耐。忍痛。忍受。容忍。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小不忍則亂大謀

論語·衛靈公》:“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朱熹《論語集注》:“小不忍,如婦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又說:“婦人之仁,不能忍於愛;匹夫之勇,不能忍於忿,皆能亂大謀。”(《朱子語類》卷四五)近人楊樹達又分不忍有三義:“不忍忿”;“慈仁不忍,不能以義割恩”;“吝財不忍棄”(《論語疏證》)。
示例: ~,忍到如今已是塔尖了,不久開交。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九回
意思相近的還有: 吃虧是福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因小失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