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頜竇穿刺術

用套管針刺穿鼻竇骨壁,進行竇腔沖洗、檢查,稱為鼻竇穿刺沖洗術,大多套用於上頜竇。上頜竇穿刺的目的是診斷和治療上頜竇疾病。

麻醉方式

局部麻醉。

術前準備

1.術前應常規進行鼻竇的影像學檢查。

2.患者切忌不能空腹穿刺。

適應證

1.亞急性和慢性上頜竇炎的治療。

2.上頜竇造影,穿刺後注入40%碘油,X線拍片供診斷用。

3.穿刺活檢,上頜竇疑有惡性腫瘤者穿刺做細胞學檢查。

禁忌證

1.3歲以下兒童,上頜竇發育過小,穿刺有危險。

2.個別成人患者上頜竇腔小,骨壁厚,不適合行上頜竇穿刺術。

3.婦女月經期或有出血傾向者。

4.急性期的鼻竇炎,穿刺有可能引起感染擴散。

手術大致步驟

1.取坐位,先用1%麻黃素棉片收縮下鼻甲和中鼻道黏膜,然後將1%~2%丁卡因棉片置於下鼻道外側壁的前1/3處行黏膜麻醉,5分鐘更換棉片一次。

2.在前鼻鏡窺視下,將上頜竇穿刺針(帶針芯)尖端置入下鼻道外側的穿刺部位,並固定。穿刺鑽動即可穿透骨壁進入竇內,此時有“落空”感。

3.拔出針芯,接注射器回抽檢查有無空氣和膿液,抽出膿液送培養和藥敏試驗。用一橡皮管連線於穿刺針和注射器間,再注入溫鹽水沖洗,如此連續沖洗,必要時可注入抗生素溶液。

4.按逆進針方向退出穿刺針,穿刺部位用棉片壓迫止血。

併發症

1.面頰部皮下氣腫或感染。

2.眶內氣腫或感染。

3.翼齶窩感染。

4.氣栓。

注意事項

1.穿刺部位及穿刺方向要準確,防止刺入眶內及面頰部軟組織。

2.上頜竇內不宜注入空氣,沖洗時不可用力過大,以免發生氣栓。

3.拔針後若出血不止,可用浸有1:1000腎上腺素液棉片緊填下鼻道妥善止血。

4.操作中若出現暈針及局麻藥過敏時,應立即使患者平臥並適當處理。

術後護理

1.前鼻孔流出少許血液,患者無需緊張。

2.穿刺完畢後,患者應休息15分鐘,無不良反應方可離去。

3.觀察有無面頰部皮下氣腫或感染、眶內氣腫或感染、翼齶窩感染、氣栓等併發症的發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